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考申论的「新变化」与「老思路」(一)归纳概括篇

2023国考申论材料、题型和做题思路上整体上和以前类似,因此在做题时,我们以「老思路」就能应对;但是很多细节的地方的确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这些「新变化」可能反应了出题的趋势,一定要重点关注。
本系列第一篇为「归纳概括」篇。【2023国考】GEP反映了生态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A市是如何利用GEP核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
各位小伙伴可以思考下,这道题的问法和之前的类似题目有哪些不同?

答案是:「GEP」是完全陌生的词,其解释也不太直观,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仅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这里将其与往年国考的题目对比下。
【2022国考】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B公司的案例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哪些启示。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在理解上没有任何难度。
【2022国考】「给定材料1」呈现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几个案例,请你谈谈这些案例各自体现出了哪些亮点。
关键词「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在理解上没有任何难度。
【2022国考】「给定资料1」反映了N市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的有关情况,请简述其主要做法及成效。
关键词「落实惠企政策」在理解上没有任何难度。
【2021国考】「给定资料1」中,风林村在实施「村寨银行」项目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谈谈风林村有了哪些变化。
「村寨银行」是生词,但显然不难理解,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大致确认它和「村子中规模较小的银行」有关。而原文材料中是这么解释的:
2016年,当地党委和政府在风林村引入「村寨银行」项目作为新的探索:村民以小组为单位,每家自愿拿出1000元入股,和其他社会扶持资金合起来,每年发放给小组内1/3的村民用于生产生活,借贷的村民1年后连本带息还款,下一批村民继续借贷,以此方式滚动实施。村民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发展种养殖业、供孩子上学、盖房、看病等,但要签订环保协议,承诺不再砍树,不再从事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违背协议者将罚没入股资金。
可见原文的解释非常详尽,没有一点难理解的地方,读完之后能马上清楚「村寨银行」的具体含义。
2021年之前国考的相关题目也是如此。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之前出题者是不会在「归纳概括」问题的「关键词」上提升难度的,而是尽量让考生理解要表述的内容。
而2023国考则并非如此。至少有99.9%以上的考生根本不懂GEP的含义,而「GEP反映了生态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这个解释,也并不特别明确、直观。
这种题以前在什么地方常见呢?答案是行测考试中的「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板块。比如题目说「GEP反映了生态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然后给出4个选项,分别和不同的生态系统有关,有的涉及直接经济效益,有的涉及潜在经济效益,有的不符合定义……
当出题者把放在「定义判断」里的概念移植到申论第1题(也是理论上最简单的题型)「归纳概括」时,就意味着申论出题者明确希望来提升申论的难度了。毕竟,当最简单的题目也明显变难后,其他的题目想要提升难度,也是顺其自然了。
进入正题,首先看前3段:
【第1段】翻开A市地图,仿佛能看到林海苍翠、流水潺潺,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跃然眼前。今天,当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流也能“卖”上大价钱时,GEP正成为A市缩小与省内其他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突破口。
出现关键词「GEP」。全面有个「空气、溪流『卖』上大价钱」的表述,帮助考生理解大致含义。
【第2段】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而A市,正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之一。
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会议背景和地点。
【第3段】“所谓GEP,是指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它反映了森林、湿地和农田等生态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A市生态环境局赵局长介绍,“我们制定了一套GEP核算方法,对生态产品价值进行评估、核算,并积极探索核算结果落地应用,助力我市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解释了GEP,是关键段落。
第3段是本文的关键段落,可发现「给定资料」中的相关表述比问题更加全面,其核心就是「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这里的「价值」除了「能卖多少钱」之外,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根据赵局长的介绍可知,评估GEP的价值需要一整套系统的核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通过这一段全面了解GEP的具体内涵,还要结合下文实际分析。这也是2023国考申论难度增加的原因。
继续分析:
【第4~5段】碧澜乡是A市一个山区乡镇。对这里的村民来说,以前开农家乐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致富来源,但GEP核算告诉他们,还有另外的致富之路。碧澜乡的溪流不但拥有矿泉水般的水质,而且水流形态丰富,急流种类多样,是天然的水域救援训练场地。乡里利用这一优势,开发了水域救援培训项目。碧澜乡党委王书记说:“从原生态的水到致富的水,GEP核算起到了加速转化的作用。GEP核算报告让我们知道生态资源究竟好在哪儿,进而合理有序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不仅碧澜乡,对A市其他乡镇来说,这种发展思路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云瀑乡党委李书记说,如果不是看到GEP核算报告,他实在不敢想,云瀑乡的峡谷、瀑布、云海,放在整个A市都颇有竞争力。云瀑乡已经和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在当地开发探险类项目和梯田观光项目。相应的,该公司向云瀑乡生态强村公司支付300万元,购买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第5段首句「不仅碧澜乡,对A市其他乡镇来说……」可直接锁定4、5段是同一部分内容,第4段是一个和GEP的小故事,而第5段则从另一个类似的角度来继续。
分析第4段。根据「不但拥有矿泉水般的水质,而且……」的表述可知重点在后面的「水域救援」上,即GEP的核算不仅是「水质好口感,能当卖的商品」,还能把「水的特点」也列进去,「急流多,适合水域救援训练」也是GEP的一部分,这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大家潜意识的认知,在解题时一定要明白。
(大家思考下,如果把「GEP」作为定义判断题考查,关于「水域救援场地是否属于GEP」你能做对吗?)
