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2.4 阴阳家

2023-03-08 11:4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4、阴阳家


  战国宣扬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儒家的同盟军。是为没落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以齐国人邹衍为代表。

  “阴阳”和“五行”本来是先秦流传的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现象的两种学说。“阴阳”说认为物质由阴阳二气构成。“五行”说认为物质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战国时的阴阳家适应没落奴隶主阶级进行复辟活动的需要,大肆宣扬迷信思想。他们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在阴阳五行之上冠以人格神的“天”,说阴阳五行受天命支配,物质世界是天的意志的体现,从而建立了阴阳五行说的唯心论思想体系。

  阴阳家还鼓吹“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他们给“五行”赋予道德属性,也叫“五德”,以此来比附历史上的王朝兴衰,说历史的变化根据“五德转移”,每一个朝代受一种“德”的支配,“德”有盛有衰,当这个朝代的“德”衰败时,这个朝代也就灭亡,而被代表另一种“德”的朝代所代替。代替是依照五行“相胜”的次序: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如此周而复始。他们编造说舜代表土,被代表木的夏所代替,夏又被代表金的商代替,商又被代表火的周代替。他们还说“德”的盛衰在自然界会出现征象,统治者的行动可以感动自然界,使之出现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这叫“符应”。阴阳家狂热鼓吹历史循环论的目的是妄图证明奴隶制的灭亡是暂时的,归根结蒂历史要走回头路,变来变去的结果是退回到古代奴隶社会中去。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子思和孟轲面临着奴隶制彻底瓦解的战国时代,吸收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利用这种历史循环论来为自己的复辟、倒退辩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神秘主义的唯心哲学。

  阴阳家从方士演变而来。方士和儒家原来都是替奴隶主贵族办理祭祀的,方士专讲鬼神迷信,兼事占卜、星历。阴阳家将方士的一套系统化、理论化,实际上它不过是儒家的附庸。正因为阴阳家和儒家的关系极其密切,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革命措施时,也严厉打击了阴阳家的复辟活动。两汉时期,儒家与阴阳家合流,产生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神学。以后的反动统治者也是常常利用阴阳家的思想,把自已说成是“奉天承运”的皇帝,是奉了天的意志并根据五德运行统治人民的,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2.4 阴阳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