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南京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6-15 16:39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南京大学MPAcc非全日制的小橘学姐,非常开心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给你们带来帮助。我本科毕业于大连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大四就直接选择了校招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发现作为本科生其实学历并不占据优势,升职加薪的概率也很低,所以萌生了考在职研究生的想法。因为我的本职工作也是财会,所以我选择了MPAcc。接下来说一下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成绩是227分,2023年南京大学MPAcc一共有160人进入复试,我排在第30名。复试由于2023年是面试,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复试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综合排名上升到27名。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就数学而言,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数学的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所以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技巧性的训练频率,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且要形成快速思维、快速答题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做题准确率,也能为后面逻辑写作腾出足够的时间,因为我考非全,所以8月才开始学习。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8月-9月)扫盲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形成初步地认知,不过由于管综数学大部分是高中知识,所以基本上过一遍就能唤醒曾经的回忆。但是切记切记!一定不能盲目自信,因为书中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你在高考遗留下来的盲区、或者对于部分考研党而言没有学过的知识,所以这两个月一定要集中精神系统学习,对于整本书的要点要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总结+习题+总结

(1)通过网课听课,把考试要点难点重点标记。

(2)每次网课结束后,主动把课后习题、章节习题独立完成。

(3)标记/更改错题并誊写至错题本上。(可以用多颜色的笔进行标记)

(4)定期看错题本(答案写在后页,每次自己先写错题再对照答案,不会的叠加标记;未完全掌握的需要反复听网课,另外多找些相似的题去练一练)

(5)总结,学完一个章节后对该单元进行全面复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形成思维导图。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刷题查错、着重突破、联系各章知识点形成网络。由于前期已经进行了知识扫盲,这一阶段就需要对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侧重地将难点重点逐个击破,而击破的最好方法就是刷题、总结。通过不断的刷题形成快速思维能力,再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考场遇到一些新题型就不会非常恐惧,一旦冷静下来能迅速地想到方法。

学习方式:

(1)布置刷题计划(例如:三天刷一章,第四天总结、誊写错题、第五天再构建知识导图,再看一遍错题)

(2)在题海中联系其他章节,例如:通过排列组合联系到部分等差数列难题等等

(3)把经典、新颖、技巧题一并写至错题本,并不定期翻看,总结规律。

(4)将前期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做对比,重新整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所获所得。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韩超72技

3、第三阶段(11月-12月)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学习任务:在经过两个月的题海战术及不断地总结后,我们应该尽早地进行真题套卷模拟。当然不是要求越早越好,要至少保证自己前期刷的题目足够多而且对所有章节掌握到位,否则过早地刷套卷只会让你陷入无尽的迷茫和沮丧中,对后期备考冲刺会有很大打击,所以切记这一点,不要盲目赶进度!

学习方式:

(1)一周至少保持三套,我是都做的真题,因为模拟题可能与考试有所出入。(建议:刷题不是看数量,重点是刷题时的状态及错题分析,不仅仅是记录在错题本上,更要思考为何错、错哪里、下次考试怎么出,这类题还可能会怎么出,还能和什么知识点一起出,是否还能反方向出,以出题人的角度思考这道题的原理及对应知识点。

(2)反复看错题本(一定要反复看反复看,找错点)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

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题目灵活度不断加大,2022年管综数学难度陡然加大,是很多学生都措手不及,很多学生错题数量将近10个(以上为自我推测,讲课老师略微提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变通。而2023年管综数学难度属于正常水平,需要同学们做好对基础知识点的把握。

(2)对于记性好不易忘题的同学,真题复盘时间不必太紧凑,也不需太在意正确率。

(3)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4)有舍才有得。如遇难题不能死磕,一定要明白“我能拿到的分一定能拿到、有难度的分尽量拿到、够不着的分我不去浪费时间(哪怕一分钟),为逻辑及写作腾出足够时间,平常写作也应树立如此观念.就2022年来说数学第有很多题就有难度,一些同学为了死磕耗费了不少时间,影响后续逻辑和逻辑作文的作答,最终导致考试失利,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死扣一道题,如果一道题做了三分钟还没有做出来,立马跳过。

(5)要有良好的心态,遇难则要乐观,遇简则要细心。应试不比平常。例如在平常模拟时,最多只会错3个左右,但是在2022年考试时看到部分题目,我顿时发懵,在时间紧张心态爆炸时自然准确率会狠狠下降,所以导致错了10个左右,真是惨痛教训!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四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7月)学习知识点阶段

