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打工人,困住巨兽里

2020-12-24 10:46 作者: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 我要投稿



工业革命发生之后,工厂就成为了 “效率”“生产”“现代化”的标志。时至今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标准之一仍然是工厂的数量和质量。


 《巨兽》的作者弗里曼将现代的工厂,比做巨兽。一个一个如同巨兽的工厂,吞噬掉劳动力,产出产品。


 在“打工人”成为流行词的今年,我们似乎忘记了工厂、工作、工人三者的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今天世界。工厂的兴盛、衰落以及重生仍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者通过对工厂发展历程的回顾,展示了一副奇妙的画卷。工业化是现代的迷信,而本书用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工厂中的细节将这种迷信解除。


我们曾经相信工业化能够让生活更美好,现在也是时候重新反思、调整工厂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了。



✎作者 | 乔舒亚.B.弗里曼

✎摘编 | 程迟


工厂:隐形的巨兽


我们生活在一个工厂制造出来的世界里。在我从事写作的这个房间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来自工厂:家具、灯、电脑、书、铅笔、钢笔和玻璃水杯。连我的衣服、鞋子、手表和智能手机也是工厂制造出来的。


这个房间本身大部分也是工厂制造出来的:预制板、窗户和窗框、空调、地板。工厂还生产出了我们吃的食品、我们服用的药、我们驾驶的汽车,甚至是我们死后装殓尸体的棺材。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会发现,如果离开工业产品,即使是短短一段时间,我们也会无所适从。


然而,在大多数国家,除了工厂里的工人,其他人很少会注意他们所依赖的工业设施。大多数工业产品的消费者从未去过工厂,也不知道工厂里究竟有什么。


 工厂所缺乏的是宣传,而不是它们自身的存在。从2000年到2016年,大约500 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右翼和左翼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国际贸易协定被认为是这些工作岗位流失的罪魁祸首。工厂里的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好工作”,很少有人去调查它们实际上会带来什么。只是在某些偶然情况下,工厂本身才会成为一个大新闻。


工厂,特别是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工厂,曾经是令人惊叹的对象。作家们,从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和弗朗西斯·特罗洛普(Frances Trollope), 到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和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都对它感到惊讶不已,或者目眩神迷。参观者们,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如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查理·卓别林(Charlie·Chaplin)、夸梅·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也是如此。


在20世纪,工厂成为画家、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最喜欢的题材之一,成就了查尔斯·希勒(Charles·Sheeler)、迭戈·里维拉(Diego·Rivera)和吉加·维尔托夫(DzigaVertov)等著名艺术家。那些政治思想家,比如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也对它们进行过探讨。 从18世纪的英国开始,观察者们就意识到了工厂的革命属性。工厂显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新颖的机器、规模空前的劳动力和源源不断产出的标准化产品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敏锐的捕捉到早起工业社会的荒诞性。图/豆瓣

生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新安排也是为了适应它而被创造出来的。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了大量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它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带来了相较于过去的彻底的突破。


大型工厂成了人类野心和成就的狂热象征,但同时也成了痛苦的象征。一次又一次,它成为衡量工作、消费和权力的标准,以及对未来的梦想和梦魇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这个时代,工厂制造的产品无处不在,工厂缺乏新奇的存在感,这使人们对与之相关的非凡的人类体验的欣赏变得迟钝了。 至少在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开始把工业制造的现代社会视为生活的自然状态。但是,事实绝非如此。


这个工业的时代,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瞬间,并不像伏尔泰的第一部戏剧或者楠塔基特(Nantucket)的捕鲸船那样久远。工厂的创立,需要非凡的聪明才智、百折不挠的决心和痛苦的磨难。我们继承了它神奇的生产力和长期的剥削历史,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它。 

查尔斯·席勒镜头下的工业城市,空旷而孤独。图/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但是我们应该思考。工厂仍然定义着我们的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学者和记者一直在宣称工业时代已经结束,他们把美国看作一个“后工业社会”。今天,只有8%的美国工人在制造业工作,低于1960年24%的比例。 

