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新闻

联合国新闻
国际志愿人员日:潘基文向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表示感谢(1:47)
2009年12月4日
在12月5日"国际志愿人员日"到来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词指出,世界各地志愿人员在保护地球及推进联合国为之奋斗的各项事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向这些志愿者表示感谢。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秘书长发言人冈部万里江12月4日在纽约总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援引潘基文秘书长特别为"国际志愿人员日"所发表的致辞表示,个人的决定和行动与全球性挑战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人们能像志愿者一样选择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家联合起来,那就可以促成变革。
(音响,冈部万里江,英语)
冈部万里江说,秘书长认为志愿服务是社区力量、复原力、团结一致以及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志愿服务通过促进尊重多样性、平等以及人人参与,可以带来积极的社会变化。志愿服务是最具活力的社会财富。他感谢世界各地为促进环境保护、和平及发展而无私奉献的所有志愿人员,尤其要向支助联合国工作的8000名联合国志愿人员致敬。同时,秘书长向今年10月份在阿富汗不幸遇难的两名联合国志愿人员以及所有为联合国提供志愿服务而献出生命的志愿人员深表悼念。他说,人们将不会忘记志愿者为联合国提供的服务和做出的牺牲。
联大在1985年通过决议,决定从1986年起,将每年的12月5日设为国际志愿人员日,以强调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展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国际残疾人日:联合国呼吁普遍加入和落实《残疾人权利公约》(2:13)
2009年12月2日
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是"让千年发展目标具有包容性:增强世界各地残疾人及其社区的力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人权高专皮莱以及残疾人权利委员会等纷纷发表声明,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采取切实行动,保障残疾人权利,建立无障碍社会。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潘基文秘书长在声明中指出,全球现有6亿5000多万人在生理、心理或感官上存在缺陷残障,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残疾人在发展中国家贫穷人口中的比例更高达20%。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残疾人在参与社区活动时面临偏见和歧视,他们本应享有的自由和权利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人权高专皮莱就此在声明中强调,《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帮助这一特殊群体自我维权、走出边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各国应该将相关准则纳入自己的国家法律和政策当中,以确保残疾人与其他社区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遇。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主席塔劳尼(Mohammed Al-Tarawneh)表示,相关对残障人士的限制和障碍必需立即被消除。
(音响,塔劳尼,英语)
塔劳尼说,在很多国家,司法机构常常剥夺残疾人行使自己权利的机会,因为决定都是由被指定的代理人做出的。另一个残疾人权利遭侵犯的例子是将他们非自愿的安置在特殊收容机构,这遏制了残疾人的发展,也会破坏其自我决策的能力。他呼吁各国承诺消除残疾人参与社会方面的障碍,并增强他们的能力,以此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惠及所有人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2008年5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正式生效。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目前已有143个国家签署了公约,75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
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呼吁在艾滋病问题上注重落实人权
2009年12月1日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号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今年联合国将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潘基文秘书长在为艾滋病日特别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超过在获得治疗方面增加的人,艾滋病仍是导致人类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呼吁人们紧急行动起来,在2010年做到人人都可获得艾滋病毒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服务。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艾滋病毒问题上充分落实人权。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Michel Sidibé)对此表示赞同,并敦促各国消除任何形式与艾滋有关的羞辱、歧视和侵害行为。
(音响,西迪贝,英语)
西迪贝说,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他促请所有国家取消惩罚性法律和做法,以结束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定罪。他同时表示,艾滋病问题的应对必须走出隔离状态,形成广泛的社会运动;所有的个人、社区以及政治领袖都应参与其中,让普遍可及成为现实。
联合国相关机构还特别强调,当前的经济危机不应成为降低对医疗卫生事业投资的借口,特别是对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扶持;相关政策调整工作必须以人权保障为基础,重点救助那些最脆弱、最需要、受影响最大的人群。
潘基文呼吁团结起来结束对妇女的暴力(1:43)
