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了那一点助力,突然出现在多年不联系的好友屏幕上吗?
【你会不会突然出现,就为了助力那一点?】
“亲,在吗?可以帮忙点一下吗?”
每年的双11,你是不是都是这样开始的?这已经是天猫的惯例了。从“集能量”、“叠猫猫”、“盖楼”到“养猫”,都是通过做任务、玩游戏、拉人组队等方式完成升级,天猫双11的操作到底在营销什么?
⭐️ 创新升级“星秀猫”养成,强社交玩法收割新流量
今年双11,淘宝、天猫、支付宝同时上线了“领养你的专属超级星秀猫,瓜分20亿红包”活动。用户可以在淘宝上领养一只小猫,并通过赚喵币来升级。而获取喵币的过程,营销或引流设置无处不在,最大程度地曝光会场店铺或各类商品,起到预热作用。此外,手淘、天猫、支付宝等核心平台可以完成不同的喵币任务,通过蚂蚁庄园喂鸡、好友森林浇水等方式,将阿里系的流量串联在一起,让活动效果实现最大化。
这次活动另一特点在于趣味性。一方面,星秀猫本身走萌系路线,每次升级后有机会获得装扮道具,用户会看到猫咪的换装秀以及细节满满的人生剧情;另外,星秀猫还可以向玩家摇爪撒娇,点击画面能够像真正撸猫一样获得反馈,让用户感受到养猫的快感,更积极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养成星秀猫,可以邀请朋友一起组队出道,融入了团体选秀节目的元素,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同时组队成团赢红包,将社交玩法融入整体活动中,通过朋友间的互动,起到一定的拉新作用。事实上,盖楼、叠猫猫等活动的设置亦是如此。看上去,用户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领取到双11的红包薅到羊毛,其实天猫是在通过这种强社交的玩法收割新流量。
⭐️ 无处不在的“养猫”,无处不在的打扰
作为双11预热活动的一环,“养猫”可谓声势浩大。用户赚取喵币的一个方式就是“邀请朋友一起养猫”,而组成小队互相PK的时候,就是不得不拉人的环节了,因为人气比拼的结果决定当日场次红包的归属,而人气的增长需要其他人的助力,于是要不断拉更多用户加入。在这种点赞助力的活动下,我们都是社交“工具人”,甚至多年没联系的朋友突然出现,就为了助力的那一“点”。
为了完成游戏,不仅微信群QQ群里出现助力链接,微博成为求助重阵地,就连豆瓣都有盖楼互助小组,还有专门成立的助力微信群,淘宝上甚至出现了“买卖助力”的链接。当然组队、助力与否取决于用户本身,对于喜爱薅羊毛的用户来说,这是好事,但对于另一批人来说,这或许是打扰。至于天猫,这些互动游戏虽然带来了流量和潜在的客户群,但也导致部分用户体验下降。
众所周知,拼多多的玩法就是通过多人拼团获取折扣,后来拼多多推出了“朋友帮砍价就能免费得商品或者提现”的活动,微信上经常出现“砍一刀”、“助力”的请求,如果回复“没下载拼多多”,还会被要求下载,但拼多多靠社交裂变成功了。天猫的社交互动小游戏也确实能用利益吸引用户,增加平台的流量和曝光。至于弊端,就看天猫自己的取舍以及相关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