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冰火两重天的新监管压力下,职业董秘"罗筱溪们"的出路在何方?

2022-03-02 14:11 作者:除了太帅一无所有丶  | 我要投稿

近来董秘生态圈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评选”。“精英董秘”、“金牌董秘”、“最佳董秘”各种title来一波,选上了似乎都能给自己身价翻上一番,于是朋友圈里的转发拉票乐此不疲。

但“金牌董秘”光环加身后,董秘个人含金量能够增加多少呢?

小编私以为,不一定。毕竟,也没有哪家上市公司面试会把“金牌董秘”当成招揽的“必需品”。纵观行业里的董秘,名头响亮也从来不是靠获评啥奖项,例如元老级的老董秘:深赛格郑丹、招商蛇口刘宁、万科谭华杰、爱尔眼科吴士君等;还有历史上曾留下辉煌篇章的前董秘:爱施德罗筱溪(现任怡亚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资本运营官)、中顺洁柔周启超(现任创世纪董秘)、欧菲光肖燕松(现任木林森董秘)等。

当市值崩塌、再融资失败,信息披露违规,老板阴沉的眼光,高管们嫌弃的眼神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的时候,“金牌”“精英”“最佳”之流恐怕都不再是香饽饽。

董事会秘书,很容易和董事长秘书混淆,在大部分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秘书的工作,殊不知董事会秘书这个职位除了需要完成基础的信息披露管理,上市公司合规管理之外还必须具备的营销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和市值管理能力。而同样一份工作,其工资从10多万到几百万,差距极大。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是金饭碗的职业,从新证券法颁布开始已经进入冰火两重天的状况。

经统计,2021年度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例中,有41家公司(包括39家上市公司、2家非上市公众公司)共53名董事会秘书或代行董事会秘书职务人员被处罚或被“连罪”。与2020年被处罚的董事会秘书46名相比,数量有所上升。

冰火两重天

注册制开启后,按照目前IPO速度2022年有望达到5500家,而上市公司也从曾经的“买方”变成了“卖方”。

老板们上市的初衷和监管机构的监管思路在中国这个弱有效资本市场中部分是相悖的。上市对于企业老板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直接融资的渠道以及套现。监管机构是希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打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助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对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套现有着严格限制。


由此产生了对董秘们极大的压力,老板们要融资要市值、要套现,监管要合规、且对大股东的套现限制越来越严。

钱是老板给的,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是处罚是监管机构给的,一不小心职业生涯终断。太难了!董秘这个职业到底还能不能做,得怎么做?

我们再来看看老板们招聘一个他们心目中合格的董秘有多难,据了解即使是在北上广深上市公司云集的“一线城市”,很多上市公司想要找一个既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规管理又懂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董秘,已经到了“难于上青天”的状况。很多老板即使面试了上百个董秘也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当然原因很多,最重要是早期的董秘大部分都是公司内部行政、财务或者业务岗位培养的,信息披露估计还可以,要说融资,投资,营销、打造资本品牌以及市值管理那基本是两眼一抹黑。而这些都懂的董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使老板们遇到了,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请到,究其原因,更多是工资不符合预期、或者奖励不到位、也可能是觉得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大还有就是业务老化没啥亮点,去了也是浪费时间。所以老板们以为自己在面试董秘。孰不知道牛逼的董秘在面试你。

那么资本市场有没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董秘呢?未来董秘发展之路在哪里呢? 看看最近几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发布的公告,其中最出名的三大董秘代表。

从券商研究员跨界做董秘的代表——罗筱溪

其在三湘印象任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上任不到三个月发布公告称增持3300万到一个亿。真是豪气。

这位女中豪杰2010年从券商分析师转行过来做董秘,那个时候从券商到上市公司的董秘非常少,罗筱溪熟谙资本市场游戏规则,有十多年的资本市场经验。2018年到上海三湘印象做董事、总裁兼董秘,虽然在这家上海公司不到一年就离职,但是她还增持了2000多万元。其一年以后转战深投控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公司怡亚通,2020年年底出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资本运营官。

怡亚通是曾经的千亿明星股,其总股本高达26亿,业务极其庞杂,而净利润率不到1%,一泻千里后资本市场形象不佳、股价从75元跌倒4元,漫漫六年无人问津,上市十年没融到太多钱。而罗筱溪仅用半年时间,完成路演300场、实现了市值翻倍,融资22亿的神话战绩。运作做一个在风口上的、有业绩的、总股本不大,资本市场口碑不差的公司容易,如果要把这种没口碑,没业绩,没行业、没有人关注总股本还贼大的大象级别的公司市值做起来真是太难了。这是得要多强的能力和毅力才可以做到!回顾2015年股灾以后罗筱溪也是在爱施德业绩不振,A股市场行情低落的情况下,让爱施德的股价风生水起,在宽幅震荡中一年时间连续三次翻倍。这位姐姐似乎很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这估计是上市公司老板们都希望请到的绝对硬实力代表!