2009年3月5日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今年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是"男女共同消除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行为"。潘基文秘书长3月5日指出,暴力侵害妇女可以对家庭、社区和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并重申了立即停止对妇女暴力的呼吁。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潘基文秘书长3月5日在纽约总部举行的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上致辞强调了制止对妇女暴力行为的重要性。他指出,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对我们所有人的暴力,也是针对我们整个文明基础的暴力。
潘基文:"(英文)一年前,我发起了一场运动,呼吁全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联合起来,制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孩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作 '联合起来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运动,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潘基文说,他最近访问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戈马地区时,曾与一名性暴力受害者交谈,潘基文为她所经受的暴行和伤害深感震惊。
潘基文指出,全球每5名妇女中就有一名曾经经历过强奸或强奸未遂,在一些国家,高达三分之一的妇女曾经遭受过殴打或虐待。
潘基文表示,目前在许多国家,男人们也开始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大声疾呼,开展包括 "白丝带运动"在内的种种宣传活动,在学习班和社区会议上,男人们相互告诫:"真正的男子汉不打女人"。
潘基文最后呼吁人们,在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应当团结起来共同结束对妇女的暴力。
世界爱眼日:人人平等享有眼保健服务(1:12)
2009年10月7日
在10月8日世界爱眼日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重视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损者的康复问题,并强调应确保人人平等享有眼保健服务。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每年的世界爱眼日定在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今年的世界爱眼日将重点放在眼健康以及平等获得治疗方面。
世卫组织表示,全球大约有3亿1400万人存在视力损害,其中盲症患者为4500万人,大约82%的视力损害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损害情况在世界上的分布并不均衡,发展中国家的视力损害人数大约占87%;而且,女性视力损害的危险性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地及各年龄组。
世卫组织指出,全球85%的视力损害以及75%的盲症是可以预防或治愈的。在普及眼保健服务过程中,需要保证女性和男性可以平等地获得服务。
"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强调更好地投资妇女和女孩(2:05)
2009年7月10日
全世界的穷人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女孩,她们几乎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这些女性原本就脆弱的处境进一步恶化,更深地陷入贫困之中。在"世界人口日"即将来临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女性在能力培养、教育、保健方面的投资,共同促进妇女和女孩的权利。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联合国为"世界人口日"确定的主题强调以更好的方式投资于妇女和女孩。潘基文秘书长在为"世界人口日"发表的致辞中指出,不论是在人口日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有比投资妇女和女孩更好的投资。
潘基文说,首先投资女孩教育所能提供的回报众所周知,女孩受过教育,就更有可能挣到高工资,有助于她们今后的就业、生育和生殖健康;此外投资妇女健康、特别是生殖健康每年不仅可以挽救50万母亲的生命,而且每年还可以释放约150亿美元的生产力。
潘基文指出,当前的经济危机可能抹杀全球在改善健康和减少贫困方面来之不易的进展,而妇女和女孩是这场危机中最容易受到威胁的群体。当家庭收入减少时,女孩更有可能辍学。当利润降低时,妇女更有可能失去她们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当保健系统受损时,妇女就会有在分娩时无法得到拯救生命的服务的风险。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奥贝德(Thoraya Ahmed OBAID)也发表致辞指出,由怀孕和分娩所引起的并发症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亡头号杀手,投资生殖健康是一种能够产生多重良性效益的投入,她呼吁世界领导人把促进女性的健康和权利作为一项政治和发展方面的优先项目。
联合国纪念"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2:17)
2009年6月17日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使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受到影响,并对多达10亿人的生计、福祉和发展构成威胁。这一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性对策,并应纳入预计于今年底在哥本哈根达成的气候变化协议中。这是潘基文秘书长在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传达的主要信息。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潘基文秘书长在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指出,今年的纪念活动着重强调荒漠化对国家和区域稳定构成的威胁日益严重。在长期干旱、饥荒和日益深化的贫穷面前,许多人唯有一种选择:逃离家园。据估计,环境问题造成的移民人数已达到2400万人。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增至2亿。
蒙塔斯是秘书长发言人。
