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春的旧文——答 知乎上“李克勤的唱功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平?”问题之杂谈

2021-03-01 15:43 作者:cuccuc  | 我要投稿

我在B站、知乎和豆瓣以“cuccuc”开了小号,今天知乎被认出来了,那就顺便把知乎之前的一篇问题回答搬过来吧。

原文发表于2020年4月。

最近侨居的这个国度政府要求对新冠自肃,不得不宅在家里,大使馆又通知我们这些海外公民:如无特殊不可抗的理由,请不要回国。

亲朋好友轮番问候确认过后,

好吧,突然间觉得好像今天有点闲暇了,网上逛着逛着就翻到之前随口回过的这个帖子,

看到大家还在热热闹闹地讨论李克勤唱功莫得感情,决定再写点:

首先关于李克勤的唱功,不管是基本功、音准还是唱商天赋什么的,好像网上、媒体、各路专业人士描述也都说得很多,在下不是乐评人,也自认够不上专业。

纯粹个人偏好,李克勤的声音、歌曲、歌词都赞!好听、耐听。

补一张Up2020年底的工作近照,为了拍照口罩临时摘了

至于在下的鉴赏力,凑巧有时候我工作的位置有时正是坐在调音师和调光师等人旁边,直面各类音乐演出活动现场,现在这种什么都可以有的时代,日常接触得就有点多而杂:交响乐,民乐,歌谣、流行、摇滚、死亡金属。。。

不管我想听不想听,演出那几天就得接受不同音乐的洗礼,要是几天接连在不同风格的演唱会轮流工作,有些时候走出所谓炸裂的演出现场,常觉得自己恍若隔世,灵肉分离打着飘地晃在马路上。。。常被同事们打趣,说我的听觉神经和脑回路对声音、电音敏感,很能作为正常人类系数以供参照。。。而他们都早已经修炼成怪物级别了。人同人不可比也。

不否认现场也有些陶醉的时候,但美妙两字的程度还是要斟酌使用的,所以在家里放的音乐,我通常就挑剔得紧了,在之前回帖说到过,李克勤的歌很有治愈力,耐听,嗓音让人觉得很有舒适感,歌曲种类又多,既可以静听,只管摊那儿纯欣赏,迷糊过去,睁眼又是电量满格,精神十足。

更何况有些完全也可以跟着跳跳操,还可以让歌声飘着自管自做事不受干扰。就看选哪些歌曲了,某人歌曲的好处就是足够多,单曲循环,组合循环都可,爱怎么配着组着就怎么整着听

至于有人说李克勤高音单薄,颤音过度,发声技术的新旧问题,倒是要请教,这是哪家权威的发言?世界上有这样的机构吗?另外,新的就是最好的,旧的就该摒弃?

李克勤喜欢怎样唱,听者觉得好听,我放给周围朋友听听,大家也觉得这个嗓子有意思,相信其人的演唱会也有很多喜欢听他唱歌的歌迷从很远的地方赶去听,这不就足够了?!

接下来切入正题,谁让我今天这么空,想来啰嗦一下这个关于李克勤的唱功和歌声里有没有感情的话题呢。

为了弥补我对音乐专业知识理解的不足,今天就选用西方的小说来打打比方。

说到读小说,这世上怕是没有读过小说的人就和没有听过歌曲的一样地罕有吧,自认这个比喻可行。

我喜欢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喜欢主人公间的对话有趣,故事场景又不要过于宏大,与其辛辛苦苦去发现史蒂文森《黑箭》或是柯林斯的《白衣女人》,边读边觉着差点啥,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还不如从《理智与情感》到《劝导》依次撸一遍更合适。

个人因此收集了不同出版社的奥斯丁翻译版本不算,还买了原文狠狠地啃,英文的阅读能力持续上升,说到这里大家可以自动脑补替换,同理证得:听了李克勤的某首歌曲入坑,然后就买不一样的CD,然后到演唱会DVD,粤语听力技能点点亮等等。

当然奥斯丁的小说比起李克勤的歌曲来说数量实在太少,我不得不经常爬爬其他墙头,把王尔德、茨威格、梅里美,普希金,显克维支。。。都发掘出来,无论童话、小说、剧本、人物传记,一本接一本地让人无障碍沦陷啊。情节的巧思妙想,辞藻的韵脚,平铺直叙里的联想到的慨叹等等。

同时我也庆幸,不用在选择听歌这件事多折腾,因为李克勤本身就是一不停求新求变的歌手,我只管待坑底就行。心情不同的时候可以选不一样的歌听啊,今天想着要多愁善感:哦,这次我要写个忧郁的脚本。。。

