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9岁大姐1年通过机电(实务99)——经历分享

2023-04-08 10:21 作者:Andy茹与你唠一唠造价  | 我要投稿

因为单位需要,被忽悠着晃晃悠悠地闯进了考证大军,年近半百的人,居然还抱回单位发给的一摞子课本、习题,望着书本发呆的同时,开始上网搜索课件、资料。深知年龄大了,光看书比较费劲,听听课件会轻松一些,于是,在朋友的推荐认识了佑森,从此,进入了佑森的大家庭,遇到任何问题,上钉钉群上问,虽然年龄有些大,也不太敢和大家交流,怕说不好闹笑话啊,但学习有时候就需要一股劲!

2022年初,在放弃与坚持中挣扎,同事们的鼓励,内心的斗争,最终“坚持”以微弱优势占上风,于是,重又收拾心境,再次上路,背水一战。终于,收获了99分机电实务的战果,也可以自己奖励自己了:不错,宝刀还未老!

  老革命都能通过,年轻的朋友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里分享一下老人的复习迎考经历,看看是否有点启示?

  1.原动力:

  ①首先,为名誉而战。这个年龄,考不过去,在单位同事面前,面子难看。

  ②其次,经济利益。虽然挂在单位,奖励很少,但贴补点零花钱,也挺好。

  2.复习经历:

  ①上下班路上听课件。由于上班很忙,没有时间看书;单位又很远,每天往返90多公里,路上时间长,披星戴月,回到家,已筋疲力尽,不想看书了。因此,利用上下班路上的开车时间,打开汽车音响听课件,当成音乐听,循环播放,混个耳熟。丁雷老师2022年的课件很入耳,也比较详细,几乎与看书有着相同的效果,强力推荐!

  ②通过图片看懂知识点,更有利于记忆。机电专业领域多,范围广,不熟悉的技术知识点很多。解决的办法是上网搜索相关图片,通过图片及其文字会很容易地将技术知识点弄懂,融进血液里,这样就不用死记硬背了,通过理解,可以大量的减少记忆。年龄大,记忆力衰退,理解力还可以,善于扬长避短。业余时间,上网看完新闻,闲暇之余,权当是一种消遣,一边玩着,一边找着,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就留下来,其实,一边找的过程中,已经将知识点弄懂了,我存下来的那些图片,直到考试,也没有再看一眼,因为,早已经进入血液里了。

  ③灵活运用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记忆技巧。这一点,非常感谢丁雷老师的教导,我都归纳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如:特种设备书面告知应提供哪些材料(12年考题)?归纳记忆为“2书3证1组合”:2书:告知书、约请书;3证:施工单位、人员、特种设备制造3种资格证;1组合:1个施工“组”织与技术方案,1个工程“合”同。这种技巧记忆,下辈子也不会忘记。

  ④周末看教材。看书时,有质量的看书,身心完全进入书本。感觉思想不集中了,就离开,爱干啥干啥,比如我喜欢种菜,就到菜地里,看看菜的生长,浇浇水,拔拔草,或者弄点零食吃吃,喝喝茶什么的。感觉想看书了,再去看,确保看书的效率。大约从“五一”开始,周末都这样度过,晚上基本不看书(上网看论坛,看新闻,找不熟悉的技术知识点……),直到考前一周,跟单位请个5天年休假,连同前后2个周末,总共9天,迎接考试。

  ⑤看书顺序:第一遍通读。第二遍理解知识点。第三遍归纳记忆技巧,并在书上标注。第四遍起开始记忆,根据记忆的情况,拾遗补缺。书会越看越快,到临考前,可以2天看一遍。

  ⑥训练书写速度。除看书、记忆外,练习书写。经常用电脑,好多字会认不会写,因此,常用稿纸一边看书一边书写。考前至少做2套完整的模拟试卷,4小时内做完,练习考试实战时的书写速度。

  ⑦做练习。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选择题做一遍,案例题看一遍,唐琼习题班的案例题看一遍,历年真题与答案看一遍,重要知识点,边看边记忆。做练习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记忆教材,一切以教材为主,到临考前,教材上的主要知识点,几乎都记住了。

  ⑧考试前一天晚上,记得到群里看看。会有老师给大家提供点题之类的资料或者信息,毕竟开卷有益,看看有没有自己所疏忽的知识点,拾遗补漏。当然,考前那个晚上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能腾出时间看群信息,并有时间拾遗补漏,还取决于在这之前,已经复习得胸有成竹了。

  最后特别鸣谢佑森网校以及各位丁雷、叶虎翼、林子婷等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带我结识那么多名师、益友,能顺利通过一建,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49岁大姐1年通过机电(实务99)——经历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