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雷锋精神,做时代青年
品雷锋精神,做时代青年
3月5号是雷锋纪念日。提到雷锋,大家并不陌生。他的青春让我们动容,他的精神永得传承。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望城县的一户贫苦农家,解放前雷锋的家人备受屈辱和压迫。父母也相继去世,不满7岁的雷锋成为了孤儿同时他也饱受着旧社会的苦难。悲惨的童年没有阻碍雷锋成为今天的道德楷模。年仅22岁的他,一生都在为人民,为党,为国家付出。在他的世界中无一不体现爱心让青春飞扬,他一次次微薄的力量汇聚为磅礴的号召力。正如现在所说的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
那么何为青春?青春是失败后倔强的想要再来一次的勇气,是就算看不到希望,咬紧牙关不曾放弃。青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好年华。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雷锋就许下了这样的誓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何为新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之跃进,惟之雄飞,惟之本其自由之精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刘胡兰在为革命牺牲时还不到15岁……雷锋的美好青春一直在践行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雷锋精神随处可见,回望历史第1代战斗机飞行员,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那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他们仍然下定决心斩断自己的未来,让他们所爱的人拥有未来,把自己的热血青春奉献给了祖国,他们的青春被鲜血染红,只为光复河山,他们的青春朴实无华,却有热血担当。
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毛主席曾写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作为新时代的有为少年,我们应是热血不息的光,应是不畏世俗与轻狂的骄阳。我们应当传承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积极进取永不失从头再来的勇气,永远怀着谦卑之心,赤子之心。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雷锋从未走远,雷锋精神也将长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