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活200年?《科学》杂志封面:长寿秘密,在太平洋底被发现

2021-11-12 15:28 作者:西昆仑Bruce  | 我要投稿

从古至今,能够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东西,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希望能够活得更久一点,尤其是在遭遇到绝症或者灾难的时候。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最新一期科学界权威杂志《科学》,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宣布了一则重磅的消息:生物长寿背后的奥秘,似乎在太平洋底找到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收集了88种岩鱼的组织样本,并做了全基因组测序,并找出其中的基因差异,最终他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那就是在太平洋沿海生活的岩鱼(rockfish),它们虽然有的只能活上10年左右,但是有一批却能活上200年。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针对这一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他们发现了以下的秘密:

1、长寿的岩鱼里,有着丰富的DNA修复通路。也就是说,生物一般你来说,随着时间的延长,体内的细胞代谢速度会慢下来,这时候基因一旦出现损伤,就没有了修复的能力,所以不断消耗,最终逝去。

直观的反应就是,比如年前的时候即便是受伤了,很快就能自我修复,或者手术后,恢复期也很短,可是年纪越大,这一点做到就越困难。

2、长寿的岩鱼,一般不会出现炎症。这一点,重点体现在与免疫调节有关的butyrophilin基因家族里。即它们体内的拷贝数有明显增加。这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效果的基因,表明在长寿的种类里,不会出现炎症反应。

3、岩鱼的体内,似乎存在着基因进化的潜力,最主要是体现在对于环境的适应上面。要知道,漫长的时间以来,海洋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水温的不同等等。可是鱼类完美地适应了下来。

以前我们只关注物种得以延续,而忽略了原来它们不仅生存下来,对于基因的不断迭代更新,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由此,科学家推测,在动物或人体细胞基因可能有长寿基因进化潜力,比如免疫调节基因动物和人体基因中也有,只不过进化选择使岩鱼基因倾向于炎症更少,DNA修复错误更少,器官细胞衰老越慢。

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仪器的更新,通过基因医学的发展,医学对细胞和基因过程了解更透彻,前几年科学家就指出了,如果人类体细胞和器官细胞能够得到最好的保护,寿命最高也可以达到200岁以上。

这也说明,作为脊椎动物的人类,要想延长寿命,需要做的还是以下几点:

1、尽量做到减少炎症的发生;

2、创造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这里指的不是生活质量高,而是周围的环境,比如空气、湿度、噪音等等。

3、解锁基因序列,依旧是最有可能的办法。

目前科学家已经有了一些除了基因解密之外的研究方向,那就是从这些岩鱼身上,分析基因修复的办法,如果能够有所突破,那么即便是人体基因密码还没有完全解开,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比如癌症、艾滋病等等),依旧可以实现基因修复从而获得新生。


能活200年?《科学》杂志封面:长寿秘密,在太平洋底被发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