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江学子“三下乡”: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凝聚奋斗力量

2023-07-13 01:44 作者:曌渃  |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共青团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团十九大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做有浓厚爱国精神与历史责任感的青年,做对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兴盛有帮助的青年,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去到了鹤山市古劳镇新星村缅怀邓少珍革命烈士,探访当地的红色文化学习路径。

       缅怀革命烈士,铭记革命历史。邓少珍革命烈士被誉为“古劳水乡的刘胡兰”,作为巾帼英雄,可见其对于当地的精神影响深远。邓少珍烈士的纪念碑并不巨大,也并不华丽,却莫名的深沉,引得在场所有队员的沉默,纪念碑上写有邓少珍烈士的生平,寥寥不过数列的记载却牵动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队员的心。缅怀英灵,抚今追昔,在拜读完纪念碑上的碑文后,队员们面对纪念碑许下了自己的誓言,誓言不长,只是抛弃懒惰与柔软,告别散漫与消极。声音并不高昂,因为请英灵安息,我将以我火热青春,铸造强硬的身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终身。

图为“晨曦”队员合照。林凯怡 摄

       邓少珍烈士墓并不宏伟也并不华丽,小小的纪念碑能写下她的人生大事,却写不下她虽然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生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消散,却绽放出一朵徇烂的生命之花,惊艳与激励了作为后辈的我们。

       学习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洛社村的红色文化学习路径在当地的红色文化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走进洛社村红色文化学习路径,不难发现在当地拥有不只一间的文化室,如南访文化室、洛社村六队文化室等,经过询问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队员们得知,这是当地的一项特色,以上世纪的生产队为单位,每个生产队都会设置一间文化室,是集中当地村民思想,凝聚村民力量的重要媒介。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到,文化室里面陈列了各个生产队成员以及其后辈取得的荣誉与党政知识书籍,虽然集体农业时期早已结束,但其将各户村民之间紧密联系了起来,演变出了这种小集体,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凝聚了重要力量,现在主要作为当地村民党政学习的重要媒介。除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室,路径上还有各种的红色故事与红色标志,一抹抹的中国红表现了这条路径的重要价值。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过程。 林凯怡 摄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陈列馆的前身是革命英雄杨德元的地下联络点。近年来,当地村民深挖红色文化,将其改造成了陈列杨德元烈士的事迹与战争时期的物品的陈列馆,寄托着当地居民对革命英雄杨德元的深深缅怀。屋内陈设简朴,空间不大,有一间小小的教室,地下工作时期杨德元先生的身份是教书先生。以德育人,以身作则,杨德元先生备受当地村民尊敬,工作人员说:“后来杨德元先生作为领导回来探访的时候完全没有架子,村民们也亲切的叫他‘杨老师’、‘老杨’”。这小小的陈列馆下不仅仅有一名的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更蕴含了党和人民的深切联系。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过程。林凯怡 摄

       今天的新星村之行时间不长,意义却不浅。学习历史,学习革命历史,从先进与伟大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积蓄精神动力,成就更好的自我也是在为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需要我们的青年们接续努力,创造更大的辉煌,在这之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不可少。今日的“三下乡”,在这片许许多多像邓少珍烈士一样的革命先辈们用献血奋斗出来的土地上,队员们感悟到了先辈们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爱国精神,先辈们的无私贡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成就了今天繁荣的新中国。先辈们伟大的精神引领着青年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湛江学子“三下乡”: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凝聚奋斗力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