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抱怨,心里暗爽。有时候,作家真的只是在凡尔赛【公寓生活记趣4·倪文尖】

《公寓生活继续》第四讲
写法:写作中形成的文本标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一种补充式的结构:
①

②

这个“谈到”就是写作中形成的
如何谈到呢?
它是在作家的心里那个监控的“我”里谈到了。
另类又容易发现的文本标记:

【文本标记举例】


答:
写作中形成的散文也有很糙的,
构思中成型的散文也可以写得很好。

她在构思中想了一些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
有构思
严格的来说,我们强调《公寓生活记趣》是写作中形成,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构思。或者说,事实上是构思的那个力度,构思中形成了那个东西,给她写作的控制的强度大小的问题。
这两类散文区别在于:
构思是什么?
构思中形成的散文,它的构思是什么?
构思的重心在文章的结构。
《公寓生活记趣》构思的重点:
张爱玲闭眼回想公寓生活到底有什么好写的内容①有哪些内容?②要找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特别能够体现他和公寓生活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内容
老师的第一个旁批

反破题
要写的是现代的公寓生活,但是她却找来了苏轼这么一句很有名的词拉出了反差。
这篇文章题目叫《公寓生活记趣》我的是公寓生活之好,公寓生活的有趣,但是我们看到:

这里写的是公寓生活之苦,写的是公寓生活带来的不好的东西。
有没有读出来?张爱玲在这篇文章里的凡尔赛呢?
从文学性的阅读角度来讲,就是一个比较理论的问题:
她写的事情本身不能说是好事,可是你会发现她是怎么来写的?她有一种内在的欢乐。

我们读一个文学作品,一方面要读它的内容,但更重要的还要读它的形式。
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之间有张力。

张爱玲写前两段,或者她坐下来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内在的其实就是“雨倒是可爱的”,表达着内在的欢乐。
体现在那个文章的表达方式里面的,表达的形式里的是在这个字词句的那个组合里的。
精心构思的开头,就是她要这样的反破题。
张爱玲的写作状态极其放松,这是一篇写作中形成的散文。这篇散文的第一段、第二段就是靠一个“雨”字连起来。张爱玲构思的时候是想过反破题的。

它是写作出来的,而非构思出来的。
“雷声大,雨点小”是一个套话,是一个俗语。
这里就是:


它是意识流动,这个概念:“能指的自由滑动”。
写作中形成的散文写的是“形”,而构思中形成了散文写的是“型”

文学这个东西的众多妙处的其中之一是它能够容纳。或者说,好的文学作品会让作家的那种无意识的东西不经意地付出了文字的表面,甚至比作家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深刻。
【举例】
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而构思类的文本散文,它对文本的控制过于的理性,就使得这样一些感性的乃至无意识的东西,没有办法浮在现在文本的表层。
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其实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