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明学中医17】肾和足少阴肾经

大家好,这里是行明学中医,我是行明。人体的经络巡行,按照时间气血流注的顺序,上次说了下午3点到5点申时,人体最长的一条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从眼睛内侧睛明穴向上绕过头顶,再向下通过后背和大小腿后部,走到足部小指外。接下来是下午5点到7点酉时的足少阴肾经,从足部小指,通过脚心,由小腿和大腿内侧向上走到两肩胛骨下。

肾主骨,有骨病都要想到肾,其华在发,头发的光泽在肾,肾开窍在耳,耳鸣,耳聋,肾主记忆,有这些相关的病症都要想到肾,正常人肾气到50岁是巅峰,50岁开始肾气向下落,所以50岁开始要注意护肾。
内经讲,肾是做强之官,伎巧出焉。和创新、思考相关的都要靠肾脏。肾主大小便。呼吸的吸入困难是肾脏管,呼出困难是肺脏管。

下面是足少阴肾经的重点和常用穴位。

然谷穴,特殊治症是脑震荡,急救放血,如果有恶心再加上公孙穴止恶心。是肾经的郄穴,治脚不能踩地。
太溪穴,是肾经的俞穴,可以用作诊断,太溪穴能摸到脉跳,太溪脉有,代表肾气还在。可以诊断肾结石,太溪穴向上靠近骨头旁边,按压有痛点,代表有肾结石,痛点的位置不固定,在痛点处下针。
大钟穴,肾经的络穴,治小便排不出,腰酸痛。
水泉穴,治水肿,用对称治疗法,脚后跟痛,用水泉穴最好。也治停经不来。
照海穴,内踝骨下五分,管阴跷脉,癫痫夜晚发病,灸照海穴,白天发病灸膀胱经的申脉穴。照海穴主阴跷脉,列缺穴主任脉,任脉和阴跷脉交会在喉部,所以可以治一切喉咙病。比如,甲状腺肿大,扁桃体发炎,慢性喉咙发炎。
筑宾穴,是阴维脉的郄穴,是肚脐以下的消炎解毒穴,可以止阵痛,和曲池穴呼应,肚脐以上消炎解毒阵痛是曲池穴管。
阴谷穴,是肾经合穴,用对称治疗,是妇科穴。
再往上走是肾经在躯干部分的穴位,主要用来辅助任脉和胃经的治症,还有近取穴,靠近哪个脏器就辅助治疗哪个脏器的问题。

(视频及本文内容基于倪海厦老师的人纪针灸,总结的要点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