分析第5段。云瀑乡党委李书记把「峡谷、瀑布、云海」都列入了「GEP」中,而具体运作则为「探险类项目和梯田观光项目」。「梯田观光」是旅游项目,但「探险类项目」已经不是传统旅游方式了,和一般意义上的「利用优美风景开发旅游观光项目」已经不太一样了,但是依然可以卖出300万元,这对于一个乡镇来说就是一笔巨款,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第6段】截至2021年底,A市所有乡镇均组建了生态强村公司,主攻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负责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成为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和市场化交易主体。金融市场也闻风而动,“GEP贷”等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重点:乡镇组建生态强村公司全面开发GEP,金融市场也推出了相关产品。
【第7段】在蕊溪岸边,芳草镇党委马书记介绍,镇里新开发了“溪游记”旅游项目,将蕊溪流域丰富的生态资源串点成线,建成后有望成为拉动全镇经济的重要引擎。芳草镇虽然成立了生态强村公司,公司却没有实体抵押物,想要贷款融资并不容易。2022年3月,以芳草镇调节服务类和文化服务类两类生态产品的使用经营权作为质押担保,他们拿到了500万元的“GEP贷”。这不仅解决了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也激活了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
这段的核心就是「GEP贷」。不难看出,该词在第6段首次出现,而在第7段结尾再次出现,也就是说,第7段大部分内容在解释什么是「GEP贷」。同理,第6段说「金融市场也闻风而动,『GEP贷』等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即「第7段明确告诉考生,金融和GEP贷是重要内容,要写在答案中」。
【第8段】常年奔波在A市的乡村,某大学经济学院黄教授深谙GEP核算的魅力。他表示,GEP核算报告就像人的体检报告,各地可以根据报告来强优势、补短板,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样的探索在A市已经展开。比如,一批电子仪器企业、医药公司等环境敏感型企业纷纷选择在A市落户,某医药公司董事长说:“生产高品质的医药容器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A市具有无可比拟的一流生态环境,这是我们选择这里的根本原因。”
出题者经常借助「官员、专家、教授」之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因此「像人的体检报告」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介绍「GEP核算」的作用,即「根据报告来强优势、补短板,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接下来「环境敏感型企业落户」的故事就是对上述内容的补充。
【第9段】位于A市景叶县的“天工之城”——未来科技岛,也正在尝试。山水之间,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逐绿而来。景叶县两山转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方女士介绍:“我们把生态产品价值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合作企业的利润分配,实现经济创收。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生态绿谷’转化为‘数字绿谷’。”
第9段前半部分是介绍背景,最后一句话作用不大,核心句子就是「把生态产品价值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合作企业的利润分配」,强调的就是「利用生态产品价值(GEP)的方式」。
【第10~11段】日前,A市“两山银行”与明渚乡签下首笔湿地碳汇收储合约,以每吨58.83元的价格购入明渚乡湿地一万吨碳汇量。同时,“两山银行”又向该市农商银行等9家单位分别出售碳汇量,这也是A市将GEP核算应用到碳汇市场的首次尝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湿地碳汇交易就是利用湿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实现碳减排;再将所减排的碳量用于市场交易,实现碳中和。”赵局长表示,“这既可鼓励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也能激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碳汇交易的获益资金还可用于湿地绿化扩面、修复等工作,反哺湿地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10~11段一直在强调「碳汇」,包括「碳汇收储」「碳汇量」「碳汇交易」「碳汇市场」等,即明确告诉考生:
「碳汇」是一个重点,是必然要作为单独的一条来写的。
综上所述,我们最终可以发现,「GEP」并不简单,用一句简单的「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是不太容易解释的。
GEP的核算非常复杂,除了观光旅游之外,还包括探险、救援等普通小伙伴不太熟悉的项目,它能被政府组建组建生态强村公司并形成金融产品,能像体检报告一样评判生态环境的状况并吸引敏感型企业落户,能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分配,GEP核算还能应用到碳汇市场的交易中,以上这些都是「A市利用GEP核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方法。
大家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理解这道题的「新变化」与「老思路」,把上段加粗内容整理后写在答案中,本题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