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消化科-上消化道c

2023-01-29 06:28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指蔡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12指肠、胰胆)病变导致的出血;大出血指短时间内出血>1000ml或循环血量20%;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粪,伴有血容量减少导致的急性循环衰竭;

病因:

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伤、胃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临床表现:

呕血和黑粪:

黑粪一定出现,呕血不一定(取决于病变部位和出血速度,出血部位高、速度快利于出现呕血);

呕血-多为咖啡渣样(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形成正铁血红素),出血多时可有鲜血和血块;幽门以上出血或出血迅速、大量才发生呕血;

黑粪-柏油大便(Hb的铁形成FeS),出血速度快时可为暗红和鲜红,类似下消化道出血;所有消化道出血都可出现;

潜血试验强阳性;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头晕、心悸、乏力、心率快、血压低;

休克状态-神智不清、烦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收缩压<80mmHg、脉压<20mmHg、心率>120/min;

辅助检查:

血象-发病3-4小时后才能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24小时内网织红增高,出血不止则持续增高;白细胞可增高10-20×109/L(出血的早期指标);

肾功能-肠源性氮质血症,血液进入消化道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一般不超过18mg/dl,持续3-4天;

出血诊断:

出血量的估计:

大便潜血阳性-5-10ml;

柏油大便-50-100ml;

呕血-300ml;

头晕、心悸、乏力-500ml;

周围循环衰竭-1000ml;

出血是否停止的估计:

黑便需要几天才能排净,不能根据黑便诊断继续出血;

反复呕血,黑粪次数增多、稀薄、暗红色、肠鸣音亢进;

血色素持续下降、网织红持续增高;

循环衰竭经补液输血后不改善或暂时改善;

补液充足、尿量足够的情况下氮质血症持续存在;

 

出血部位的判断:

    黑便一般提示血在胃肠道内存留时间>14h

活跃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有可能表现为便血,此时患者常会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色素下降;

小肠病变可能表现为黑便或者便血.

肠鸣音亢进和血BUN升高亦可提示UGIB;

大便常规见到RBC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病因诊断:

病史:不能提供确诊依据

    消化性溃疡-慢性、周期性、规律性腹痛,出血后腹痛缓解;

急性胃粘膜损伤-NSAID药物使用史、酗酒史、应激史;

食管静脉曲张-乙肝史、饮酒史、肝硬化、腹水;

胃癌-中年、上腹痛、纳差、消瘦;

胃镜:

首选方法,出血24-48小时内,否则一些病变会愈合而不能判断病因;可以观察食管、胃、12指肠降段以上的消化道;可同时治疗;

钡餐:

基本被胃镜替代,主要用于胃镜未发现病变,怀疑病变位于12指肠降段以下的情况;活动性出血为禁忌、过早进行可导致再出血,出血停止后几天再进行;

其他:

患者大量出血,胃镜和钡餐做不了,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介入治疗;

治疗:

抗休克:

关键是输入全血-卧立位血压降低>20mmHg,心率增加>10次,收缩压<80mmHg或30%,血色素<7g/dl;

止血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垂体后叶素-等量的加压素和催产素,可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而减少出血;但可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冠心病、心律失常、腹痛,不能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同时硝酸甘油滴注可减少不良反应

生长抑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作用机理不清,几乎无不良反应;

压迫止血-先用胃囊后用食管囊,避免发生粘膜糜烂,应用<24h;

内镜治疗-曲张的静脉注射硬化剂、套扎,在急诊胃镜时同时进行;

消化性溃疡:

提高胃内pH>6值利于凝血-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80%消化性溃疡可自行止血;

内镜治疗-出血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

抑酸和胃镜止血率高达95%,基本上不用生长抑素;

预防再次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

    肿瘤和息肉、炎性疾病(UC)、血管病变、肠壁结构异常、痔疮;


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消化科-上消化道c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