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专属于成熟女性的下午茶——《最后一刻的巨变》

作为一位被菲利普·罗斯、萨尔曼·拉什迪、苏珊·桑塔格、村上春树等众多大师推崇的作家,格蕾丝·佩雷可能并不为国内大众所知。
各位也不必意外,因为她的这部小说集——《最后一刻的巨变》还是国内首次引进出版。
本书收录了三个故事集,分别是《人的小小烦恼》《最后一刻的巨变》 和《当天晚些时候》,选用【最后一刻的巨变】而不是原名【The Collected Stories】,应该是考虑便于营销吧!
我琢磨着,“人的小小烦恼”显得有点文艺,“最后一刻的巨变”要比“当天晚些时候”更有“想象张力”,当天晚些时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肯定要出现的,太平凡;“最后一刻的巨变”就大气多了。
试想,最后一刻?是生还是死?是相遇,还是离别?是爱了,还是不爱了?是地震降临还是洪水滔天?

不过,如果读者想从《最后一刻的巨变》中读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必然是要失望的。
这部出自心思细腻女性之手的经典短篇集,更像是各种居家寻常碎碎念,优雅一些的说法,是“一杯专属于成熟女性的下午茶”。
下午茶的出现,让人们的忙里偷闲有了一个合适的理由,可有可无。
但如果大家都认同其必要性,那么,自然是浮生一种小小的停顿与慰藉。
关于专属于成熟女性,是因为各个短篇故事里涉及的上及父母、下及子女的各种荒诞、无奈、悲喜,是要承担家庭压力的女性才能体会。
毕竟,太年轻的姑娘更愿意在虚幻的美丽新世界沉浸,很难主动感知真实人生的节奏。而年纪更长的女性早已对往事流年多了几许接纳,或是容忍。
我想,书中与不同年纪的同性、异性接触的琐事,其实就是各位女士们的茶欢会里,聊着聊着必然要出现的内容吧。
作为【女权主义者】,格蕾丝·佩雷可能不如其他身先士卒的旗手,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女性运动浪潮中那般耀眼,但她借由不同寻常的洞见,表达出了对周遭人事物的同情,并勇敢地鼓励女性(当然,也包括男性)积极表达。

格蕾丝·佩雷提出,当我们“说出没有被说出的事实”,是一种力量的展示,同时,当个体主动将“最为私人的琐事”对外分享时,反而能让他人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似乎就是一种“代言人”心理——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敢说、不想说自己亲历的事儿,但这种无从分享就成为了心里一道也许无法迈过的坎儿。当我们发现一个陌生人的故事与自己的相似,陌生人的愤慨、质疑正是我们想怒斥的,我们就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
撰写“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也有相似的观点,简单来说,女性作家(作者)有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她们的感知更为细腻,于是,她们只需要“发泄不满”——这里尤指女性在现代遭遇的各种不公——就可以成为一种独特风格,且无需在意男性读者、男性评论家的看法。
当然,写作并不是简单的【情绪输出】和当代(中文语境)中频出的“抖机灵”,我们必须依凭一种易于理解又并非娱乐的方式来【有效阐释】。
我想,《最后一刻的巨变》中一个个“熟悉(某些甚至有些乏味)的日常事”,是格蕾丝·佩雷给我们——确切地说是给广大女性——展示【有效阐释】的好例子。
面对内心的碎片,最好也是成本最低的拼接方法,应该就是不停地写啊写吧!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