蒙塔斯:"秘书长指出,在过去40年里,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农田已经荒芜,被人遗弃。近四分之三的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气候变化是一个肇因,但并非是唯一的肇因。我们尤其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农业作法以及水资源管理方式。农业和畜牧业占用70%的淡水使用量,并造成80%的森林砍伐。对用作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的农作物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不进行可持续管理,这将给这些稀有资源带来进一步压力。"
秘书长强调,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全球性问题,必须采取全球性对策。今年12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将在哥本哈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协议,届时可以提出应对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策略。协议尤其必须提供充足和可预测的融资,为改善土地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可持续农业提供支助。同时,通过遏制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为扭转荒漠化趋势、提高农业生产力、减缓贫穷和加强全球安全助一臂之力。
世界海洋日:潘基文呼吁认真保护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1:34)
2009年6月8日
6月8日是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潘基文秘书长为此发表致辞指出,安全、健康和多产的海洋是人类福祉、经济保障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呼吁国际社会认真保护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潘基文秘书长在海洋日所发表的致辞指出,过度开发、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破坏性的捕捞做法、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海洋污染,特别是陆地来源的污染,正在使珊瑚等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的渔场遭到破坏。秘书长发言人哈克(Farhan Haq)在引述潘基文的致辞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使世界海洋付出可怕的代价。
潘基文:"海洋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及气候变化造成的海洋酸化,进一步威胁着海洋生命、沿海和海岛社区及国家经济。秘书长还指出,海洋还受到犯罪活动的影响。"
潘基文的致辞指出,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舶威胁着船员的生命和国际海运安全,海运占世界货物运输的90%。海上非法药物走私和贩运人口是犯罪活动威胁生命及海洋和平与安全的又一例证。
潘基文表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所有海洋活动必须遵循的法律框架,是各级国际合作的基础。世界各国必须努力执行《公约》,维护海洋法治。
世界环境日主题:你的地球需要你(1:41)
2009年6月5日
联合国系统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在6月5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纪念了世界环境日。潘基文秘书长也发表声明,告诫人们从金融和经济危机当中吸取教训,致力于发展绿色和清洁经济,并且响应今年的主题,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指出,席卷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告诫人们必须改进旧的增长模式,过渡到更绿色和更清洁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地球面临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12月将在哥本哈根举行极其重要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我们必须共同敦促各国政府达成协议,缔结新的气候问题协定。
潘基文表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你的地球需要你",他借此主题激励所有人尽自己的一份力。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今年环境日的主要活动由墨西哥承办,但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加入到了纪念活动中。
施泰纳:"对联合国系统而言,6月5日成为了全世界所有的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学校和企业举办活动引发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的日子,今年我们在100多个国家都开展了活动,促使公民和政策制定者们都意识到当今世界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紧迫问题。"
世界环境日由联大于1972年设立,以纪念当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幕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关注全球扫盲(1:59)
2009年4月23日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96年确定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Koïchiro Matsuura)当天发表声明,呼吁各国关注与图书相关的新问题,特别是如何高效利用这一传统教育媒介,以推动在社会边缘人群中的扫盲行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松浦晃一郎在声明中指出,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成年人不会读书、写字,联合国为此特别把2003至2012年确定为"全球扫盲十年",以期在2015年将识字率提高50%。这一普及教育行动的主题为"识字即自由"(Literacy as Freedom),呼吁公众,特别是社会边缘群体,通过图书"摆脱束缚"。
他说,图书作为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媒介形式,必须被用于促进教育、自我满足和赋权增能,并为人人享受获得教育以及有效参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权力做出贡献。他同时强调,图书如果不能自由流通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要确保实现教科文组织章程中提倡的"通过文字和图像促进思想自由流动"的目标,各国必须继续推动图书普及工作。
