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哪些与「时节」「天气」相关的浪漫别名?

2023-08-20 00:07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樱笋时、花信风、竹醉日、濯枝雨、黄雀风...... | 有哪些与「时节」相关的浪漫别名?诗词歌赋中的风雅地理~【摘抄/文学积累】


「樱笋时」

樱桃与春笋上市的时候。指农历三月。

唐·郑谷《自贻》诗:“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五代·齐己《寄倪署郎中》诗:“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樱笋年光」

指阳春三月。

清·陈维崧《丁香结·咏竹茹》词:“樱笋年光,饧箫节候。”

 

「浣花日」

亦作“浣花天”。成都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浣花溪畔,称“浣花日”。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烟景」

春天的美景。

南朝·梁·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花信风」

花开时吹过的风,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

由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有一花的风信。也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明·张岱《夜航船》:“宋徐俯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杨柳风」

谓春风。

前蜀·牛峤《更漏子》词:“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元·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梅风」

指早春的风。也指黄梅季节的风。

唐·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诗:“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唐·李贺《湖中曲》:“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王琦汇解引《岭南录》:“梅雨后,风曰梅风。”

 

「桃花水」

亦作“桃华水”。即春汛。

《汉书·沟洫志》:“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颜师古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至次年桃花水溢,他货未至,舟中物当百倍于原直也。”

 

「桃花浪」

犹桃花汛。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黄河等处涨起的潮流。

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龙门下,跃过龙门的化为龙,否则点额暴腮。见辛氏《三秦记》。后遂以比喻春闱。

唐·杜甫《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宋·吴文英《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

 

「桃花雪」

春雪。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第二天,天气还很冷,下着桃花雪。”

 

「春曦」

春日太阳升起。亦指春天的太阳。

宋·田锡《杨花赋》:“乍若吴王江国,水殿春曦,梅花已老,零落交飞。”

元·王恽《紫藤花歌》:“天孙夜掷紫霞被,满意下覆须春曦。”

 

「杪春」

指暮春。

唐·李端《送友人游江东》诗:“江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牡丹时」

指暮春时节。

唐·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春尽日」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

唐·白居易《春尽日》:“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

 

「梅熟日」

指夏初时节。

唐·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竹醉日」

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相传这天竹醉,种竹易活,所以成了栽竹之日。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

清·杜浚《后快哉行》:“今年竹醉之日得好雨,原田水深非小补。”亦称“竹迷日”。

 

「濯枝雨」

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

晋·周处《风土记》:“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亦省称“濯枝”。

唐·韩鄂《岁华纪丽·五月》:“芒种之日,螗蜋之生,风名黄雀,雨曰濯枝。”

 

「黄雀风」

夏天的东南风。

《初学记》卷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五月风发,六日乃止。黄雀风,是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以名之。”

 

「稚秋」

初秋;刚到秋天。

宋·王安石《病起》诗:“稚秋敷新凉,老火灺残浊。”

 

「兰夜」

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

南朝·齐·谢朓《七夕赋》:“嗟兰夜之难永,泣会促而怨长。”

宋·杨亿《戊申年七夕》诗之三:“兰夜沉沉鹄漏移,羽车云幄有佳期。”

 

「木樨蒸」

亦称“桂花蒸”,指桂花开放时节郁热的天气。

《清嘉录》:“俗呼岩桂为木樨,有早晚二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炎热如溽暑,谓之木樨蒸。”

 

「解霜雨」

荞麦结实时期所下之雨。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荞麦,叶青、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

 

「寒商」

指秋风。因五音中的商音属秋,故称。

《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李善注:“寒商,秋风也。《楚辞》曰:‘商风肃而害之,百草育而不长。’”

 

「寒景」

指冬天的阳光。

《初学记》卷一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日光曰景。”《初学记》卷三引《纂要》:“景曰冬景、寒景。”

唐·李子卿《聚雪为小山赋》:“照寒景而逾洁,拂朝霞而更亲。”

 

「暮序」

岁序之末。指暮冬。

南朝·梁简文帝《雪朝》诗:“同云凝暮序,严阴屯广隰。”

南朝·梁·庾肩吾《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诗》:“桂岩逢暮序,菊水值穷秋。”

有哪些与「时节」「天气」相关的浪漫别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