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衡量民族英雄中的天花板——“再造中华”?

2023-03-12 00:50 作者:方源野_别鹤  | 我要投稿

方源野(别鹤)/撰

何谓“再造中华”,这四字的难度是不小的,个人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条,我不写姓名,只说一个参考框架,以之代入古代史上的一切人物(现代还有制度变革的范畴,暂不展开,故仅限古代),应该有结论:

1、主权方面:

再造中华者,崛起时,空间意义上,东西南北无一华夏的独立自主政权,全是异族压迫者的包围,时间意义上,多代人面对胡虏侵略,屡战屡败,集体信心沦丧,综合时空意义上,大面积沦陷区长期未能光复。这是“没有再造”的情况。他出来,把东南西北所有方向的每一个胡虏压迫集团,全部扫灭,以灭其政权、解其武装为主,以驱逐之逃出盘踞地而迁移他国为次,同时收复所有沦陷区,甚至继续开疆拓土,并成为国际主宰。这是恢复中华、振兴中华,即“成功再造”的复兴之情况。谁做到以上全部,并在这个过程中一以贯之、无骑墙行为,始终是全民族冲出漫漫长夜的天下共主和精神凝聚核,谁就是再造中华者。

如果古代范围内,有人崛起时,已有别人光复的华夏政权,还正在抗虏,作为全国驱胡的天下共主,击溃了虏敌的主体,而他在这个过程中一面继承其事业,继续收复别的沦陷区,并加以国防巩固,还继续打垮了虏敌的又一部分主力;但另一方面又投机骑墙,数次引胡兵攻友军,而上位后又因此而排斥、丑化昔日共主,反过来刻意沿用胡虏的一系列野蛮制度,滥诛朝野,以巩固一己独大之权,对固有疆域有部分收复、但未全面完成,反而陷入与胡虏的拉锯,把昔日抗战者跨越的公里数缩短,把外拓惯性打折扣变成很大的内卷,那么,这样的人应该是“民族英雄”兼“枭雄”,但显然他达不到民族英雄中的天花板——“再造中华者”

2、文化方面:

华夏固有精华之经史礼乐等,从破碎到重振,固有精华之哲学体系,从衰亡到重建,去除胡风感染的奴役制度,恢复固有的天道与人性之连接工程,甚至把这种文化秩序通过强大的主权推向国际、覆盖洲际。谁做到的,谁是再造中华者。

但古代范围内,如果有人得天下后,并未在这方面有大努力,而是反过来,对昔日胡虏压迫者抄作业,把对方十几项的野蛮奴役制度保留下来虐杀同胞和功臣,甚至尊奉昔日虏敌为正统、诋毁昔日抗虏的共主为贼寇、妖魔,宣扬革命有罪、反抗无理,在精神上消磨民族光复气势,这显然谈不上文化上的“再造中华”。

3、民生、制度、人格、影响力方面:

在他的治理下,民众的自由度、公正度,阶层与人材的流通度,群臣的共治平衡度,减少滥权任性的审慎度,对自身权力的自信与安全感,对社会多元化的宽容度,比起胡虏压迫下和暴君统治下,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形成了后世制度、法典得以历代延续与发展的蓝本,自己也成为“人治”和“民族英雄”业绩的历代标杆——而且他的人性底色首先是一个好人、一个去掉权力必要性之后仍然充满温情和侠义的善良人(从不存在“好皇帝好政治家可以不是好人”的事情)。这几方面谁做到,谁就是上述意义的“再造中华者”。

反过来,在古代范围内,如果谁把上述各个方面,仍然消极地保留在胡虏的社会桎梏模式中,甚至积极地施展这种模式,不断制造残酷而大面积的冤案,那么,在民生、制度、影响力上,显然也谈不上“再造中华”。

所以,什么人确实够得上民族英雄、兼投机枭雄,但达不到“再造中华”高度,而什么人完全达到了“再造中华”高度,并成为历代尊奉的民族复兴之图腾,我想,历代史书是提供了答案的,而且很精确。上述每条,一一对应,应该不会有偏差。

如何衡量民族英雄中的天花板——“再造中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