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的中医古籍,预测出今年的瘟疫爆发

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对社会生活和人民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有关单位迅速全力行动,疫情有了一定的控制,但目前来看,防疫形式仍然十分严峻。而近日笔者发现,中医的著作《黄帝内经》已经在三千年前预测到2019是瘟疫流行之年。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1]有如下论述:“凡此厥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原文提到几个中医五运六气名词,解释如下:
1.厥阴司天[2]:每个年份都有一个司天之气,主管上半年的气候,还有一个固定与司天之气对应的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气候,六年一个轮回,己亥年正好是厥阴风木司天。

2.终之气:五运六气年份分界以大寒开始第一天分界,全年分六气,每气4个节气,终之气为全年最后四个节气,即小雪、大雪、冬至、小寒(2019年11月22日-2020年1月20日)。
这段话可以解释为:今年最后四个节气(2019年11月22日-2020年1月20日),少阳相火主管这一气,于是阳气大量化生,冬季伏藏起来的动物开始苏醒,江河水结冰少,地气大量升发,于是草木开始生长,人想要疏泄郁热,这一阶段的病以温病和瘟疫为主。
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中医界人士预测到今年将有瘟疫大流行,但只以为是日常的流感,业不能公布网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事实证明,三千年前的中医理论已经对时行疾病的发生规律有了非常深刻而有正确性的认识,我们应当从中吸收营养,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或迷信中医。
参考文献:
[1]柴剑波译. 黄帝内经.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1:231-265.
[2]张登本主编. 张登本解读五运六气.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05: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