工厂的没落


工厂及其工人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文化主导权。但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正处于制造业的鼎盛时期。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数据,2010 年全球近29%的劳动力在“工业”中工作,相比2006年经济衰退前30%的比例略有下降,但仍然远高于1994年的22%。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之国——中国,在2015年,有43%的劳动力受雇于工业。


中国的产业劳动力分布,工业板块(黑色部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图/Statista


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工厂正在运转,它们制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名牌运动鞋等产品,为全世界的几十亿人定义何为现代。这些工厂规模大得惊人,有10 万、20 万甚至更多工人,但它们并非没有先例。


两个多世纪以来,大型工厂一直是工业生活的一个特点。自从工厂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工业综合体凭借其规模、机器、管理、工人的努力和生产的产品,在社会和文化景观上脱颖而出。


 大型工厂从18 世纪的英国迁移到19 世纪的美国,那时主要是钢铁和纺织工业,然后到20 世纪初的汽车工业,接着是在20 世纪30 年代的苏联,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亚洲“巨兽”。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生产逻辑的探索,在某些时间和地点导致制造业大规模地集中出现,导致高收益的产业出现,在其他时间和地点,它却具有分散性和社会隐蔽性。


工厂引领了一场改变人类生活和全球环境的革命。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直到工业革命最初爆发和18 世纪初第一批工厂建立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处在饥饿和疾病的困扰下,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最早的从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图/维基百科

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大型工业项目不仅是增加利润或储备的一种手段,还被视为实现广泛的社会改善的手段。


现代性的理念随着工厂而产生,工厂的物质结构和过程也因其象征性和审美特征而受到作家和艺术家的欢迎。但大型工厂不仅激发了乌托邦式的梦想和机器崇拜的幻想,也引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对许多工人、社会批评家和艺术家来说,大型工厂意味着无产阶级的苦难、社会冲突和生态退化。


 了解大型工厂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特大型的工厂一直以单位成本持续降低和大量生产产品而著称。然而,那些证明人类智慧和劳动的证据往往是短暂的。本书中讨论的大多数设施已不复存在,或运行规模已经大大缩小。


 在欧洲、美洲,以及最近在亚洲,工厂的废弃已经成为一种让人痛心的、司空见惯的景象。生产集中在几个大型综合企业,造成了其脆弱性,因为现有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少,雇员开始要求得到适当的补偿和人道待遇,并提出民主诉求(如今许多国家的制造商面临这样的要求)。大量资本投资使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出现时的灵活性减弱了。工业的废弃物和高耗能导致生态被破坏。


保持工业巨人的方式,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而是让它一次又一次地在新的地方东山再起,拥有新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有待开发的落后条件。


今天,我们可能正在目睹这个巨型工厂的历史顶峰,当下的经济和生态状况表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现代化的含义,以及它是否应继续等同于在巨大的、等级分明的工业设施中进行更多的物质生产,这类设施曾是祸根,也是昔日的荣耀。


 在欧洲和美国的标志性工厂关闭后,那里留下了有形的废墟和无形的社会痛苦,人们对工厂及工业世界的怀旧之情也在增长,在蓝领社区的人们当中更是如此。一些网站充满留恋地记录着长时间关闭的工厂的情况,一些学者称之为“烟囱怀旧”,或尖刻地把它叫作“恋废墟癖”。


 这种情怀也有文学版本。在一篇关于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文章中,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提到了他的小说《美国牧歌》(American Pastoral )的主题:美国工业城市的悲惨毁灭。



《美国牧歌》,[美] 菲利普·罗斯 著,罗小云 译,译林出版社,2011-1

罗斯“把衰颓写得很生动,但他的写作真正腾飞时,是他试图把城市想象为工业的乌托邦时。他为讲述这个故事而发出来的声音可以被称为‘工业牧歌’。


普遍的感觉是,当男人穿靴子制造东西的时候,生活比今天要‘真实’得多,也更‘可靠’,而我们现在整天都在做什么就更难说了”。伯曼提醒我们:“田园视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遗漏了肮脏的劳作。”