从媒体行业跨界做董秘的代表——周启超

创世纪副总裁兼董秘上任不到三个月 发布公告增持公司股票2000万到4000万。这也是一个牛人。

资料显示,周启超、从媒体机构出来以后,先后在格林美、任子行董办任职,在中顺洁柔做董事会秘书一战成名。中顺洁柔从2017年开始依托大消费行业的崛起以及优秀的业绩,再加上周启超优秀的市值管理能力,实现了市值在3年内翻了四倍,成为绝对的长牛股。自己也凭借中顺洁柔成功晋级千万富豪序列,但是在其离职以后股票呈断崖式下跌,当然公司业绩也出现了变脸,不得不说周启超走得真的很及时。

2021年7月起,任创世纪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上任不到仨个月要增持公司2000万到4000万,这是如何的看好公司啊!有钱就是豪气。相信周启的资本运作能力,期待创世纪成为下一个中顺洁柔。

从基金公司研究员跨界做董秘的代表——肖燕松

木林森副总裁兼董秘上任一天发布公告增持公司不低于2500万元,而其在五天内就完成了3933万元的股票增持。

豪掷近四千万元增持股票,肖燕松的个人身家可谓丰厚。透视简历来看,又是一名金融精英转向上市公司的标准转型路径。信息显示,肖燕松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平安证券、大成基金、欧菲光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其2015年就任任职欧菲光。彼时的欧菲光开始成为苹果手机的供应商,业绩也突飞猛进,肖燕松用了两年的时间实现公司市值的翻倍,自己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后期欧菲光出现业绩问题也拖累肖燕松在资本市场的口碑,所以公司的规范治理非常重要,否则即使股票涨起来最后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次肖燕松再次出任木林森董秘,且如此豪气增持,虽然现在公司股价还没有明显提升,但相信这次肖燕松会吃一见长一智,只要公司有价值,再加上如此优秀的资本市场操盘手,未来可期。

从以上三位董秘经历来看,可以看出他们都不是公司内部人员。资本运作,市值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这些专业的能力是需要在这个行业中长期的浸润和成长的,而长期在实体公司内部做行政、业务和财务的人员即没有完整的金融知识也没有资本市场的实践经验,可以说非常难以完全理解和学习。因为做资本市场尤其是要做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工作,除了专业金融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对股票的“盘感”,这种“盘感”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化的综合能力。何况中国的资本市场比国外更加复杂且逻辑诡异。

纵观资本市场现在已经近4800家上市公司了,有近20%的上市公司主业彷徨、没有亮点,融资困难,股价躺尸,既没有成交量也没有关注度,成功实现“上市和没上市已经没区别”的惨状。而50%的公司急需“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来帮助自己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本套现。

上市老板们一筹莫展,上哪里去找如同上面三位那样的高超的资本操盘手呢?而未来董秘们有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逆袭呢?

总结来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未来发展机会很多,但是每个人还是需要先夯实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有和老板谈判的筹码和底气。董秘如果只能做信息披露这样的合规工作,对上市公司的老板们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估计就业压力和面试压力都会极其巨大,其实是不是“金牌董秘”真的一点都不重要,董秘们真的不需要为拉票如此费心,老板们需要找到真正能够帮他实现资本价值的操盘手,而其他都是浮云。

经统计,目前上司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绝大部分董秘工作还只是停留在信息披露,三会召开层面,有一些从券商投行、私募投资机构转行过去的对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会熟悉很多,但是真正全能型董秘还是凤毛麟角。而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得不到资本的关注,融不到钱,股价躺尸、大股东减持无望,而这些压力都会传导给董秘。

也不知道看完这些,那些还想着要做董秘的墙外人,和已经成为董秘的墙内人作何感想!也不知现在还在忙着给自己拉票的董秘们作何感想?

 

 

 

 

 

 

 

 


冰火两重天的新监管压力下,职业董秘"罗筱溪们"的出路在何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