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动FE | 如何看懂电动方程式比赛

文/何辛

很多朋友在新媒体平台上询问我,如何看懂赛车比赛?特别是方程式比赛?
要想看懂赛车,需要在赛前做一下“功课”。特别是刚开始接触赛车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从看懂赛道图开始。
例如即将开始的第7个赛季,首站会在智利的圣地亚哥赛道进行。赛道图是这个样子的:

△第七赛季首站圣地亚哥站赛道
那么我们的功课怎么做呢?看到这张图,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高速弯和重刹弯在哪里
1.这里拥有11个弯角,单圈的长度是2.287公里。一般上,电动方程式比赛的赛道都比较短。这是因为所有的比赛都是在都市中心,利用街道围成的。为了尽量少地影响到城市的正常交通。一般上街道赛都比较短。另外一点,由于电动方程式在能量管理上非常严格。因此赛道都不会太长。
2.在这11个弯角中,我们能够看出不同的弯道类型:11个弯角中有8个右弯,只有3个左弯。左右弯角的数目极不平衡。这样赛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右侧轮胎的磨损压力要远高于左侧压力。所以车队在调校赛车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左右平衡问题。所以,在看比赛的时候,特别是车载镜头的时候,需要多注意赛车前轮过弯时的稳定性。如果车手在弯内和出弯的时候在不断修正方向,这说明赛车的调校可能做的并不理想。
3.在这11个弯角中,8号弯是一个高速弯,速度可以达到195公里/小时,是整个赛道速度最快的弯角。这里应该是比赛中关注的焦点。赛车出弯的加速性能,弯中的储能情况和到了第9弯的刹车稳定度都应该是比赛的看点。

4.第1,9,10号弯,需要车手用力踩下刹车,就是我们俗称的“重刹”弯角。这里也是最经常发生超车,缠斗的地方。在第9弯的入弯口,赛车可以达到最快速度:210公里/小时。

攻击模式位置及计时段设置

除了这些弯角的基本知识需要了解之外,从这张赛道图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另一些有用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看比赛。

△攻击模式位置设置在第3弯外侧
例如:攻击模式的位置(Attack Mode),设定在第3弯的外侧。所以,车手在比赛中可以尝试在合适的时间通过攻击模式获得更多的能量。

△比赛中的直道
上图这一部分:比赛的大直路,也就是出发直道这一部分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资料。
我们一点点来慢慢解释:
1.PIT IN 50和PIT OUT50 表示的维修区进口(PIT IN)和出口(PIT OUT)这里的限速是50公里/小时。中间的红线标注的就是整个维修区。
2.START LINE和FINISH LINE标注的就是比赛的起点线和终点线。所以,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两者之间相差了160米。
在比赛中,每一个单圈,都会被分成三个计时段,用颜色来进行区分。在观看比赛中,特别是排位赛中,每经过一个计时段,都会显示出相对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车手在单圈中,具体到赛段的那部分更有优势或者劣势。
IP1就是第一计时段,包括了1,2,3,4弯。从出发(跑单圈的话,是从finish line算起,只要记住是天蓝色路段就行了)算起到赛道的747米处。因为包括了连续的转向弯角,这里考验的就是赛车的灵活性。而因为存在第3弯的攻击模式,因此在比赛中,这里也不乏贴身肉搏的镜头。

从IP1到IP2这一段,是第二计时段,IP2从出发位置到这里是1600米,如果减去747米(第一计时段),那么第二计时段的长度达到853米。弯角不多,车队在这里需要考虑的是赛车的加速性能和极速性能,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储能效率。还有因为这个高速第8弯,赛车右侧轮胎的温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计时段包括了9,10,11弯。这三个弯角都很有特点。9号弯是入弯前需要最重踩刹车的弯角。车手要小心身后的攻击。10号弯和11号弯都是我们俗称的发夹弯。在电动方程式的比赛中,这里也会发生缠斗。而更复杂的是,车手在通过这里的时候,因为转弯角度非常大,转向几乎要打到死,因此会出现转向时,双手交叉的现象。这就要求车手换手。比赛中在这里很容易手忙脚乱。

不同的弯角类型
同时比赛中的弯角类型也需要大致做一个了解:
1,7,9弯是中低速弯角。弯前的刹车稳定性和出弯的加速性能是关注焦点10,11弯是慢弯,从形状上看,我们叫发夹弯,俗称“回头弯”。
2号弯虽然也是“回头弯”,但因为它的转弯半径较大,因此处理上和10,11弯不太一样。
3号弯貌似中速弯,但因为外侧有攻击模式启动区域,因此这里在比赛中,行车线路将有两条。
4,5,6,8都是高速弯角。理论上可以不用到刹车。

另外,在看比赛前也需要关注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毕竟在圣地亚哥,一月份的天气通常都在20多度。如果温度太高将会直接影响到赛车电池,电机和轮胎的工作温度。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车手在没有人逼近的情况下主动减慢速度,很有可能就是温度过高带来的问题。
基本上,如果在比赛前,花5分钟时间看看赛道图,对于更好地了解比赛是非常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