学习任务:扫盲知识点,摸清考试内容及题型。因为之前一直没系统学过逻辑,所以在这个月主要是把知识点初步认识,然后能够做到形式逻辑有一定的正确率就可以。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总结,在每节结束后,自己构建思维导图。主要是对基本的逻辑知识点有所了解。

这一阶段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把握。通过刷题及总结,清楚形式逻辑的考试形式,做到形式逻辑在这一阶段不会错。(同时综合推理+论证逻辑基础也要了解清楚),誊写形式逻辑错题。由于逻辑题目比较长,建议做成Word版,在摘取的时候主要是对自己知识点没有掌握的题目进行誊写,那些由于粗心的题目可以适当在做标记,定期看错题,此阶段对综合推理及论证逻辑有简单认知即可。

推荐用书:形式逻辑和综合推理部分推荐老吕的逻辑要点精编,论证逻辑部分推荐赵鑫全的逻辑经典

2、第二阶段(8月-10月)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综合推理突破:这一阶段是逻辑实现质的突破的阶段,所以一定要抓住暑假黄金学习时间,因为错过了这两个月,差不多逻辑分数就定型了。

学习任务:掌握综合推理方法,做到正确率极少,并了解论证逻辑。

学习方式:

(1)听课+笔记,把综合推理不同的题型适用的方法记住并熟练用于题目中,可以对于例题不断反复刷,并且定期看笔记,把方法熟练于心。

(2)刷题,通过刷不同类型的题目掌握。建议:我认为综合推理运用题海战术很有必要,综合推理要用不同题目丰富自己的思维,仅仅刷例题达不到效果;但是不能光刷题目,还应思考不同题目内在的规律及答案技巧。

(3)综合推理旨在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就笔试而言,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即可。这种快速思维的能力必须在平常锻炼出来。在做完题目之后再思考整个过程,再分析如何一步步达到答案,但是刷题时一定要以快为准。

推荐用书:赵鑫全的逻辑1000题

3、第三阶段(11月上旬)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1)听课+总结(建议:李焕的课)

(2)错题总结:建议粘贴错题,定期看错题,反复研究老师讲课要点。

(3)通过刷题练习形成网络框架。

(4)推荐用书:赵鑫全逻辑1000题,老吕的也可以做一些。

4、第四阶段(11月中下旬-12月)真题反复剖析阶段

学习任务:反复剖析真题。逻辑真题非常有价值,建议各位考研党反复剖析,不仅要知道支持、削弱等几大题型分布及分值、更要看透内部考点,技巧点。建议3遍以上。

第一遍:模拟考场自行计时。

第二遍:查错误,先自己看错题是不是由于粗心,知识点没有记牢,通过听课巩固记忆,加深对考点的理解。

第三遍:建议隔段时间再刷,错题叠加标记再去思考,这类题通常要重点看。

第四遍:再隔段时间再刷,这个时候时间把控在很短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答题。同时逻辑的强化也应要多刷题,在不同题目中找到题目涉及思路及正确答案的技巧。

推荐用书:鑫全讲真题。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1)明白写作性价比不如客观题高,但是不代表不用花费时间学习,并且写作这部分一定还要用心学,时刻学。

(2)书写很重要,上下分数浮动5-6分,所以如果板书不够整洁、字迹潦草的同学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练字!(可以每天抽几分钟时间找字帖去练字)

(3)结构学习比内容摘抄学习更重要。

(4)真题训练至关重要,写作前期基础+后期强化都不建议刷模拟题。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7-8月):学漏洞类型,并且掌握几个结构话语,但是不建议背模板(低分警告)

(2)中期构建结构(9-10月):把题目,开头,结尾,每段框架学会,着重学习每种漏洞类型写作方式(自己总结话术)整体行文(10-11月):把自己学过的话术搭积木一样形成整篇文章。

(3)修改润色(11-考前):不断更改,并且尝试各种话术排列组合文章。

总结概括论效学习就是:第一遍(基础)+第二遍(行文+修改)+第三遍(修改润色)+第四遍(再次修改)直到自己口述(换各种方式快速、流畅、简洁地说出来)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前期准备:论效结束后就开始论说(7-8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中期准备:(8-9月初)把历年真题刷第一遍,不在于计时完成,在于看完题目独立完成写作。当然第一遍会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超过,这种情况很正常,写完之后自己检查完善。听课后再结合老师所讲进行修改,对于结构不对或者行文方向相反的第二天或者及时再重新写。

