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写好了一个三国题材的剧本,有兴趣看看吗?

2023-03-22 20:32 作者:大将军周仓  | 我要投稿

        有人建议我为什么不写成小说然后发到网上或者找出版社出纸质书,然后看下市场反应。

        写三国题材的小说现在能火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像马伯庸那样,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三国,比如《风起陇西》,主写间谍等小人物,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大部分人物新、剧情新。而会看三国小说的人一般多是老三国迷,对三国整体的剧情非常熟悉,所以会喜欢看这种小说并且评价较高。但是将这种小说拍成电视剧,一则很难吃到演义的完全红利,二则很容易翻车,懂三国的人太多,很容易被找出槽点。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第二种就是网络穿越小说,这种很多人写,也很多人看,但是没办法拍成电视剧,过不了审。我的目的很明确,我想要看的是一部讲整个三国的新剧,所以我就想着写一个讲整个三国时代的剧本。在讲我这版三国的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要看下前几版三国的优缺点,这也是我写这个剧本前的准备工作。

       94版央视老三国的优点很多,网上有很多人总结过,我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它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有些角色会更换演员,会让一些观众看的有些晕。还有一些剧情稍有些跳,比如曹操追击董卓失败后,怎么突然就有了大量的兵马?还把徐州陶谦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当然了,我们熟悉三国的人肯定是知道其中原因了。就是不了解三国的人可能看的会有些晕。但是三国的剧情又太长了,全拍出来肯定不现实,其中怎么取舍,怎么做好衔接,是很难的。还有,老三国其实还有一些细节没处理好,像刘备在出逃许都时对许褚说,我已面辞献帝,还有后来蜀汉北伐时打的旗号是“蜀”,这种简单的错误我就不多说了。稍难一点的,第十二集陈登对吕布说,曹公表/赠家父/秩中/两千石,这里有两处错误,一是断句错误,正确断句为:曹公/表赠家父/秩/中两千石,秩是官位的意思,中两千石是具体的俸禄。二是石的正确读音为shí,不是dàn。还有,洛阳在曹丕称帝前都应该写做雒阳,曹丕称帝后再改为洛阳。还有,诸葛亮装病要刘备称帝时,诸葛亮穿的衣服有明显用熨斗弄出的折痕,正常叠是不会出那种痕迹的。

       说这些,不是挑老三国的问题,老三国已经尽了他们那个年代最大的努力,毫无疑问,那是一部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不过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淀,我们可以看到老三国并不是三国电视剧的上限,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

      09年央视动画三国,剧情、画风、音乐等都很出色,我小时候还经常画里面的人物,不过这版剧情现在回头再看,有些短了,不过对于儿童来说,是足够的。

      10版新三国怎么评价呢?抛开《三国演义》不谈,抛开真实三国历史不谈,嗯,这怎么不算一部好看的喜剧片呢。网上有很多二创,我觉得很好看啊,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比如:信中言语,近乎恳求;竟然不许!

       银河长兴出的3D版《三国演义》,是各版三国中剧情最详细的,并且讲述客观,没有明显偏向某方势力,大场面也做的很好,很大程度还原了原著所描写的那个三国世界,口碑很好,没什么可挑剔的。

       说到原著,其实原著也有一些不足,常规的地理和时间BUG这里不说了,只说下逻辑BUG。比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想:谁都知道你关羽是曹操的红人,我巴结你还来不及呢?我为什么要拦住你。好,拦你就算了,以没有公文这个理由还说的过去。可是我为什么要杀你关羽呢?我明知道你关羽很厉害,我为什么要赌上我的命去杀你关羽呢?难道杀了你,我还指望着曹操会奖赏我?正史上当然是没有这个BUG的,因为曹操是明确放走关羽的,所以关羽一路上也没什么阻拦。老罗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勇武,强行加这么一段剧情。

       还有宛城之战,张绣能请曹操的贴身侍卫典韦喝酒且典韦还真去了,这就离谱,胡车儿还能进入典韦的营帐偷双戟,也不合理。典韦是贴身侍卫设定,其营帐应该就在曹操的旁边,做这么多动作,曹操不知么?还有,张绣发动突袭时,典韦应该第一时间守在曹操的身边,时刻贴着曹操,怎么可能去守大门呢?

