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某个在名为抑郁的城里固守待援的人
动笔(敲键盘)之前,突然想起精神科实习时的主任和我说过"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在用免疫学方法诊断抑郁症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也指向抑郁症是有其病理变化的器质性疾病。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抑郁症,请向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求助。不要因为需要长期吃药就感到低人一等,就算你那么感觉,那也有我这样吃两种药的低你一等(笑)。
以下内容,希望那些希望摆脱抑郁症的人不要看,更不要自我代入,你可以留到不抑郁的那天再看(如果你还记得的话)。
起因是某个和我有过很多过节的人(以下略称为她)在站里发了一个自述,介绍了她是如何进入抑郁这座痛苦城的。看完以后,我大受震撼,倒不是震撼她生在多么绝望的坏境中,而是她眼中的自己。她称自己"喜欢做个小丑逗别人开心",纵使她让我感到痛苦多于开心;她说自己"一直满足别人,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受",纵使她肯定没考虑过我的感受,或者考虑出来的结果和我的感受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我懒得列举那些她对我做的事情,也不想复述她对我说过的话,因为写了的话,我的正文部分就显得太短了。如果有人觉得"人家不在,所以你才讲的那么过分,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我可以评论你一点证据。
总之,我想说的是,那个她,抑郁不是你的病,而是你保护自己的城堡,一座你自己亲手钉上窗户,抵住城门,拉起吊桥的城堡,而防御的对象,是现实里的她。她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了,任谁看都会觉得优秀的人,她眼中的自己却总是达不到自我定位,于是开始用行动惩罚自己,而抑郁正是她脑中对"我为什么要惩罚如此优秀的自己?"这个问题得出的终极答案。
她在固守,因为接受不了现实的自己,因为现实的自己变得更不好了,所以,那个躲在城里的小小的,高傲的自己便通过不断强化抑郁,将现实的自己隔开。
好了,相对温柔的内容说完了,接下来是我对这个,曾经是我女朋友,现在是被我克服的梦魇的大实话:"足下对自己的估计过高了吧。",对和当时的我抱着一样的想法,希望能拯救她的人说:"你确定她看得起你?"。不过这届网友也着实不太行,人家都说了自己从小就固执且敏感(于追求完美的自己),还那么多人劝她"躺平,接受自己就可以不抑郁了",却不知道绝不接受自己就是她抑郁的根源。
非常喜欢一个可靠的人给我的劝告"不要觉得可以拯救谁"。那时候我觉得,因为能力不足,所以我的好意可能不能带来好的结果。现在,我倒是有了新的思考,你真的知道,在那名为抑郁症的魔王堡里,困着一个什么样的公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