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马自达内外交困,邓智涛“骑虎难下”(上)

2023-02-16 16:28 作者:青橙汽车  | 我要投稿

合并近两年时间的南北马自达,并未给外界呈现出“1+1>2”的效果。

坐落在北京东五环边上的姚家园汽车城内的马自达4S店已不知何时更换为哈弗品牌经销商。据悉,此前该店址为一汽马自达4S店,随着“双马”的合并该店并非改为(新)长安马自达,而是直接退网。从中可以看出“双马”合并后“一马”面临的窘境,不仅是当时,即便是南北马自达合并近两年的今天,马自达内部问题仍未解决。

日前,一段马自达经销商拉横幅维权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画面显示,在长安马自达2023年经销商年会上,多名疑似原一汽马自达经销商持写有“长安马自达侵犯一汽马自达经销商合法权益,致4S店损失惨重,店内员工大批失业”内容的横幅冲到活动现场维权。

对此,青橙汽车向长安马自达方面进行求证,至截稿前对方未给予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该事件发生已近一周时间长安马自达及马自达中国仍未发表任何相关说明。不过,业内认为此次维权事件或与南北马自达合并后销售渠道遗留问题有关。

资料显示,2021年8月底南北马自达正式合并。长安马自达变更为马自达、长安汽车和中国一汽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三方出资比例分别为47.5%、47.5%、5%,至此形成(新)长安马自达。据了解,(新)长安马自达将负责长安马自达和马自达的相关业务。同时,此前的一汽马自达变更为由马自达及(新)长安马自达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负责马自达品牌汽车的相关业务。

随着南北马自达的合并,双方的销售渠道也产生了变化。彼时,长马为了保护自身原有经销商的利益,给(原)一汽马自达经销商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如,“直线距离10公里内有长马4S店,只合并服务业务,销售业务保持不变,一马经销商只能销售合并前的产品线(即阿特兹和CX-4两款车型),且该状态保持两年”。此外,在这两年间一汽马自达经销商若要销售长安马自达产品,需要在10公里外重新选址建新店。

显然,上述政策引起一汽马自达经销商的不满,认为其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双马”合并不久后多家一汽马自达经销商曾联合发布“致一汽集团、一汽马自达公开信”、“致日本马自达公开信”等信函,提出对新规的质疑,其内容涵盖间隔设定标准、制定标准的议事规则,以及如此设定标准是否符合三方股东合并初衷等方面。

从近日网上流传的维权视频来看,显然南北马自达合并后销售渠道问题仍未妥善解决,且已成为马自达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后遗症。据马自达官方数据,2022年马自达在华新车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滑40%,其中长安马自达2022年全年销量为10.4万辆,同比减少21.43%;进入2023年首月销量仅四千余辆,同比减少近八成。可见,“双马”合并后并未产生“1+1>2”的效果。

实际上,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也曾有过“高光”时刻。据了解,2017年马自达全年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达30.94万辆,这也是马自达开展中国市场业务以来首次达成年销30万辆的成就。然而,这一销量高光仅持续一年时间,2018年马自达累计销量下跌至27.23万辆。此后4年,马自达销量持续下滑,2019年-2022年马自达年销量分别为22.78万辆、21.46万辆、18.40万辆和10.8万辆。

对此,北工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马自达车型更新较慢,旧的车型已经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足,是导致产品更新缓慢的重要因素,南北马自达合并后也未能改善这一状况”。

LCM汽车资讯曾志凌也有相似观点,“长安马自达销量低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产品上。过去几年,马自达车型优势逐渐不明显,但劣势变得越来越突出。长安马自达销量表现却迟迟未见好转,反而连续下滑”。

《长安马自达内外交困,邓智涛“骑虎难下”》下篇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长安马自达内外交困,邓智涛“骑虎难下”(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