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增强洞察分析能力?
前文说到了同感共情技术,本文来聊聊洞察分析技术。依旧按人事物理这4个结构,希望能对你有启发。
人
岳老师,他曾说,先有目标后有调整,先有思路后有套路,先有信任后有配合。其中的先有思路就是指洞察。

很多人很多书籍中都讲过,关于洞察的123。岳老师把它当基础,当思维判断能力,逐一分析和训练。
事
首先是洞察分析的概念,是指一种类型的人,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准确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结构或性质。约等于开心眼。
洞察力目的是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背影”,让人看问题一针见血。其实这有分类,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潜台词。
比如自我中心的人,自大自负,自以为是,一般都比较自恋,自我评价过高,它的矫正方式就是培养同感,换位思考。
做事过于认真,凡事放心不下,偏完美主义者,时常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过分焦虑,常用的方式是系统脱敏,减少焦虑。
说完了概念,再说分类。洞察,有对情绪的洞察,来访的情绪表现,体语交流,辨别情绪的掩饰作用,情绪在掩藏什么。
对人格的洞察,比如人格是否协调,防御机制是什么?依恋模式是什么?习惯用什么方式来跟别人互动?
对意识的洞察,对潜意识倾向的洞察,对什么特别喜欢对什么特别讨厌?对什么记得特别清楚,会忘掉什么?经常口误什么?

对认知的洞察,认知模式,如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寻找认知误区和心理定势。面对不同人,做的是不同咨询,比如面对常人,建立客户关系,做的是成长性咨询。
而面对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建立的是权威关系,做的是障碍咨询。分析和思考基础是不一样的。
洞察力和观察力的区别,洞察力是比观察力更高一个维度的。观察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自然而然的升级为洞察力。
心理学会对洞察力有清晰的要求,如何制定个案?对问题的了解,洞察和分析,是制定个案计划的基础。
洞察分析一般是三步,第1步观察现象,第2步洞察本质,第3步帮来访者获得领悟。感觉这好像把大象放进冰箱里。
首先是观察言行状态,对来访者聊的话题有兴趣,对状态有洞察。重点关注行为重复,重复出现的言行,背后是思维方式,核心信念,未完成事件或无意识内容的表现。
观察行为失调,言行不一致的地方,有可能是纠结痛苦的点所在。行为转变,在哪里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和变化,如何应对这些转折变化,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洞察来访的核心信念。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个体的信念决定了个体所产生的情绪和采取的行为,在这些信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核心信念,由一些应该应当必须组成。
核心信念之外的关键点是情绪。不同的情绪背后有着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是一个信念,一个观点,一个态度,一个思维。
通过这些表面的情绪行为,看到他内在的东西,那些长期没有被满足的愿望,心理缺失等。
咨询师运用自己洞察到的内容,帮助来访者实现对自己的新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无意识为有意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战胜自我。
接下来是操作篇。情绪洞察技术怎么操作呢?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情绪的背后有思想行为事件。有什么样的情绪,背后可能发生了不同的对应事件。
在情绪洞察方面,可以观察的,首先是肢体和语言。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和行为,面部表情,重要的转折,体察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可以观察掩饰反应,是当他不开心时习惯用什么方式掩饰自己。比如有人会面带笑容,讲述自己的悲伤过往。有人开心会微笑,伤心会哭泣。

把握尺度,在咨询中,对自己过分认同或不认同对方的情绪流露,要有觉察。看到自己对来访者态度的不同,这有可能是精进自己的重要契机。
还可以用一些工具,比如一些量表。自信量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多项人格测验。这些都能辅助确认来访情绪反应的真实性。
这部分主要是情绪洞察,接下来是认知洞察,接下来是人格洞察和意识洞察。子曰,学而时习之。时常温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还挺有帮助的。
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谢谢你的欣赏,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