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区域观察|什么是香港?

2023-03-27 20:40 作者:羊羊的地理教室  | 我要投稿

作者 安安 | 排版 杳杳


说起香港,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国际大都市、世界级的港口,还有拥挤的高密度楼房......
从地理的视角,还能发现哪些有趣(易考)的角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香港。


 01 

这个香港有点渴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广东省以南、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相连,陆地面积1113.7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641.21平方千米。


香港分为三部分,包括面积只有78.1平方千米的香港岛,还有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另外就是新界。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秋常有台风过境。


由于地形的原因,香港河流多短小、急促,河流水位的季节差异较大,陆地储水条件差。坚硬的花岗岩也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难度。虽兴建了许多储水设施,但香港的淡水资源仍无法满足本地需求。


1963年,香港实施每4日供水4小时,为家中补充水源是当时妇女们的日常责任。


1965年,在祖国的努力下,为香港供水的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建成。这条线路北起东江、南到深圳河,输水线路全长68公里,由4座泵站逐级把水位提升46米后,输入深圳水库,通过输水管道送往香港。


60年来,珠江口岸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虽然输水工程面临多次困难,但这条供水线路从未间断,持续保障了香港80%以上的淡水需求。


 02 

人口多,建筑密


1950年香港人口超过220万人,1971年超过400万人,1997年香港回归时人口649万,2020年人口超过748万。现在香港的人口密度高达6770人/平方公里,是上海的2倍 。


土地有限,为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香港在山坡上造楼,向大海要地,还建设了大量超高住宅。


香港廉租房项目,通过顶部的一孔天井,给里面的住户带来阳光。(图源:摄图网)


彩虹邨,是香港最早期兴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以颜色众多似彩虹而闻名。(图源:摄图网)


这里变成了一个超级城市丛林,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03 

香港的另一面——公园遍布


虽然人多地少,但并不意味着环境不好。香港的郊野公园数量很多,既有浅滩海岸,也有草坡茂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0%,如果从飞机上俯瞰,会发现这里其实很绿


香港的高密度商业区和住宅区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港南北两侧地区。(图源:网络)


上世纪70年代,香港政府就开始从市郊未开发的地区中,划出土地用于建设郊野公园,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以保存当地自然环境资源,为市民提供自然空间。


2009 年,香港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设立。公园面积虽然不大,却拥有世界级罕见的酸性火山岩六角柱、丰富的沉积地层和千姿百态的海岸地貌景观。

  • 西贡火山岩园区&六角柱火山岩

约1亿4,000多万年前,现今香港万宜水库(位于西贡东郊公园)一带,出现了一座巨型火山。喷出的大量火山物质,堆积在地表,厚度至少有数百米,经过冷凝固结而成坚硬的岩层,最终形成西贡地区周围的山脉。


而这座巨型火山在喷发后期因岩浆库被掏空,火山上部失去承托力,结果造成大面积崩塌,形成一个约18公里长的巨大椭圆形盆地,也就是现今的粮船湾破火山口。


万宜水库东坝一带,是香港能够近距离观赏的流纹质火山岩六角形岩柱的最佳地点。(图源: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官网)


大量熔融的火山物质堆积在地表,形成了火山熔岩层。这些熔岩层在冷却成岩期间,因破火山口内的半封闭环境相对稳定,在经历相对稳定的降温规律性的冷凝收缩之后,最终出现了今天所见的六角柱状节理


留意本图左上角,香港地质公园的LOGO,便是以柱状节理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图源: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官网)


  • 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丰富的沉积地貌

大部分沉积岩都分布在新界东北部,占香港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到10%。这里沉积岩的种类很多,从最古老的晚古生代陆上及浅海的沉积岩,到最年轻的第三纪早期沉积岩都有。


一层层的岩石如同一本千页书,记载着香港4亿年地质历史的奥秘。



在赤门海峡北岸一带,可找到香港最古老的岩石,以粉色及红色砂岩白色石英砾岩为主,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原本水平的岩层被挤压至近乎垂直,有点像一块巨大的“五花肉”。


