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乐团里泡大的新科小提琴冠军,究竟比其他选手强在哪?

2022-10-27 09:56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最近古典乐圈都在关注的一件大事,便是前几天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落幕了。

21岁的中国小提琴手翁卿翥闯入了决赛,获得了大赛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该项比赛87年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决赛和首位在该赛事上获奖的中国籍选手,引发了媒体的争相报道。

图片

与此同时,本次大赛的冠军得主前田妃奈,对于众多琴童家庭和音乐教育而言,或许有着更大的启发意义。

图片

可以说,她是这场高水平音乐大赛中名副其实的冠军。在选手们技术都很完善的情况下,音乐的深度表达和感染力,成为前田妃奈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她的演奏极具感染力,引人入胜,强大的沟通能力使全世界的观众都无法抗拒地爱上她。

波兰音乐频道评论


看过我们之前讲日本少年乐团视频的小伙伴,或许会发现前田妃奈有点眼熟。没错,她就是暑期在全网刷屏的日本学生乐团中那位技艺精湛的首席小提琴手(当时我们视频封面用的都是她!)。


从前田妃奈的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是如何在长久的训练中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情,也见证了她是如何打破“神童长大后就会变平庸”的魔咒,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走到了世界大赛的最顶端。


乐团里泡大的世界冠军



看过前田妃奈的比赛视频,会发现她是个典型的“表情包”演奏家。从小到大,她那张可爱的娃娃脸上,总是会随着音乐的情绪做出各种各样极致的表情,我们单单透过这样的表情,也能感受到她内心那股喷涌而出的情绪。

图片
▲15岁的前田妃奈vs20岁的前田妃奈

事实上,不仅仅在演奏过程中,前田妃奈私下也是个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的人。

面对镜头,她总是可以毫不隐藏地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图片

演出顺利结束后,也会毫无顾忌地哭出声,释放长久的排练所堆积的压力。

图片

有没有发现,她甚至连笑和哭,都非常有感染力?

这种简单直接、热烈而真诚的情绪表达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她的音乐表达。而这样饱满的情绪感染力,是一种天赋,同时也得益于她从小成长的音乐环境。

前田妃奈是泡在乐团里长大的。

2003年,为了对孩子们进行乐队音乐启蒙,日本超级儿童管弦乐团(Super Kids Orchestra)正式开始招生,著名指挥家佐渡裕担任艺术总监和指挥。

从此之后的每年春天,都有无数日本琴童参与乐团的选拔与试镜,想要加入这支顶级的少年乐团。2010年春季,8岁的前田妃奈第一次报名参加面试。

图片

4岁开始拉小提琴的她对佐渡裕的少年乐团有着强烈向往,总是会趴在电视机前看渡边裕的演出。

图片

可惜的是,第一次的面试却以失败告终。小小的前田妃奈没有放弃,回家后继续努力练习,终于在第二年成功加入乐团,成为了当时乐团中年龄最小的乐手,六年后,她成为了这支日本顶级少年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图片

前田妃奈从小喜欢音乐,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一档儿童音乐节目,对小提琴产生了兴趣。当她发现通过小提琴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后,更加喜欢自己手里的乐器了。

这样的经历或许很多琴童都曾经历过,但绝大多数人都在之后繁琐而枯燥的技术练习中,失去了对音乐最初的热情。前田妃奈不同,在乐团里成长的六年,让她始终保持了对音乐的新奇感与热情度。

图片

乐团指挥佐渡裕师从日本大师级指挥家小泽征尔,也曾以助理身份随指挥家、作曲家伯恩斯坦进行世界巡回演出,有着非常宽广的国际视野。

他会引领孩子们感受、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还会专门组织乐团成员到海外集训,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音乐环境。

图片
图片
▲2017年佐渡裕带领乐团成员到维也纳集训

而在一起排练的日子里,乐手们之间的默契和感情也日益加深。前田妃奈在演出前,会贴心地给乐团里每位小伙伴写小纸条,来激励大家。

图片

每一次令人惊艳的演出结束后,很多乐手都会激动得流泪,泪水里,是付出的辛苦得到回报后,成就感与集体荣誉感的交织。

图片

当然,乐团的成员也在不断更新和迭代,但对于“老成员”前田妃奈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每年新加入的乐手们,都会让乐团在最后演出时呈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所以每一次都很期待今年会是什么“声音”。

图片

正是在乐团的经历,开阔了前田妃奈的耳朵,也打开了她的眼界。不用受“考级”的折磨,没有枯燥无趣的单独训练,她可以在开放、包容的团体中,毫无顾忌地保留那一份珍贵的简单和直率,以及对音乐高涨且纯粹的热爱。

离开少年乐团后,前田妃奈继续在乐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曾在关西爱乐乐团和大阪爱乐乐团担任小提琴手。

乐团也可以培养独奏家



在乐团长大的前田妃奈,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日本有着非常开放包容的乐团文化,所以涌现了一大批水平非常高的学生乐团。很多乐手正是在这样的乐团中,找回曾因独自训练丢失的音乐热爱,演奏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对音乐认识与理解也达到了不一样的高度。

曾有记者采访读高二时期的前田妃奈,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演奏家?她的回答是,希望在成为演奏家、音乐家之前,先成为一个像自己的老师们一样温暖而被崇拜的人;然后尽可能努力去做任何事情,用自己的音乐为听众带来享受和遐想。

图片

前田妃奈的例子,或许可以为很多琴童家庭特别是想走专业道路的小提手们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一直以来,很多琴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第一目标都是成为“独奏家”,而加入乐团成为职业乐手则成为了大家成年后不得已的第二选择(当然,世界顶尖的乐团除外)。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小提琴独奏家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而很多以“我要成为一个独奏家”的心态独自练习小提琴,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并且一旦让他们和一支乐团配合来演奏,也会很难融入进来。

对很多小提琴手来说,一直以来很少有机会与别的乐器进行合奏训练,甚至参加比赛才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与一支乐团进行配合演奏,这必然导致他们在参赛时就有了先天短板。

所以,为什么不从小就培养孩子在乐团中的协作与表达能力呢?

图片

音乐原本就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只有在一个可以交流沟通的环境里,才能真正练习好这门“语言”,更全面地理解和学习音乐。

就像已经掌握了精湛技艺的前田妃奈,尽管也喜欢独奏,但是她更懂得音乐的真谛是配合和交流。

因此,她并不会沉浸在独奏家的光环。她说自己也很向往室内乐,因为室内乐可以做到独奏无法发出的声音效果,她能从其他乐手和乐器中感受、学习到更多。

图片

而这次比赛过程中,面对之前从未合作过的本土乐团,她依然可以完美配合、默契交流,这些能力,都是在长久的乐团排练中磨炼出来的。

与此同时,从前田妃奈的例子可以看出,乐团不会埋没任何一个好的独奏家,反而是培养独奏家的肥沃土壤。

在少年乐团时,前田妃奈的solo就经常得到指挥佐渡裕的称赞,而这给予了她极大的信心与鼓励,在音乐中继续大胆地表达自己。

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创立了乐队品牌#造乐神兽#,希望组建更多的乐队或乐团,为更多的琴童建立用音乐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希望大家在有着共同表达目标的乐队中,重拾对音乐的热爱与初心,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

乐团里泡大的新科小提琴冠军,究竟比其他选手强在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