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第十章读书报告
名词解释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负外部性--社会成本等于外部性导致其它子系统的损失加上本子系统成本。均衡数量往往高于社会最优数量,因为均衡仅仅生产私人成本。当税收等于外部性损失时最佳。
正外部性--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政府一般会对此补贴。


管制和矫正税--这两个有同样减少外部性损失的效果。但矫正税规定造成损失的单位价格,它的效果有效范围比管制更为宽泛(管制的激励仅存在到划定范围,但矫正税可以无限逼近于0)。
外部性损失许可的交易--有效提高效率。交易本质提高了剩余。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达成交易(仅在外部性损失制造方收益小于外部性损失承受方成本时起效)。但是往往因为交易成本存在导致无效率;且双方人数越多越难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