1972年,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之所以要把4月23日定为"图书日",因为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K.Laxness)等著名作家都是在4月23日辞世或出生的。
2001年,教科文组织在"图书和版权日"的框架下又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今年,不断经历战火创痛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从多个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世界图
书首都称号。
2009"世界卫生日"关注卫生设施安全性能 (2:05)
2009年3月27日
去年5月发生在中国汶川的特大地震当中,有超过1万多所医疗机构遭到破坏,迫使数万人前往其它地方求医;埃塞俄比亚和加沙地带的武装冲突目前则造成免疫接种等基本卫生服务的全部中断。各类紧急情况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把今年"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的主题确定为"拯救生命,加强医院抵御紧急情况的能力"(Save lives. Make hospitals safe in emergencies)。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1946年7月,6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卫生大会上联合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该宪章于1948年4月7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自1950年以来,每年的4月7日便成为"世界卫生日",并且通过不同的主题来突显全球健康卫生领域的重点问题。
世卫组织发言人沙伊布表示,2009年世界卫生日将着重于卫生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为受紧急情况影响者进行治疗的卫生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
沙伊布:"(法语)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或冲突引发的危机情况下,医务人员、医疗设施以及卫生服务同样处于威胁。这反过来又会造成为遭受影响的民众提供关键医疗救助服务的中断。这往往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今年的主题意在强调确保医疗设施抗灾能力的重要性,并要求各类医疗机构及人员加强抗风险能力,让紧急事件和危机不造成医疗服务的瘫痪。"
世卫组织强调,各国应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倡导设计和建造安全的设施,使其有能力承受灾害并为有急迫需求的人提供服务;此外,卫生设施应提高对诸如火灾等紧急情况的系统管理能力,并推广应急防备培训。
消联合国首次纪念世界社会公正日 (1:39)
2009年2月20日
联合国纽约总部2月20日举办活动,首次纪念世界社会公正日,以此向世界表明,为每个人争取社会公正是联合国的核心使命之一。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联大于2007年通过决议,决定从第63届联大开始,每年的2月20日为世界社会公正日。因此,今年是联合国首次纪念这一世界日。
潘基文秘书长通过他的"性别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特别顾问"雷切尔-马扬贾(Rachel Mayanja)发表致辞指出,社会公正是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赖以和平、繁荣共处的基本原则;联合国促进两性平等、土著人民和移民的权利,努力消除人们因性别、年龄、种族、族裔、宗教、文化或残疾状况而面临的各种障碍,都是在推进社会公正。
马扬贾:"(英文)去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实现社会公正以推动公平的全球化的宣言》,这是联合国系统致力于实现社会公正的一个近期例子。该宣言重点强调通过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以及各项有效的基本原则和权利保障人人得到公正的结果。
潘基文指出,对比例惊人之高的大多数人类而言,社会公正仍是一个难以捕捉的梦境;在首次纪念世界社会公正日之际,让我们再次对社会公正原则做出承诺,承诺大力推进实现这一目标的各项战略和政策。
2009年"加强网络安全日"呼吁保护儿童 (1:41)
2009年2月10日
在2月10日"加强网络安全日"(Safer Internet Day),国际电信联盟和欧盟共同指出,儿童是互联网最积极同时也是处境最脆弱的用户群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上网儿童的保护。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今年加强网络安全日的主题是保护儿童。
调查显示,60%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都会上网聊天;四分之三的上网儿童愿意分享有关他们本人和家人的私人信息,以此换取商品和服务;每年有五分之一的上网儿童成为恋童癖者或其他实施侵害者的目标。
国际电信联盟政策分析专家克里斯蒂娜-布埃蒂(Cristina Bueti )指出,有必要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不安全的网络环境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并采取具体措施为未成年人和他们的父母提供帮助。
布埃蒂:"(英文)网络欺凌当然是问题之一,另外是被严重低估的私人信息侵犯问题。例如,青少年在网上提供个人信息,他们的身份会通过这些信息被查到,会产生身份偷窃和垃圾邮件等问题,同时青少年也会接触到色情或暴力等有害内容。"
于2004年首次发起的"加强网络安全日"是一个旨在为所有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创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的全球倡议。今年全球50多个国家将举办500多个纪念活动。国际电联和欧盟计划在今年共同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公众对于保护上网儿童问题的关注。
世界土著人国际日:潘基文呼吁重视保护土著人权益(1:44)
2009年8月7日
