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前辅导员偷拍”新闻,我想说点什么

2022-03-04 07:15 作者:莹哥话真多  |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纳豆家



这两天在几个官媒上看到这个新闻:多名学生举报某高校前辅导员偷拍、PUA。后经调查,该校发布处理通报,基本认定被举报人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存在品行不端行为,撤销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撤销其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


网友爆料内容显示,被举报人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利用辅导员的职务之便,借口对学生进行所谓的“一对一心理健康辅导”,从而对多名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性骚扰及PUA行为。


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01


现在打开任何一个网络平台搜索“大学辅导员”,绝大部分是吐槽。我以前刚做自媒体,当说明自己辅导员的身份之后,仅仅只是因为这句自我介绍,评论区和后台的留言满满的负能量。


我没有强大的精神,刚看到这些内容,非常受不了。但后来还是坚持看下去了,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想法,就是不服,准备和这些内容抬杠。可是当我真的耐住性子,抛开情绪去看,看这些内容,有一刻,我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些吐槽的字里行间,其实是学生的无奈。因为只有在面对困境而无能为力的时候,语言才会成为武器,或者说,只能寄希望于此。


我们如果记得自己曾经的大学生活,应该能明白,大学生在大学里,其实是孤岛一样的存在。他们独自离开父母,脱离原来的生活,来到大学,到达一个新的环境,加入新的集体,学习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里,学生唯一可期待和依靠的,就是辅导员。这是文件的规定,是社会赋予这个职业的责任。


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学会面对,处理,解决,成长,所以学生会对这个职业有期待。


辅导员应当对这份期待有所担当,而有些辅导员,却把这份期待当作职业负担,指责学生。对于这样的辅导员,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做这份职业。


02


请完善制度,让权利关在透明的笼子里。


其实,作为一名拥有公众平台的辅导员,之前在我的后台是正常状态时,也会有学生发一些爆料信息。极少,但确实有。而这些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面对学生的爆料,我会给出处理建议,告知相关投诉渠道。但学生会对渠道顾虑,犹豫再三,最后不了了之。甚至对于我,学生也并没有充分的信任(不过我本也就是网友身份),爆料的学生很多都会把学校和当事人名字隐去,文字里也一再强调并不是想惩罚某个人,只是说明遇到的事件,希望了解如何解决事件。


也有的简单粗暴,点名道姓的把人名学校都发出来,要求我曝光。


我不会这么做。这不是包庇,对群体中的害群之马没有包庇的必要,他们损害群体的时候都没在乎过,群体也不会为个体的恶行买单。


我不做,是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也只是一个辅导员,没有审核事件的能力和视角,没有办法核实情况,没有渠道调查确认,不能只凭单方面的言词就对另外一个人做判断,这样我可能会成了网暴的发起者和诋毁者。另一方面,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能通过一种全面曝光的形式来解决,这种无差别的处理会造成对正常工作的严重干扰。


但,这其中,也显现了制度的缺失,为什么我们只能选择舆论场,而不是制度来解决?是制度的缺失,还是公信力的缺失?


03


这是在校园里,学生要求的其实很简单,期待得到一个安全的可靠的反馈通道,来帮他们维系公平。他们期待的是有地方可以说理,可以沟通,期待这样的通道对不称职的辅导员有震慑力。我们不能对小问题和稀泥,而等问题爆发,学生拿出决绝的态度来处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赢家。


正如这个新闻事件,那么多年里,那么多学生,有没有人反映过情况?结果呢?


不要靠某个单独案例来树立典型,我们要做的是改进制度。让完善的制度成为常态,能惩诫小恶,威慑大恶。而且这个过程必须公开透明,让学生参与处理,让学生得到过程和结果的反馈,能对处理真正有所理解。


有了这样的制度,辅导员也能更轻松。作为辅导员,在每次学生评奖评优中,无论如何都难免会经历信任危机,学生认定“辅导员有权利,有能力,可以为个体谋私利”。


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管理,辅导员的行为,学生的信任,都是有利的。


04


强调“前辅导员”,却又是“兼职辅导员”,所以,这个职业的门槛到底在哪里?


学校的处理通报里,当事人是“2020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曾于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说明是研究生期间,担任兼职辅导员。而举报人说的是“5年多”,如果举报人没有笔误,那么大概就是从本科开始,这人就借以“辅导员”的名义行事。


所以这就是一在校学生,担任辅导员。


这样的兼职辅导员,权责是什么?是生活服务,是制度管理,是学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全盘一把抓?和全职辅导员有什么区别?那么多学生,选拔他的标准是什么?他上岗前有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他对于辅导员这三个字有怎样的理解?


05


下周,我入职辅导员就满十年了。


我看到的是这一职业的队伍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很好很好的,对学生真诚,对工作热情。人,不是因为某个职业而有了道德色彩,而是因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去映射到工作中。


我曾是学生,遇到了很好的辅导员,得到了帮助和成长。我也遇到过不称职的老师,明白“不称职”这简单几个字背后是怎样的伤害。


看到这个新闻,我不知道同学们会有怎么样的观点,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件事里看到一些能让你保持信心的道理:


首先,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机关算尽作茧自缚的现实案例。

其次,只要我们够勇敢,阴暗终究是惧怕阳光的。

最后,我还是再一次恳请各位同学,保持希望,也保持对社会责任担当的热情,将来,你可能会成为研究生,可能会成为辅导员,可能会成为任何人,到时候,不要以向现实妥协的名义改变自己。


永远记住,这个世界的未来不是既定的,是由你我创造的。

看完“前辅导员偷拍”新闻,我想说点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