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任正非签发文件: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让他们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2022-04-07 15:19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近日,任正非签发总裁办电子邮件——电邮讲话【2022】070号,谈及华为公司的专利许可业务问题。

坚持长期投入研发是写在《华为基本法》里的方针政策,几十年来,华为都是拿出全年收入的10%(以上)作为研发费用。

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11万件)。

而根据欧洲专利厅(EPO)发布的《2021专利指数》报告显示,华为2021年在欧共申请了3544项专利,排名第一。

众所周知,在商业领域,特别是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专利、知识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更是牢固的护城河和武器。

对于专利问题,任正非一直持开放态度,他表示华为虽然拥有很多知识产权,但专利不会武器化,不会用来抑制人类的发展。

这次《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中也强调了这点:

“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

板凳要坐十年冷,技术研发通常要经历很多次的失败,这些“失败”当然也是成本。所以,专利带来的收入应该大于研发的投入,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但也不能一切向钱看,“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

任正非指出,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要与时俱进地制定知识产权策略,“要去纵观整个世界,审时度势”,知识产权专家要成为“战略家”。

但任正非更在意的是人才队伍建设,他强调了两个概念:“向导指路” 和“高僧开光”。

华为公司要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理论在世界上是开放的,技术创新是基于开放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交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华为人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产生狭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要能博采众长,吸收别人的能量。

任正非希望知识产权专家能多分享自己的感悟,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现在的年轻人尽管聪明,但他们对整体的路标还不是特别清晰,需要“高僧开光”,以少走弯路,早一点取得突破和成功。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这是任正非一贯的理念。

在任正非看来,不分国家、种族,人类的知识财富都是一体的,前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所有人的财富。

薪尽火传,后人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别人的成果去创新、突破,才是明智的,才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什么都靠自己“自力更生”,从头开始,不懂得借鉴、吸收别人的“能量”,就算有一天出了成果,可能也太晚了。

时光不等人,世界大势浩浩荡荡,企业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唯有融入世界潮流之中,与时俱进。

所以,告诉那些聪明的年轻人“巨人肩膀”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就非常重要。

任正非虽然说的是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问题,但在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别人劳动的成果。成功的核心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努力奋斗,一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比如任正非的成功就是他长期学习和奋斗的结果,华为的成功也是吸收了中西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做到了一枝独秀,出类拔萃。

你说是谁培养了任正非?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据说任正非平常不大看企业管理之类的书,他喜欢翻阅历史、军事、文艺、哲学之类的书籍。而且他喜欢跟各界的专家学者交流,他享受思维碰撞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喝咖啡”,在交流中吸取能量,不断进步。这点正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地方。


任正非签发文件: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让他们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