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是一种怎样的课堂
数学应是一种怎样的课堂?一堂好课的设计,必定是在教师经过全面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产生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注重精心预设,更需预留生成空间
学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学习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学应促使这种学习方式更有效甚至高效,因此,教学预设应为学习的有效生成架桥铺路,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学习预留空间。 设计一中,教师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精心预设,从课前的说成语比赛到拍手游戏,再到折纸表示1/2,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几分之一,折纸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等,不论是从教学逻辑上还是学生认知建构上,都倾注了自己的想法,具有可操作性,但给学生预留的空间不够,课堂可能会有活动但不有趣,有操作但缺乏创造,那么,哪些环节上可以为学生预留空间,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
如在比较分数的大小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和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在交流中互补,深化各自的思维,产生新的想法,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帮助后进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教育学生,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处。 学生的创新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课前有预设,课堂才能出现更多鲜活的东西,才能精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表现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数学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课。这里所谓的实践就是让学生多做习题。在学习完新课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针对课堂中讲解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完成习题。通过习题,教师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可以说,课堂习题的适时出现,是学生学好教师授课内容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无声工具。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因为学生为了能够成功通过教师的小测试,在课堂上一定会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过程。而且,小测试又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这样能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新知。
同时,教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站起来讲解,以学生的视角出发,获得对知识的解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引,学生讲错的地方及时纠正;对于讲解非常到位的部分学生,教师要好好奖励,激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言。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一定会更加地奋发图强,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就实现了其意义。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