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史:不为人知的卢森堡战役——法军机械化骑兵和德军步兵的交锋

2021-08-14 13:38 作者:nightmirr  | 我要投稿

(全文共约4300字)

我们曾经在讲述卢森堡的小国武装时,提及到其在二战中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唯一的一场本土防御战。在这场战役中,卢森堡边防军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以数十人伤亡和被俘为代价被迫背井离乡。

然而我们同时也提到,当时的法军曾经越境阻击和骚扰过部分德军部队,当时我给出的数据援引原资料网站,仅仅十余人,且德军方面数字不清楚。然而,卢森堡战役的真相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这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部署

卢森堡战役前德军部署(大体参考)图片截图于BV1Ua4y1v75o

首先先说德军的部署。

由于卢森堡正是阿登突击战的要冲之一,当时德军A集团军的重点突破区域的起始点正是卢森堡。因而,当时在卢森堡国境线当面的德军并非只有第1、第2、第10三个装甲师,而是几乎整个A集团军。

从卢森堡-德国边境线最北侧向南算,初步应当共有如下部队:

北侧为李斯特的第12集团军,一线部队自北向南为:

第3步兵师 (第3军)

第23步兵师(第3军)

第24步兵师(第6军)

第16步兵师(第6军)

该集团军后方部队为第1山地师第5步兵师,两师基本以第二梯队进入了卢森堡

该集团军大后方还有第21步兵师第25步兵师,这些部队基本最后投入战斗

以上四个师都属于第28军。

南侧为布施的第16集团军,一线部队自北向南为:

第36步兵师(第7军)

第68步兵师(第7军)

第15步兵师(第13军)

第17步兵师(第13军)

第34步兵师(第23军)

第76步兵师(第23军)

第58步兵师(第23军)

开战后,该集团军又投入集团军直辖的4个师的预备队,包括:

第71步兵师

第52步兵师

第73步兵师

第26步兵师

在一线作战的,隶属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包括:

第14摩托化军的第29摩托化师(第13摩托化师在战役期间未开入卢森堡地区)

第24摩托化军的第1装甲师,第2装甲师第10装甲师(叫它第24装甲军也可)

第41摩托化军的第2摩托化师(叫它第41装甲军也可)

粗略的来说,在卢森堡战役(5月10日至11日)期间,通过或进入卢森堡的德军部队共有19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3个装甲师,其中机动力量和不少步兵都是从第一天就入境了的。

H35 哈奇开斯坦克

然后我们提及一下这场战役参战的法军部队:

基本上正如卢森堡那篇文章中提到的,作战主力正是帕蒂耶的第3轻骑兵师和朱福的第1斯帕希旅,这两支部队也是卢森堡当面法方防线一直预备投入到卢森堡的机动部队。

第3轻骑兵师基本编制遵循法军的轻骑兵编制,包括:

一个师指挥部,

一个下辖2个团的骑兵旅,包括8门25mm反坦克炮

一个轻摩托化旅,包括一个装甲车团,下辖13辆H35哈奇开斯坦克,12辆潘哈德178装甲车,包括一辆无线电通讯车;还包括一个机械化骑兵团,下辖2个营,包括5个摩托化排,8门25mm反坦克炮和23辆AMR33或AMR35 ZT1轻型坦克。

一个师属反坦克炮连,包括12门25mm反坦克炮

一个师属维修连,

一个摩托化牵引炮兵团,包括12门75mm Mle1897和12门105mm C火炮,全部由全地形拖拉机牵引

一个摩托化牵引反坦克炮连,下辖8门47mm SA 37反坦克炮

一个摩托化工兵连,

一个混合信号连,

一个驮马牵引运输指挥部,

一个摩托化牵引运输指挥部,

一个师属军需分队,

一个师属医疗分队。

这些总计7800名士兵,2000匹马和2100台各式车辆。

随便找了一张模型广告的图片,反正是潘哈德178装甲车

主要作战力量的精细数据为:

13辆装备37mm SA 18坦克炮的哈奇开斯H35坦克

23辆AMR轻型坦克,装备7.5mm或13.2mm机枪

12辆潘哈德178装甲车,装备25mm SA35火炮

28门25mm反坦克炮

8门47mm反坦克炮

24门野炮

法国阅兵式上的斯帕希骑兵,巧合的是该部队也是本篇主角第一斯帕希旅

朱福的第1斯帕希旅的具体编制和轻骑兵师中下辖的骑兵旅相似,都是两个骑兵团。可以肯定的是,在投入卢森堡战役时,这支部队还得到了如下增援:

