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孤独症儿童的不同表现!
在儿童早期的发展中,社会行为的学习会随着不同年龄而呈现不同面貌。若在过程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社会行为,或者并未出现应当出现的社会行为,就需要家长高度警觉,并留意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可能性。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其症状表现都有哪些不同呢?
智力发育的异常表现
智力是一个人的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现将异常行为表现分述如下:
1社会关系障碍
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极度孤独和社会退缩更加明显了,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叫他他不应,同他说话他不听,好像外界的人和一切事物并不存在似的,对他们都引不起兴趣,面部没有一点表情;他们不理会父母的喜、怒、哀、乐。
孤独症儿童很少直视对方的脸,回避眼对视。当拥抱他们时不会伸出手臂或用身子贴近对方。他们要吃食品或其他东西也不主动去拿,而抓住你的臂或手腕为他们做这件事。
2语言沟通障碍
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从小语言未发育,终生缄默不语。
另有50%的孩子会说少数或较多词语,总起来讲他们的语言发育比正常儿童要晚些。
他们常从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对他们没有什么意义,像是鹦鹉学舌那样。
还有一些孩子重复在过去听到的词语,这叫做"延迟性模仿言语"。
另一些孩子继续发育,会说一些确有意义的词语或短语。如"糖果"、"出去玩"等。
但他们说的话往往缺乏抑扬顿挫,语调、速度和语法等也存在问题。
1冷漠型
这是典型的孤独症表现。
他们不仅不寻找,并且回避与人接触。假如别人去与他们联系,会感到很大苦恼。
他们即使会讲话也不主动进行交往,而把他们的大部时间花费在固定不变和刻板重复的兴趣上。
这些儿童对别人问话或招呼不作反应,也不主动与小伙伴和大人进行交往。
他们并不聋,但对别人讲话不做反应;他们有时也有感情表露,但因应用不当难以使人理解。
他们常在例行常规遭到阻挠或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时发脾气。
这些行为特点在学龄前儿童即已常见,有时会延续到此时,以致到青少年和成人。
这些孩子大多伴有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社会交往技能
这时对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均有明显进步。他们中约50%可有进步,但少年和成人在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方面从结识至建立友谊仍缺乏技能。
有些学者发现他们不理解社会公共规则的意义,给他们带来很大不便。
#孤独症如何干预比较好#、#孤独症干预机构哪家效果好#、#孤独症干预残联定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