       还有一个是史实和演义剧情有冲突,比如陈宫为什么不戳破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演义的设定是陈宫忠于吕布,处处为吕布着想,那他就应该知道吕布和刘备是唇亡齿寒,应该合起伙来对付袁术,戳破袁术的计谋,这样才符合情理。历史上的陈宫此时应该已经做好投靠袁术的准备了,他对吕布并不是很忠心。这块演义就没处理好,你要么就把陈宫写成一个卖主求荣的人,要么就写陈宫此时因事不在徐州,或者其它原因,才让袁术实施了疏不间亲之计。

      当我们简单梳理了一下演义及前几版三国的优缺点,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创作方向。

      自从2011年后,市场上就没有再出现翻拍四大名著的剧了,这是一个政策原因。所以,我肯定不是写《三国演义》的剧本。还有,近些年来,聊演义剧情的人很少了,现在更多是聊真实的历史,写一个演义的剧本,肯定是没有人接手的。所以,我要写一个讲三国真实历史的剧本,但是《三国演义》又占了七分历史,演义中还有很多经典的剧情,我不可能完全和演义剧情完全割裂开,必须保留一部分演义剧情。

       下面是我这版三国的两个优点:

       1:追剧主要看的就是新鲜,所以我要写很多前几版三国没有的剧情,比如:171年孙坚驱逐海盗;174年,曹操偷别人新娘;这两个是史书记载的;184年刘备和公孙瓒起冲突,这个情节是我原创的,我把公孙瓒当涿县令的时间调整了一下,里面的部分故事在《三国志》中有原型,还借鉴了老三国部分剧情,老三国刘关张初相识好像也是改编自古代的一个戏曲,叫《一龙分二虎》;曹操兖州创业这段剧情演义写的很简略,前几版三国都没拍这段剧情。这是曹操打根基的一段剧情,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段我写的比较详细;公孙瓒和袁绍相争;刘备流落海西;

       我这版三国有很多剧情都是前几版三国没有的,这种剧情基本都是根据史书记载进行扩写或者改编。对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演义剧情,如连环计、十八路联军讨董、过五关斩六将,虽然和真实历史有一定出入,但这些剧情太经典了,我舍不得删,就调整了一下,使之整体看上去逻辑更通顺,更有趣。

        这样处理的好处:对于那些熟知演义剧情的人来讲,这版三国还有很多自己以前没看过的剧情,有追剧的欲望;对于那些大概或稍微了解一下三国的人来讲,这剧里有刘关张、曹操等熟知的人物,有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些熟知的剧情,会有一种熟悉感,就类似游戏的那种上手门槛比较低的感觉。这些年国漫电影大圣、哪吒、杨戬、白蛇等都是这种形式,用一个人们熟知的大IP去套新的故事。

       2:增加了小人物视角

       比如李郭乱长安的剧情:李傕、郭汜天天在一起吃喝玩乐,郭汜之妻劝郭汜防范李傕,某天,郭汜从李傕处回来,肚子疼,郭汜之妻以为被李傕下毒了,连忙让郭汜喝粪汁催吐解毒。第二天郭汜一大早就去骂李傕,李傕大怒,回骂,天天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你大清早的来发什么疯,你昨天吃屎了吧。然后双方开打。这是大人物的剧情,后面我没有直接写他俩打斗的剧情,而是放一个字幕:李傕、郭汜接连数月大战,长安军民死伤无数。然后写两个小孩被两个军士追杀,一个小孩死的很惨,这段很催泪。这样写呢,观众看三国的角度就更全面,剧情也有张力,制作成本还低。

         还有公孙瓒和袁绍打斗的剧情,这段超燃,而他俩的故事我也是通过一个小人物引出的:一个懦弱小孩常被地痞欺负,不想被欺负,想成为强者。地痞被黄巾所杀,小孩以为黄巾是强者,加入了黄巾。黄巾被乌桓骑兵所击溃,小孩以为乌桓是强者。乌桓被公孙瓒击溃,小孩终于认定,公孙瓒是最强的,加入了。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小孩迷茫了,看着夕阳,问,公孙瓒这样的强者也会被袁绍击败,那袁绍呢?他这样的强者也会被人击败吗?击败袁绍的人又会被谁击败呢?谁才是天下最强的人。

         演义中几乎没有小人物的剧情,老三国给了一些,比如给诸葛丞相送饭的小兵,这段就拍的极好。我这版也写了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并且有些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只是从一个侧面来写那个三国时代。

         还有我这版三国的细节,那种读音等细节我这就不多说了,再说下剧情细节,懂三国的人会发现,我这版三国暗示了张闿是袁术的人,这在历史中是很有可能的;刘备出逃许都,带兵截击袁术这段剧情,我写的是曹操为了充分表示自己对刘备的信任,让刘备带上了家眷,并且令刘备在打完袁术后就驻扎在徐州。这段剧情和演义有较大出入,但我这个剧情有可能更符合历史;对于董承等人的衣带诏剧情,我写的是董承自称有皇帝授予的衣带诏,也和演义有交代区别,但也更可能符合历史。这里就不具体分析这些真实历史了,太复杂了,我这只说明这个结果。

          最后就是,我这版三国的受众非常大,对三国了解较少的观众看这部三国,上手会简单,很容易看懂;对三国整体剧情比较了解的观众,会在这版三国中看到很多前几版都没有的剧情,即使是那些已熟知的剧情也发现和前几版三国有些许差别,很新鲜,很有追剧的欲望;对那种老三国迷来说,这版的多处细节都处理的极好。

          我自己是对我写的这版三国剧本很有信心的,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和我聊一聊,希望有一天能拍成电视剧。


我写好了一个三国题材的剧本,有兴趣看看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