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贸易史话:西夏时期“凉州畜牧甲天下”武威是天府之国

凉州之畜天下绕,
名山茶为易马用。
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天府之国呢?请看《战国策》的记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雍凉(今武威市),就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清朝著名学者吴大成对凉州十分赞赏,称西凉府(武威郡)是天府之国,他在《西夏书事》中写道:“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嗣后保吉身亡,德明终能保守灵、夏,岂非凉州畜牧甲天下,借以养成锐气哉 !”
凉州大马,锐气十足,大大增强了西夏国力。在西夏与宋停战互通贸易的时候,武威大马又成了重要的商品。《西夏纪事:卷3》称:「元昊倔强搆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
西夏榷场(茶马互市)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商品种类繁多。但对于凉州大马的交易,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来讲,想购买凉州大马就必须先经过「官马市场」的同意。(《金史:列传第四十·完颜弼》)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以缯帛、罗绮易驼、马、牛、羊、玉器、毡毯、甘草,以香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蜜蜡、麝香、羚羊角、硐砂、柴胡、苁蓉、红花、翎毛,非官市者听与民交易”。宋朝「以茶数十斤可博马一口」,凉州的茶马互市形成了「彼此获利,岁收以十万计」的良好局面。

笔者按「沿边岁运铜钱五千贯于灵州市马,七百里沙碛无邮传,冬夏少水,负担者甚以为劳。戎人得铜钱,悉销铸为器,郡国岁铸钱不能充其用,望罢去,自今以布帛、茶及它物市马。’从之。」这一段史料推断,「凉州-景泰-中卫-固原」之间还存在有一条【茶马古道】。正如宋臣富弼曾讲:“自与(西夏)通好,略无猜情,门市不讥,商贩如织,纵其往来。”

综上所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畅通的。并非一些学术论文中所说的“西夏兴起导致陆上丝路断绝”,在此笔者予以纠正。
后记:凉州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追求的向往不会改变。我为凉州文化,感到自豪!*笔者才疏学浅,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
*本文转载于【金陆港进出口】已获取原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