沉积岩中的化石可作为鉴别地层年代及划分地层层序的依据,有助于我们了解香港自然环境的演变。(图源: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官网)


  • 奇特的海岸地貌景观

在黄竹角咀,有一块像拳头般举起的岩石在岸边陡然屹立,这块石头被称为“鬼手”。


风浪和盐分沿着岩层的层面侵蚀,造就了“手指”间的裂隙;在海浪和浪中携带的砾石长期地磨蚀下,这块岩石靠近海平面的位置变成了“手腕”的模样。


图源: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官网


在鸭洲岛,含盐分的海水侵入这些结构相对松散的红褐色角砾岩中,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使得该岛出现多样的海蚀地貌,如海蚀凹槽、海蚀崖、大面积的海蚀平台和海蚀拱等。


图源: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官网


【海蚀拱的发育过程】

在岩层弱带或风浪较集中的区域,被侵蚀的速度往往更快,这些区域会先形成凹陷,继而发展成海蚀洞。随着风化侵蚀的持续进行,海蚀洞被贯穿,穿洞顶部的岩层好似一条天然石拱,我们称它为海蚀拱。


04 

香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892年之前,香港还是个小渔村,耕地稀少,矿产资源匮乏,但这里的筑港条件实在优越:

  • 山地众多,基岩山脉深入大海,湾多水深;


  • 岛屿可阻挡海上风浪,湾内风平浪静;


  • 加上香港位于珠江口东岸,远离珠江的主要入海口,在海浪、潮汐、洋流等作用下,沉积的泥沙较少,不易淤塞;

以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基础,这里建成了一座世界级的超级港口——维多利亚港。


送上一张港口的区位分析图(制图:安安)


作为“自由港”(自由港有哪些优势,戳这里→关税,已经暗戳戳地考了很多回了~,香港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政府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还建起了诸如湾仔、铜锣湾、尖沙咀、九龙城等一个又一个商业区。


香港金融商务区 | 图源:摄图网


开放的政策,安全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香港吸引了大量投资人才,香港逐渐成为了国际转口贸易中心


【转口贸易】

指进出口两国,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中转后完成的贸易形式。对于中转国来说,先进口再出口,这就是转口。


转口贸易期间,商品的所有权经历了从出口国→中转国→进口国的转移。 (制图:安安)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


进入80年代,在香港回归的大背景下,大陆为香港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助力香港顺利完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经济大转型。


商贸繁荣极大地促进了香港金融业的发展,现在的香港已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


制图:安安


“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见证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崛起和繁荣,未来,还会见证在祖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之下,香港的全新发展......


 05 

别走,来做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以及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66k㎡,海域面积1648.69k㎡,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夜景”美誉。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港阔水深,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港及周围区域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单选)

A.雄厚的产业基础

B.丰富的旅游资源

C.优越的港口条件

D.适宜的气候条件


2.影响维多利亚港及周围区域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单选)

A.交通

B.地租

C.劳动力

D.环境政策


参考答案 


1.C

【解析】据材料及图分析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海域面积大,岛屿众多,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是优良的天然港口,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优越的港口条件,C选项正确。香港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A选项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被誉为“东方之珠”、“购物者的天堂”,其服务业较为发达,凭借的是自身良好的地理位置及港口优势,本区气候条件、旅游资源较周边地区并无突出优势,B、D选项错误。故选C。


2.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维多利亚港及周围区域位于季风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工业区位于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少工业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故影响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政策,D选项正确。维多利亚港周边交通都较为便利,故与工业区布局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工业区主要布局在西北方向与东南方向,这与地租、劳动力关系不大,二者对其布局影响较小,B、C选项错误。故选D。


【参考文献】

【1】粤港澳:造一个大大大大大大湾区!------星球研究所

【2】香港不应忘记------星球研究所

【3】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4】香港人民的饮水来自何处?------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香港地理 | 一面城市,一面自然------地球杂志

【5】真实资料: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拂史之君·网易号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区域观察|什么是香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