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数字生命的简单看法

2023-06-08 20:55 作者:雨里飞  | 我要投稿

    第一次投稿,随便写写。一些浅见,欢迎探讨。

    先从“我”说开去。在片头,印度科学家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一堆电信号,认为碳基生命的肉体作为“我”的载体有很多缺点,提出用硅基的计算机作为“我”的载体,就是数字生命。

    那为什么要说的这么拗口?对于生命,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生命现象说,人如蜡烛,生命如烛火,生命是现象,人死即灯灭。一种是生命灵魂说,生命是灵魂钻入肉体,赋予肉体生命。后一种看法比较出名的就是弗兰肯斯坦。而数字生命,属于生命灵魂说。就是通过算力,模拟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模拟一个人的大脑,更直白一些就是模拟一个人的灵魂,将电脑作为一个灵魂的载体,灵魂和载体结合,变成生命。

    这样子有两个很突出的问题。首先,作为碳基生命的我们,将肉体,作为“我”的承载体,具有唯一性。如果将“我”模拟成电讯号储存在电脑中,电脑会复制,也就是片尾彩蛋中无数个图恒宇和图丫丫,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唯一的那个?如果每一个“我”是独立的,那就是克隆,那么如果出现矛盾,听哪个?会如何抉择?如果每一个“我”都是从根源的发散出来,那就是影分身,还是如果影分身有了矛盾,根源的“我”会怎么作抉择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其次,碳基生命的“我”和数字生命的“我”意识是否连续,在影片中,碳基生命死掉,数字生命作为延续。那么图恒宇是知道自己死掉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图丫丫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如果影片从图丫丫的视角来看,那就是我和爸爸妈妈要去游乐场玩,然后被车撞了。我睡过去了,醒来就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一直出不去,爸爸和我视频聊天,我想要出去,后来爸爸打开了门,我们一起拯救世界。这就是图丫丫眼中的流浪地球2,说实话纯纯工具人,而且还蛮恐怖的。但是片头的印度科学家可没说必须碳基生命死了以后才会转为数字生命,如果二者共存,如何同步呢,哪个“我”具有法律意义,出了问题听哪个的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对于数字生命,马兆理解是数字,所以才有“人死了就是死了,不应该成为电子宠物”。图恒宇理解是生命,所以才有“丫丫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我想给丫丫完整的一生”。那么数字和生命到底要如何理解,或许是并列,也或许不是。那就得看看流浪地球3会不会有解答了。


关于数字生命的简单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