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诸葛亮算不算谋士/谋臣?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出山。

2023-03-14 00:33 作者:我de祖国  | 我要投稿

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度娘百科入手,“注意”红线部分。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并没有提及是战略家。

是度娘百科,不严谨漏写了?并不是,同样我们看荀彧的介绍,“注意”红线部分。

没错,荀彧是政治家、战略家。但不是军事家,

因为荀彧没有兵权,不独自领兵征战,只负责谋划军事行动,不能带兵执行军事行动。


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但不是纯粹的战略家。

因为诸葛亮在战略层次的成就,稍弱一些,但诸葛亮有兵权,可以带兵执行军事行动。


至于“隆中对”,最初相对来说,是属于谋划定国之策,并非谋划纯粹的战略军策

战略是要以军事行动挂钩,是实际落实方案,是国策政治的延伸。


注意是基本国策,“隆中对”最初,没有于实际的军事行动挂钩,只是一套理论策略,

战略性质是后来才体现的,而且不只由诸葛亮负责,

整个蜀汉,众多谋臣,将领,都参与到了战略谋划。

还有什么叫战略?

最简单的解释,战略就是军策,是谋划军事行动,部署兵力,用计谋阴对面一手。

比如我东山头埋伏1000人,然后派500人把对面,引入埋伏圈,这就叫战略部署

我派1亿人,包围对面城池,只围不打这,吓尿对面,这叫战略威慑


这里引入《诸葛亮传》原文,看看原文中怎样评价诸葛亮。


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大概意思就是诸葛亮不善于玩战略,耍阴招,治理能力要优于战略谋划。

但是,注意但是,不擅长不代表不会,诸葛亮只是战略谋划弱那么一点点,

但在治国、后勤、政治、等等方面的国策谋划完全是顶级水平

我们先看伟人对,诸葛亮及隆中对的评价,


截图出自——作者“持笔读春秋”

如果“隆中对”被后世人定义成纯粹的战略的话,按照伟人的理解,这个战略不是很成功。

也就是我们说的,在战略层次的成就稍弱一些。

而且看红线,伟人最初将“隆中对”称为大政方针,是属于政治范畴。

也就是咱们讲的定国之策,而非战略军策。


但同样伟人对诸葛亮的,治国、后勤、政治、等等方面的国策谋划都给予了肯定。

截图出自 作者“说三国”

这里就不展开了,只是说明一下,伟人对诸葛亮的治国,国策谋划能力,非常肯定。

只是某些营销号断章取义,说伟人批评诸葛亮,说诸葛亮军事不行,战略拉胯。

事实并非如此,伟人是说诸葛亮值得学习,值得推崇,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

但人无完人,就算诸葛亮,也有弱势的地方。何况我们呢?

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持学习,进步的心态。


伟人的观点我们就介绍到这,

咱们继续引入原文,穿越时间,以当时的视角出发...



大概意思就是诸葛亮,27岁的时候,献奇谋帮助刘备脱险,促成孙刘联合。

这时候是207年,也是诸葛亮出山之时,由此可见。

诸葛亮的出山时的身份,应该蜀汉首席谋臣,或者说是蜀汉首席智囊。

所以某些人说,诸葛亮开局就战略家,这是不对的。


之前讲了,诸葛亮主要负责谋划国策,不是军策。

谋划军策的是,庞统,法正。


再看基围百科的介绍,基本与度娘一致,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而且,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战略家这个说法,

只有谋士一种说法。同样引用度娘。



所以诸葛亮出山时的定位,就是谋士/谋臣(注意是出山时,诸葛亮是有成长属性的)

在三国时代,以当时的视角,诸葛亮不是什么战略家,而是一位极为优秀青年的谋士,

在刘备眼里,诸葛亮是一位十分有谋略见解,怀揣治国大才的儒雅书生。

诸葛亮的气质及谋略观点,深深吸引着刘备。

诸葛亮有什么气质?之前的原文截图就讲了。

然后在放几个原文截图

最通俗的解释就是 我了个去 小说男主角!霸道总裁!高聪富帅!

谈论的都几个亿的高端项目 各种专业名词 听的刘备一愣 一愣:“ 对阿! 妙阿!好阿! ”

诸葛亮在三国当代,就收获“粉丝”无数

包括:刘备、刘琦、孙权、司马懿、司马炎、邓艾、张俨、马钧等等等。

这里就不复制原文讲解诸葛亮在当时的粉丝了。


今天咱们要回答的问题是,诸葛亮以什么身份出身的。

相信大家阅读后都已经有所了解。

要点:1.三国时代没有战略家这个说法,只有“谋士”这个称呼,战略家是后世人定义。

           2.在刘备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位十分有谋略见解,怀揣治国大才的儒雅书生。

           3.诸葛亮在入职时,主要是谋划定国之策,并非进行战略性兵力部署。


最后咱们讲的是诸葛亮的出山时的身份,而且还说了诸葛亮是有成长属性的,

在诸葛亮入职以后的一年,就迅速升任“军师中郎将”,

这个职位,隐藏的深阿,又是军师,又是将,到底是文是武?

答:分开理解,军师=参谋,部队的参谋。

中是中间,中心,中央的意思,表明是领导直属。

郎是侍郎,负责内勤管理工作,中郎就是负责领导内勤的贴身侍卫,放到现在就是警卫员。

将就是将官,管理士兵的小头领。

中郎将,就是大领导直属,负责队伍后勤、考核、以及警卫(镇守)工作的小领导。

军师中郎将,不但管后勤、管考核、管镇守(镇守)、还负责谋划国策/军策。

这时候,诸葛亮还是以治理为主,管理后方,积攒兵马钱粮。

再到后来诸葛亮开府治事。

还是政事为主。注意政事为主,不代表诸葛亮就没有军事及战略能力。

诸葛亮是治国技能点满,再点军事技能,而且点的是治军,练兵,强化装备。

不屑点战略军策,暗下阴招,正面对线能赢,偷偷摸摸的没必要。


诸葛亮初次统帅战绩,率众入川,连战连捷,攻取数城。

然后平定南中。

所以可别说 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不懂军事,

也别听了某教授的话 说 诸葛亮不帮刘备打仗。

今天的介绍就先到这里,有一些细节,有时间我在修改(可有会有错别字 )。



诸葛亮算不算谋士/谋臣?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出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