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综漫:二次元里的哥特文化(新人第一次投稿,求素质三连)

2019-11-21 23:53 作者:炸裂吧中子星酱  | 我要投稿

     哥特文化起源于中世纪,一开始是学者们称呼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外的文化所用的名词。意为怪诞,残忍,野蛮。

      对于哥特文化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有了相关的著作出现,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奥特兰托城堡》,而对于建筑,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华丽的绝对对称的城堡和尖顶教堂等等。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哥特文化相比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怪诞色彩逐渐消退,艺术性开始逐渐上升,由此产生的《德古拉》,《弗兰肯斯坦》甚至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等等都已经有了鲜明的现代哥特特征。所谓的现代哥特,相比于早期的对天主教的崇拜或者是神魔鬼怪的描写,有了更加理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特点,但是不变的是哥特的内核:恐怖,让人不安。

    早期的哥特绘画以表现怪诞的不明所以的巫术和恶魔撒旦之类的长着羊角般的恶魔为主,整体的色彩基调相对于现代哥特绘画较明朗,柔和。代表画家为萨尔瓦托.罗萨。其代表作有《女巫们的降灵式》,《女巫的咒语》。

萨尔瓦托.罗萨《女巫的咒语》

     哥特在二十世纪随着金属乐为代表的极端音乐的盛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且由此产生了一批新世纪的哥特群体,加上电影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哥特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其中的代表作有很多。现代哥特里面的意向最为知名的就是,长着獠牙的吸血鬼和狼人,古老的城堡,和阴暗的氛围。音乐的代表风格为哥特金属,哥特古典等。与旧哥特的怪诞奇异不一样的是,现代哥特更讲究唯美,更多的体现在了对美学的病态追求上,所谓的病态可以在爱伦坡的一句名言中略知一二:这世上最美的东西是即将死亡的女性的身体。

    现代哥特中不乏这样的元素在里面,且画面中的主角主要为拥有惨白脸色的少女为主角,背景往往是在空旷的森林,或是高大的城堡,血红色的河流。色彩基调上偏阴暗,但无论是何种色彩,都体现了哥特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区别,那就是充分的表现爱伦坡式的美。

    病态,孤独,阴郁。却那么的充满美感。这种“贵族式”的美使得哥特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在现在看来,哥特就像是古典美的忠实维护者,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追求上,都与现代的时尚美有所不同,却又独具特色。

废墟上演奏小提琴的少女
躺在远处望向古堡的少女

     随着哥特群体的不断壮大,主流文化开始逐渐注意到了哥特文化和群体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哥特的忠实追随者。其影响力从欧洲扩散到了东方,而把哥特文化在东方发扬光大的,就是日本。在日本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涌现了一大批拥有哥特元素的作品。

    

《蔷薇少女》
《吸血鬼骑士》
《黑执事》塞巴斯蒂安

        哥特动画所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人物美型,剧情基调沉重,色彩暗淡,无不透露着哥特文化所特有的阴暗色彩。这里着重说明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黑执事》。

     《黑执事》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最早的一批引入中国的漫画,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美型的人设和悬疑紧张的剧情一下子征服了一大批处在四大民工漫统治下的漫画爱好者们。《黑执事》的剧情讲述了一位十三岁的贵族少爷夏尔.凡多姆海威和一位恶魔执事塞巴斯蒂安的故事,其中,塞巴斯蒂安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夏尔完成他的复仇,在这之后,塞巴斯蒂安将按照契约取走夏尔的灵魂。

     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该作品也依然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其影响,甚至不亚于当年的四大民工漫。

    

塞巴斯蒂安和夏尔
《黑执事》男主角 夏尔凡多姆海威

   以此诞生的一批哥特音乐的东方创作者,也顺势发扬了哥特文化的精髓:唯美,高贵。

   哥特音乐的特点为: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在交响乐中加入现代的架子鼓,电子乐元素还有电吉他,兼具了时尚与典雅。也因此,这类作品往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容易被情感丰富或者是感性的人所接受,而一旦接受了这种文化便容易沉迷其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这种美所蕴含的高贵与浪漫,让人一旦陷入便无法自拔。

    哥特文化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哥特也开始慢慢褪去自己神秘的外衣和特立独行的风格。著名的哥特乐团Lacrimosa,主唱Tilo wolf 曾经说过:哥特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

Lacrimosa

    但是无论何种,哥特文化所具有的高贵与浪漫依然是核心,极致的美是哥特艺术家们的毕生追求。在二次元中,这种美得到了新的表现形式,并且可以认定的是,哥特文化将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发挥自己的生命力,并且最终获得新生。


综漫:二次元里的哥特文化(新人第一次投稿,求素质三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