当然阅读中还有这种情况,海明威的小说里最感动我的就是《老人与海》,其他就都get不到。。。

同样言情类的小说,《简爱》、《呼啸山庄》也是经典,说实话我怎么就无感呢?图书馆借来,翻了几通也没有能沉浸到故事里去,弃了。

想来一直以来推崇这两部的读者大有人在,好吧,本人一向也不怎么懂得欣赏真正的名著,文笔也好、文章结构也好、戏剧冲突也罢,我就偏向简简单单小小调侃的小白一个,通读全篇没有障碍即可。

好友里有极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无数次安利《白痴》给我,无限崇拜佛洛依德的,不停劝我进行《梦的解析》。。。。。。很遗憾,以上完全不在我的阅读审美范围里啊,一点都读不进去。。。

上面列举的这些小说都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作品了,它们大都通常被称为人类文学里的至宝,我尚且喜欢和不喜欢。

听歌也完全就是同一回事了,小说用文字在大脑里编织一个次元的世界,我们在小说作者构筑的世界经历情感的起伏跌宕。歌手则融合歌曲,用听觉和声音的变化也在大脑里展开一个次元的世界,让我们在歌曲里同样经历情绪的延绵激荡,这两种世界都会和心共鸣。

有时会喜欢上某位歌手的一两首歌,却不是其所有的歌;而有的歌同样很多歌者翻唱,也只能接收到某位歌手的版本直入我心;不同的时期听,偏向也会略有不同。

所以,好的歌手加上好的歌曲与听者的感官一同演绎出的世界可以一直停留在心间,让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去维护完善这份美好的感受。

如果歌者的歌声没有感情自然也得不到听者的共鸣,听者的感情接受点和歌者的抒发点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感情就不得相现了,相对论同样适用于此。

以上感谢辛苦费神读文至此的各位,欢迎自行将喜爱的歌手和歌名代入。

在本我不变的情况下,人对歌的接受度其实是在某个范围里:歌者,歌曲和聆听者的共鸣,这种意识形态的情感共鸣对大多听的人来说,其实并不能用统一划分的歌者技巧运用纯熟等级、或是嗓音天赋跨了几个八度、真假声转换、一首歌里有多少炫技点来简单定义,歌手能炫技于无形也是其能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作为一个听歌的人,一边听一边还在想这人用的是头声还胸腔共鸣,发声靠前还是靠后,换声点位置,混声还是转音。。。。。。难道不是一种主次的颠倒?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能不能有点自信?

一门心思掉在这个问题眼里,不觉得累吗?

这还能不能先好好享受歌曲音乐了?我喜欢这个歌不就足够?

不喜欢就点右上的X,好走不送。超简单!


当然专业从事此类工作人员例外。


说了这一大通:发帖提出讨论李克勤唱功有如机器莫得感情的

私以为有以下几类人

1 此人很空,非常空,无聊到可以反复听自己不爱听的歌者的大量歌曲,并努力找出其缺点,说实话,大学的论文也是挑自己拿手或擅长、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在没有实际获益的情况下能勉强自己一曲一曲地验证李克勤唱歌没有感情也算是毅力惊人!(精力充沛,本人做不到啊啊啊2333,)

2 此人学了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觉得自己有点精通,对李克勤的歌声研究了很久,按了暂停快进倒退反复分析了又分析,觉得他唱歌太没有感情了,想找找有没有和他投契的同类人一起做进一步讨论。(人活着还是很需要认同感的,世上歌者何其多,找这个选题也不容易。)

3 此人觉得自己唱歌或是其推崇的歌手,唱得很有感情,不能理解像李克勤这样唱的歌居然会受人称赞,想振臂高呼:为什么聋的传人这么多?!(这年头民间高手不少,我等凡人等着观望观望其水落现真身)

4 某人觉得:我就点个炮仗扔你们中间,看看能从知乎里炸出点啥来,吃瓜很快乐!

想来,我这号今天写到此,也算娱乐了大家一把!

好吧,娱人娱己的时间到此结束。期待李克勤带来的下一张新专辑!对我而言,继续听李克勤的歌,慢慢增加新的歌单就是开心满足。

三次元里我们各自安好,各走各的。

——————————————————————

    其实UP也听陈百强的音乐,特别是钢琴,学生时代唯一买过的男明星大海报和照片是谭咏麟的。。。

UP电脑里所有和“花”相关的文件夹都是用“Fa”标记,因为谭咏麟把“花”发音“Fa”,超喜欢这种发音。

2020年春的旧文——答 知乎上“李克勤的唱功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平?”问题之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