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翻译】Animail Vol.48 编剧·樱井武晴访谈 [M26]
『アニメール』Vol.48(2023年3月3日)《黑铁的鱼影》编剧访谈。
本访谈刊载于《Animail》Vol.48,2023年3月3日发行。
(〇设计草图:大内结菜(REALCOFFEE ENTERTAINMENT) / 〇编辑:室伏加奈子·冈本浩树 / 〇协力:铃木美玲·前田知枝里 / 〇印刷·加工:美松堂 / 〇发行:TMS / 〇监修:名侦探柯南制作委员会)
今年的主题之一是“大人与小孩”
Q. 这已经是您第6次担任《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编剧了。上一部作品是《绯色的子弹》,时隔1年再次担任编剧,那么您对这部作品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呢?
当然是对“黑衣组织”的第二次刻画。因此,比起《绯色的子弹》和《零的执行人》,这部作品感觉更像是承接《纯黑的噩梦》。
Q. 这部作品中的关键人物是“灰原哀”。以前是黑衣组织的科学家·雪莉,现在是爱好科学的小学生——此次以立场较为复杂的她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您觉得有什么比较辛苦的地方,或者反而觉得比较有意思(开心)的地方?
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是“大人与小孩”。灰原(志保)不光是在年龄上,在精神层面也有比柯南(新一)更加成熟的地方。但同时也会得到柯南的保护。这种力量关系比较复杂,但也十分有意思。因此,灰原不能只是被保护的一方。有柯南保护灰原的场景,也必须要有灰原保护柯南的时候。而在柯南与灰原“保护”“被保护”的精神支柱中,必须要有小兰的存在。我就是带着这些想法在编写剧本的。这部作品中,在某位登场人物的推动下,可以看到原本放弃人生的灰原展现出战斗的一面。
Q. 除了灰原之外,“黑衣组织”也是这部作品的关键。您之前提到过,创作《纯黑的噩梦》剧本时,比较辛苦的一点是要弄清楚每个角色已经公开的部分,未公开的部分,某个人对某件事情的了解程度多少,或者是其中是否有什么误解…。而此次作品中登场人物很多,创作的时候有什么比较注意的地方吗?请谈一谈您认为比较辛苦的地方,或者是基于以往《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创作经验而花工夫的地方。
因为电影中有新登场的成员,所以我想要努力刻画出各成员在行动时抱有什么样的想法,希望能够让大家联想到他们的行动动机。“黑衣组织”是“现在进行时的剧情”,所以无法将每个人的想法都清楚地描写出来。不过,我觉得贝尔摩德、基尔、波本在这部作品中的行动动机还是能够比较清楚地刻画出来的。在这里面加入雪莉,可以从中体会到她的行动动机与基尔的纠结相呼应的原因。而且,直觉敏锐的人应该还能够预想到朗姆计划中“组织的现在进行时剧情”。透过新成员的行动,也可以了解到组织中琴酒的情况。在刻画“黑衣组织”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并非“坚如磐石”。这大概就暗示着“他们目前所处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未来”。
Q. 对于樱井先生来说,《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剧本的创作乐趣在哪里?
大致就是《纯黑的噩梦》那时候提到的几点(※)。不过,在编写了这几部剧本后,我感受到了“压倒性的主流”。我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像《名侦探柯南》这样长期连载的作品,但反馈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我不怎么看网上的匿名评论。因为我每天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就超过10小时,所以再花时间去看评论身体会受不了。因此,在编写其他作品时,基本上不会看到反馈。顶多就是会看一下电视台或制作公司主页上的评论,他们有时会转发给我。但是在编写《名侦探柯南》时,在令和这个时代,我竟然还能够收到观众寄给我的“信件”。而且大多数都是来自10多岁到30多岁这样的年轻一代。即便需要透露名字和住所,也希望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信件的数量非常多,光是看都要看很久。一年比一年多。我真的很惊讶。寄到电视台或事务所的那些信件,我是必看的。普通的粉丝来信我也会心怀感激地去阅读。如果看到一些意见或批评,我一定会给对方回信。在现在,编剧能够做这些事情,我觉得是一种幸福。这真的是只有在《名侦探柯南》才能体会到的乐趣。
※指的是“不用在意预算的多少”“比实景拍摄的制约条件少”
Q. 粉丝们也非常期待您所编写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请您对这些粉丝们说几句话。
我也还没有看到这次的成品。我和大家一起期待着作品的呈现。
图源:拖拉机
翻译:景轩
编辑:叶汪汪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日文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