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21-粤海残锋
2021-11-02 23:30 作者:Leader-Three | 我要投稿

重要战役01-肇庆之战
- 战略构想:模仿桂林战役,奇兵急取广州,斩首尚可喜
- 现实:
①初期优势-郝尚久在潮州再度反叛(对清廷赏赐不满,以及将被分权)响应,郑成功在海澄与金砾会战(主观是保护厦门,但客观上牵制了浙闽两省可能救援的兵力)
②开局不利-尚可喜吸取了孔有德的教训,并未分兵各地,而在广州集中了重兵,而且肇庆久攻不下,奇袭已经失败;
③自身劣势-大军远征,加之与孙可望不和,后勤压力极大,肇庆久攻不得,最终放弃。
④结局-沿途放弃了梧州等地,一直退到了柳州。郝尚久首鼠两端,也独木难支,加之此前与郑成功的嫌隙,在“片尾”拍马赶到的郑军只看到了潮州陷落。
重要战役02-新会之战
- 战略构想:尚可喜龟缩防御,周边地区防御不强,沿海控制尤其孱弱,从沿海地区挺进广州,后勤压力更小
- 现实:
①初期顺畅-连战连捷,直达新会,清兵困守不出,尚可喜部也不敢救援,南明水师更是全歼清军,基本封锁广州水路;
②内部龃龉-郑成功在与清廷议和(清朝是否在拖延时间呢?),同时可能不太愿意冒险让主力远征广州(a.当时是南风,不太适合南向作战。b.主力即使帮助拿下广州,自己的利益恐怕很难实际增加。c.称张名振部北上协助孙可望的长江战役。d.当时与清廷议和,想拿下漳州泉州等地,也确实一度拿到了)。李定国从四月病到了八月,期间未能亲自指挥;
③结局-新会围城从六月打到了十月下旬,清朝南京援军赶到,与尚可喜部合兵,李定国战败(林察所率援兵十月中旬才到达广州沿线)
- 论:
①张名振部是鲁监国系统的,并非郑氏嫡系,但郑森周旋在李孙之间,高情商可以说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但我想说他更像一个现实的既得利益者,专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②与新会一水相连有个地方叫崖山,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