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效陪伴的三个要点,父母们一定要牢记!

2023-03-15 10:26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美国教育家丽塔.皮尔森在一场TED演讲中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支持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事实的确如此,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如果父母用了无效的陪伴方式,将很有可能在无形当中破坏了孩子的成长,今天我就来和各位父母讲讲“无效陪伴”的那些事,希望父母们能引起重视。

 

什么是“无效陪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无效陪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滞后型陪伴。

这一类型的家长平时工作很忙,但闲下来还是会陪孩子玩,勉强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之间有一定的互动。

第二种,敷衍型陪伴。

这一类型的家长在闲下来以后更多的是想放松自己,总是边陪孩子边玩手机、追剧等,心不在焉,注意力完全不在孩子身上。

第三种,任务型陪伴。

这一类型的家长,常常会把陪孩子当成是任务,既没耐心也没什么好心情,总是皱着眉头,板着脸。

 

其实,这些无效陪伴在大多数的家庭中都是常态。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没什么共同语言,这些,总能成为家长们不走心的借口。而这样敷衍的陪伴,真的是孩子想要的陪伴吗?答案是否定的。

 

陪伴,不只是陪着孩子、监督孩子这么简单。有的虽然人在孩子身边,但你的关注点不在身上,这样不仅起不到陪伴孩子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孩子,给孩子错误示范。

所以陪伴孩子要“有效”,有效关注,有效倾听,有效帮助,只有父母有效陪伴孩子了,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那么什么是有效陪伴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有效的陪伴,是人在心也在

 

父母在陪伴孩子时,需做到人在心也在。只有父母全身心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和爸爸妈妈是在一起的。

 

陪伴,本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传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如果父母只是把它当成是任务,那就会让陪伴失去原本的意义。陪伴孩子,绝不能只是保证人在孩子身边,父母要学会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了解孩子的需要,用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

 

二、有效的陪伴,是能和孩子共情

 

衡量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否有效,共情是一大标准。据研究发现,能够换位思考的父母,亲子感情会更好。

 

懂得换位思考的父母,往往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比起事情能不能被妥善解决,他们更关心的是,“我的孩子会怎么想?”,“我这么做,会不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与孩子共情,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要的其实只是一份尊重。

 

三、有效的陪伴,是给孩子回应

 

孩子每个问题行为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给出回应。

 

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向父母分享趣事,父母却看着手机,平淡地给了一个“哦”,那么下次孩子再想分享什么的时候,就会陷入纠结,因为他不确定,父母对他的话是否感兴趣。我们总说,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困难,但其实,让这件事变得困难的,不是孩子的不配合,而是父母的不回应。

 


有效陪伴的三个要点,父母们一定要牢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