一些对工厂权力的怀旧来自联想到工厂带来的理念的进步。启蒙运动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通过人类的努力和理性,世界可以变得更加富足、幸福和有道德秩序,这既是领导工业革命的企业家的核心信仰,也是前者的最严厉的批评者——社会主义者的核心信仰。


工厂被反复描述为一种进步的工具,一种实现现代化的神奇手段,一个更大的普罗米修斯计划的一部分。它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水坝、发电厂、铁路和运河,这些改变了我们星球的面貌。 

亚利桑那州的格伦峡谷大坝发电站。图/维基百科

今天,对许多人来说,进步的想法似乎是离奇的,甚至是残忍的。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手工艺品,是无法在世界大战、种族灭绝和物资过剩中幸存下来的。在一个被称为后现代的世界里,现代似乎过时了。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进步的概念仍然对他们的想象力和深层的道德意义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使人们渴望回到,或者到达一个拥有大规模工业的世界。 

被遗忘的工厂


了解巨型工厂需要掌握进步的和现代化的理念。在关于其建筑、技术或劳资关系的研究中,一个完整的巨型工厂的历史使我们越过了工厂的围墙,去改变道德、政治和审美的感受,以及工厂在生产中的作用。 与工厂相联系的现代化是一个模糊的术语。它可以简单地表示现代的性质、当代的东西,它存在于当下。但它往往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分类。


直到19 世纪,现代与过去相比,通常是不被赞誉的。然后,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现代日益成为一种意义上的进步,一种渴望,一种可以实现的最好的东西。


现代意味着对过去的否定,对之前的旧思想的拒绝,以及拥抱进步。


有一本词典将现代性定义为:“对传统观念、教义和文化价值观的背离或否定,而倾向于当代或激进的价值观和信仰。”


《现代性哲学话语》,(德)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译,译林出版社,2011-1


19 世纪兴起的艺术和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以现代性为战斗口号,于尔根·哈贝马斯(Jrgen Habermas)称之为“对新事物的崇拜”,尽管它有时会批评或嘲笑崇拜本身。新奇成为一种自我美德,一种攻击传统价值观和统治权威的武器。工厂制度和它所带来的令人目眩的变化概率是它的先决条件。在意料之中的是,工厂本身成了现代派艺术家青睐的主题。


 对现代世界的许多居民来说,工厂似乎远离了他们的日常事务和忧虑。但是它并没有远离。没有它,他们的生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存在。除了一些非常偏僻的地方之外,我们都是工厂系统的一部分。考虑到大型工厂的巨大成本以及巨大效益,我们有责任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


无论巨型工厂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它都已经留下了一个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界。在某些方面,工业巨人主义实现了其推动者的梦想,迅速为社会福祉、舒适、长寿、物质财富和安全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巨型工厂所推动的工业革命不仅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促成了现代国家、城市化社会的建立,并且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它还帮助创造了一种“新人”。新人,并不是配合自动化机械及工业流程“生产”出来的全新的人,也许并不完全像亨利·福特、阿列克谢·加斯捷夫和安东尼奥·葛兰西所设想的那样。


工厂制造流水线的工人。图/Unsplash

然而,从纵向的时间来看,新的男人和女人,受大众的需要、协调的活动和机械的节奏所支配。他们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来追求进步的理念,他们崇拜工厂产品和工业美学,他们认为为未来利益而牺牲是理所当然的。


简而言之,巨型工厂促进了现代化,即使它不再有过去的那种令人敬畏的新奇感,我们现在还是对它不太习惯。它是一种超越特定政治和经济体系的现代性。


巨型工厂通常被描绘成资本主义的产物,是其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然而,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样,要严格地把巨型工厂描绘成一个资本主义机构,就需要抹去它的大部分历史,包括一些有史以来最大的工厂。


巨型工厂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社会、文化和政治上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工厂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的本质特征已经被证明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即使它在世界各地漫游,落在看似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是如此。随着各种演变,巨型工厂从一个资本主义独有的特征变成了现代性的特征。