8月9日是"世界土著人国际日"。潘基文秘书长为此发表致辞指出,生活在70个国家的3.7亿世界土著人,看护着地球上一些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他们所讲的语言占世界语言种类的大多数,他们的传统知识、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对世界共同遗产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 但是,土著人民仍然是最为边缘化的人群,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应当加强同土著人民的合作,承认并落实土著人民的权利。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潘基文在"世界土著人国际日"发表的致辞中指出,近来各国采取了一些可喜的行动,一些国家政府为过去的不公正向土著人民道歉,还有一些国家政府推动了立法和宪法改革。但是,土著人民仍然是最为边缘化的人群,他们普遍生活贫穷,教育水平低下。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歧视和种族主义待遇。他们的语言往往受到限制,或者濒临消亡,而他们的土地被迫让位于采矿和森林砍伐。土著人民还常常由于贫穷、营养不良、环境污染和缺医少药而导致健康状况不良。
今年的国际日纪念活动重点围绕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威胁,强调土著人民必须享有疾病发现、治疗和保护所必需的信息和基础设施。
联合国大会在2007年通过了《土著人民权利宣言》,该宣言强调保障土著人民保持和加强自身制度、文化和传统以及按照自身需要和愿望选择发展道路的各项权利,并保护土著人不受歧视。
国际青年日:潘基文呼吁向青年提供充分的教育、就业机会(1:17)
2009年8月12日
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今年国际青年日的主题是--"可持续性:我们的挑战。我们的未来"。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辞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相互关联的多重危机,其严重、深远的影响对青年的冲击尤其显著。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潘基文指出,对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青年而言,非正规、无保障和低工资就业是通常发生的情况。统计显示2007年,青年占世界劳动适龄人口的25%,却占失业人口的40%。而全球经济下滑意味着,在短期内,青年失业率将继续攀升。
潘基文指出,气候变化使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承担了不公正的"生态债务",但他们可以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辩论做出贡献。他表示,青年往往是创新技术的促进者和使用者,他们应该获得更加充分的教育、就业、健保和公共服务的机会。
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接受了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青年事务部长世界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宣布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日"。
世界水日:潘基文呼吁世界和平分享有限水资源(1:43)
2009年3月20日
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在第17个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辞呼吁,面对世界水资源的竞争,应该采取合作,而不是诉诸冲突的办法,共同分享有限、宝贵的水资源。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潘基文在世界水日的致辞中强调,地球上大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共有资源。世界上40%的人口居住在由两个或更多国家共有的263个盆地之中。水可能促使国家之间、社区之间爆发冲突。秘书长发言人蒙塔斯在援引潘基文的致辞时指出,面对水资源的竞争,人们应当进行合作,而不是诉诸冲突。
蒙塔斯:"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各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通力合作。秘书长敦促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所有利益攸关方认识到,我们的共同未来取决于我们以何种方式对宝贵和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管理。"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强调应使跨界水资源成为一种团结各国人民的力量。潘基文指出,全世界有关水的国际协定至少有300项,这些协定使在其他方面的对立方在水资源共享问题上达成共识,并表明共享的水资源将能加强信任、增进和平。
"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呼吁将帮助难民做为优先工作(1:43)
2009年6月19日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据难民署统计,2008年底全球共有4200万难民,"世界难民日"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关心这些难民的契机。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今年纪念"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难民高专古特雷斯在难民日的致辞中指出,难民是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但人道救援组织向他们提供保护和满足其基本需求的能力尚有很大不足,向难民伸出援助之手必须成为一项优先工作。
古特雷斯:"(英文)难民们不是没有面孔的统计数字,他们是跟你我一样活生生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过失却失去了一切。为满足难民的需求,那些从事援助难民事务的人正在付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努力。"
潘基文秘书长也在致辞中指出,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暴力、迫害和冲突而无家可归成为难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容易受到当前发展中的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酷影响。在当前经济危机使人道主义预算和发展预算备受压力之际,我们更应当采取措施为难民提供帮助。
联合国难民署6月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共有1600万名难民和2600万名境内流离失所者比2007年有所下降,但由于2009年以来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索马里等国家的流离失所现象大量增加,全球难民人数又出现显著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