第3轻骑兵师调出的一个排的哈奇开斯H35坦克(共5辆)和部分25mm反坦克炮(从师属反坦克炮连调出)

第61师属侦察大队(一般下辖一定的坦克)

第25军属侦察大队

一个第46炮兵团调出的炮组(4门 75mm Mle1897火炮)

第51师和第58师各调出一个自行车连,每连4个步枪排和一个武器排(2挺哈奇开斯Mle1914机枪,2门迫击炮和1门37mm步兵炮)

再放一张斯帕希旅的图片

他们当面的德军是来自第16集团军的多个步兵师,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包括第23军的第34步兵师和第13军的第15步兵师

(二)卢森堡战役的南部战线

战斗区域标识,注意第15步兵师当时可能还在战斗区域附近,图片截图于BV1Ua4y1v75o

德军针对卢森堡的进攻和针对比利时与荷兰一样,派出了大批的渗透人员。早在开战前,就有大批德军官兵身着平民服装进入卢森堡进行侦查或部署。同时当地的亲德民兵(大概也是卢森堡战役时试图偷袭街垒的那些人吧)得到了武装。而德军的突击队官兵则早已在法国-卢森堡边境线上的多个重镇化装部署了。

10日当天,除了突袭卢森堡国内的街垒,25架Fi156联络机载着125名德军突击队员分三个波次突进。破坏设施,实施游击战,拖延法军的行动进程。可尽管如此,法军的第3轻骑兵师(朱福的第1斯帕希旅实际上此时临时隶属于第3轻骑兵师)等部还是按计划出发,准备进入卢森堡。

粗略的地图展示(别笑话哈)

随着卢森堡国防军的节节败退和崩溃,德军的阿登突击也在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法国和卢森堡的交界处位于南部,同时这也是法军防线的重要部分,而德军的主力突击恰恰避开了南部的锋芒,改为从西部扑向比利时-卢森堡边境线,装甲集群和A集团军的大部队汹涌而上。

而此时,法军进入卢森堡境内机动反击,德军恰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早已部署了第16集团军的多个步兵师,维持突击集群的左翼安全。

法军的突进并没能持续多远,因为他们仅仅深入卢森堡国土6千米就和德军守军不期而遇。

这场战役发生在一片边缘陡峭的高原上,其间有几座小山俯瞰,海拔高达100-150米。在这场战役的中心地带,即阿尔泽特河畔埃施(Esch-sur-Alzette)周边有数片丛林、多个村落和工业建筑,形成了多样的作战条件。

大体的进攻情况展示,战线实际只覆盖卢森堡西南一带部分区域,可见法军主要目的还是想要遏制德军的锋芒,或者单纯希望协防

第3轻骑兵师的部队首先投入了对阿尔泽特河畔埃施的作战,他们当面的除了部署在这里的德军步兵以外,也只有早先来到的德军突击队员和武装亲德平民。于是法军风暴般地拿下了这里,俘虏了45名德军士兵。

第1斯帕希旅突击了阿尔泽特河畔埃施西侧的多个村镇,拿下了索勒福尔(Soleuvre)和尼德科恩(Niederkorn)等由德军把守的地方,在林帕奇(Limpach,该地位于阿尔泽特河畔埃施,但是具体位置不明)也展开了激战。

如果说我们对法军的战斗力一向颇有微词的话,在卢森堡作战的这支机动部队必然是没有露怯,事实上,尽管阿登防线上法军是处于劣势的,在这里的战斗却处处能彰显法军的英勇之处。来自摩洛哥的斯帕希士兵们作战能力精湛,给予德军重创。

在通往萨内姆的公路上,由德·阿尔蒙(d’Almont)中尉率领的一个排(包括1名军官,35名士兵,装备3挺FM 24/29轻机枪和一支冲锋枪,2支枪榴弹发射器和40匹马)突击了几幢由30名德军把守的房屋。法军迅速地分成小组,交替掩护前进,并最终突击和占领了德军阵地。整个过程中,3匹马被击杀,3人负伤,而德军这一侧则有足足16人被击毙,13人被俘。同时他们还缴获了一门火炮(不清楚是步兵炮还是反坦克炮),几挺机枪和部分车辆。