对工厂的“烟囱怀旧”。图/维基百科


巨型工厂,已经让梦想成真,但它也让噩梦成真。在每一个社会,巨型工厂的伟大生产力都依赖于惨重的牺牲,而且,几乎总是分配不均。


在资本主义世界,工厂里的工人遭受了最明显的苦难,他们被剥削了所生产出的大量的产品和利润。但是,在不同时期为工厂生产原材料的工人,包括棉花的奴隶种植者、煤矿工人、铁矿工人、橡胶收割工,以及如今挖掘电子元件所需的稀土的矿工也受到了影响。使用旧方法的工匠也是如此,他们被迫与实力雄厚的工厂竞争。


在社会主义世界里,工厂里的工人也要辛勤地劳动,但往往在社会中占有相对优越的地位,他们的住房、食物和福利比其他公民都要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在欧洲和美国,巨型工厂成为工人改善工资、福利和安全方面的工具(尽管实际工作仍然是消耗体力、单调和异化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漫长的历史上,由于工会化,工人们分享了大规模工业产生的巨大的生产力收益,这是一个相对平等和民主的时刻。过去四十年来,工薪阶层的收入停滞不前,不安全感与日俱增。


当他们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就把它看作一段黄金时代。这段历史里对工厂的批评,几乎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巨型工厂丑陋的残余物是很难被忽视的。 

当工厂成为废墟


就像创建和运营巨型工厂的成本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一样,它所留下的环境和社会废墟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地方比密歇根州的弗林特更能代表工业巨头死后的噩梦般的世界了。弗林特曾是伟大的通用汽车帝国的中心。


 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日渐萎缩、极度贫困的社区,因为该州官员和当地的地方官员几乎毫不顾忌质量监管人员,用被铅污染的水毒害民众,以节省开支。像弗林特当地民众这样被毒害的人群,在全球各地都能发现。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在就宣布这个巨型工厂成为一种全球机构还为时过早。但在许多城市、地区和国家,其进口业已经大幅缩减,或者几乎消失。被工业抛弃的城市试图重塑自己,常常希望利用低廉的土地价格和废弃的工业结构作为基础,重新打造文化和创业中心,这一战略的回报,总归是有限的。 

英国、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资本越来越多从生产领域专向金融领域,华尔街就是这种转向的体现。图/维基百科

在国家层面上,英国、美国和其他工业先驱国家的资本越来越多地从生产领域转向金融领域,以前是从工厂系统本身获得持续的经济收益,现在是通过为该系统及其许多附属活动融资,而不是通过实际运作来获得收益。这一战略给少数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经济不平等加剧,并造成了深刻的社会裂痕。


如果说巨型工厂的到来,是与乌托邦的幻想(连同反乌托邦的恐惧)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它的终结总会被认为是社会萎靡和理想主义消逝的体现。工业革命和巨型工厂,留下了对进步、技术决定论和目的论的持续信念。


对很多人来说,工厂带着未来来了,又走了。图/Unsplash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未来曾经来了,然后又走了。工厂也许给他们留下了运动鞋和智能手机,但是对他们创造一个新世界的能力来说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希望或信念,他们不知道如何打造一个建立在巨型工厂的非凡进步基础上的后工业世界,打造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现代化方式,一种更加民主和更可持续的社会、经济,也许最重要的是生态。


巨型工厂,给我们留下了复杂的遗产和许多教训。它以实际、具体的方式展示了人类掌握自然的能力(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数十亿人的生活水平,但也对地球进行了大肆掠夺。它阐明了强迫与自由、剥削与物质进步之间的深刻联系。


它揭示了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造世界、劳动及其产品中。劳动人民渴望支配自己的生活,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正义。因为十年又十年以来,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发起了反对剥削者和压迫性国家的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往往是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但是,也许此时此刻,关于巨型工厂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最容易被忘记的。那就是,它具备重新塑造世界的能力。它曾经做到了,现在也可以做到。

本文节选自《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作者乔舒亚·B.弗里曼(Joshua B. Freeman) , 译者李珂




打工人,困住巨兽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