法军AMR 33坦克

这只是朱福的骑兵旅作战的其中一个表现而已。该旅是卢森堡战役中最活跃的存在,他们坚持战斗了两天,至11日撤回本防线,他们付出的总损失为:

4名军官阵亡,3人负伤

90名士兵阵亡,82人负伤

损失1门25mm反坦克炮

损失10辆摩托车等车辆

损失200匹马

而这两天,该旅具体造成了德军多少伤亡虽然并不清楚,但明确表明了俘虏了德军第34步兵师和第15步兵师中的100人。第3轻骑兵师造成的具体伤亡也并不清楚。

法军的此次突击从战略意义上还算成功,因为在这一期间的确吸引了不少德军步兵。但很明显,相对于大约三个旅的法军突击集团(斯帕希骑兵旅,师属骑兵旅,师属机械化旅),德军投入的近一个集团军的源源不断的增援并非他们所能抗衡的。他们最终在11日在自己人的炮火掩护下撤回了南面的防线。

战斗区域备注图片

(3)战后评价

第1斯帕希旅在二战初次和德军的交手后留下了如下总结:

1. 德军的突击队和武装平民袭击了运输队,击杀运输军官,散步谣言,然而对于在伏击战术上有充分演练的该旅造成的影响甚小。

2. 德军步兵并非什么超人,看起来似乎反而是缺乏训练,不堪一击。他们很轻松地被法军炮兵和步兵发现并击中(当然,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军的部队肯定战斗力更强)。

3. 德军的炮兵起初没有跟紧德军步兵。很多德军炮组很快被法军的还击火力打瘫痪,很明显,德军过于自信了。法军的炮兵似乎在准确性和发射速度上都胜过了他们。

4. 德军坦克没有在卢森堡现身,只看到部分装甲车(这也不奇怪,德军装甲集群并不在他们作战的范围内活动)。但其布设了很多反坦克地雷或障碍来阻挡法军车辆的前进。

5. 德军空军非常活跃,飞机数量庞大,频繁在前线现身,低空扫射我军士兵。

 

个人对法军的这些评价也做出了如下看法:

1. 德军的袭扰战术虽然是为了拖延法军,但其百余人的规模实在难以起什么大浪。

2. 德军步兵的确不是超人,也不是哪些部队都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水平的,毕竟德军经历了一定的扩编和重整,且主要仰仗装甲集群的突击。法军投入的斯帕希旅在全军也仅有三个,属于精英部队,德军当面的第16集团军的部队跟他们相比产生劣势也不奇怪。

3. 步炮不协同不奇怪,毕竟德军此时还在推进和跟进中。法军仅仅深入6千米,炮兵支援等很多存在既定目标,同时他们这还是防线上的部队,作战上更为优势是合理的。

4. 德军坦克此时已经穿过卢森堡向比利时扑去,侧翼防御的就是德军步兵师,法军以为能够先发截住德军,但从行动速度上看,他们是输了。这样来看反而是他们有些轻敌。

5. 德国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想必不言而喻。

放张德国空军


(四)小结

卢森堡战役本质上分为两个部分:卢森堡国防军的保家卫国的作战和法军截住德军先锋,或通过侧击牵制德军的作战。前者我们早已提及,规模较小,壮怀激烈。而后者由于最终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因而基本处于被完全遗忘的状态。法军机械化骑兵部队和德军步兵的交锋,为我们展现了法军不一样的一面,我们对二战法军的看法势必应因此作以转变。

我们不否认这场战役无法扭转法国战役的大局,但作为阿登突击战的一个亮点,值得关注。

(完)

资料来源:

  1. 主干资料:https://forum.axishistory.com/viewtopic.php?t=84561

  2. 斯帕希骑兵旅编制资料:http://niehorster.org/020_france/40-organizations/40_brig-spahi-metro/bs-metro.html

  3. 作战部队部署第二参考资料:BV1Ua4y1v75o

  4. 地图参考:Google地图在线

  5. 零碎的图片和资料参考:军事维基(Military Wiki)

感觉这篇文章如何?




战史:不为人知的卢森堡战役——法军机械化骑兵和德军步兵的交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