(2)强化准备:(9-10月底)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但是这个时候要计时完成,不管自己写的怎么样。(管综写作完成度很重要,一定要写完)写完之后先自己改,同时对照一稿进行反思,是否有进步,形成快速行文思路,做到列完提纲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比较完美的文章。

(3)真题再研读:(11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53-55分钟。一定要记得完成度比优美度领先。反省+训练:(12月)看优秀范文主要是领会其结构,适当学习其文字内容。反复看自己的一稿二稿三稿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查漏补缺。另外隔段时间要自己再限时完成一套真题。在考试前一周/半月进行模拟题目训练。

备考建议

(1)莫看前期准备,尤其是论说文审题课,一定要反复听课并且揣摩题目中心思想。偏题作文哪怕文笔再好必是低分。

(2)写作不是一瞬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3)论效贵在熟能生巧,除了多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有些漏洞并不是非得按照模板那样写,而是要自己有批判思维,能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对其过程进行剖析,所以一定要多总结,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总结独有的模板。

(四)英语二

我认为英语二的核心就是记单词!所以如果你真的能够熟悉考纲上的单词,拿到较好的成绩绝对没有问题。阅读、写作、新题型、完形填空、汉译英等都是需要听老师讲课学习一些技巧的,不要只自己埋头苦学,收效不大。

1、 记单词相关经验

(1)用书:推荐墨墨背单词,主要是记真题中的单词。基础薄弱的可以慢慢往上加数量,但除了复习旧单词之外,要保证新单词的记忆量,太少不容易提升,后期做真题的时候需要摘抄不会的单词。

(2)不限次数,越多越好。到了后期我一天背800个单词(不包括复习旧单词),前期大概一个月能轮一次就可以,后期可以强度高一点,必须从备考第一天背到考前一天,把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抄到单词本上只要有空的时间就拿出来记。

(3)背诵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最起码要看到这个单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叠加标记)。

(4)背诵时间:按自己的学习计划来。

(5)背诵技巧:通过联想画面、谐音记忆、变形记忆、词根记忆等方式

(6)记忆模式:前天复盘+当天记忆 定期往回记(主要记叠加标记的)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考研圣经(可PDF版本)

另外最好有ipad和pencil,将历年电子版真题(word)导入notability,将每篇阅读都拆解开,分析语法、每句话意思以及上下文的关联,做题的方法也很重要(推荐唐迟老师的相关课程)。

共三轮-四轮复习:7月初-7月底:英语二近十年阅读理解(独立完成题目+精准翻译+佳句摘抄背诵)

目的:过单词关、熟悉长难句结构

建议:

(1)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前期选择英一翻译,基础一般的同学此阶段可以对英二进行分析,这一阶段不用严格计时答题,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第二天和单词本的单词一起记忆。

(2)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长难句进行一一剖析,把语法结构重学一遍。

(3)错误率不重要,因为英一确实比英二难。但是一定不能因为英语一难就对放过单词记忆。(大纲单词都差不多,而且近几年英二的单词也有蛮多超纲。

3、真题一刷(8月-10月)  

(1)把英语二历年真题统统刷一遍。这一遍在于精细,要把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摸清楚。建议先自己完成题目,针对错题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并且归类,哪些是自己的弱点(例如主旨题、细节题)

(2)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一定要及时巩固记忆。(建议第二天放到单词背诵任务当中)

(3)把真题出现的佳句、长难句多读多背,形成一定的语法基础记忆。

(4)通过翻看文章的语气词、中心词、以及情感词进行总结。

4、真题二刷(8月-10月)

(1)由于此时已经对考题有了基本记忆,建议隔段时间进行二刷。(eg.一刷最先开始的2010年,那么二刷第一篇仍是2010年的)

(2)还是先完成题目。

(3)对于错误题重点关注,说明这块题目自己理解不够。

(4)自己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梳理、对于解体过程进行复盘,再对照答案解析进行比对,落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无误。

(5)总结题目设计思路、比方说面对一些题目有解题技巧

(6)对不会的单词或者已经忘记的单词再次背诵记忆,并且二刷要保证自己能够口译文章每句话的意思。

备考建议

(1)只需要做真题,反复做。

(2)不建议全盘听网课,比较费时另外即使听课也要有目的听,学方法比学内容更重要。

(3)单词绝对是关键,不明白单词意思即使拥有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4)把阅读理解思想贯穿到完型填空当中,很有帮助。

(5)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17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17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26日-3月27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1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①专业知识:

会计125300 [财务会计(包含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

 ②思想品德与时事政治;

 ③英语水平;

 ④综合能力。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面试成绩(250分)= 专业知识成绩(100分)+思想品德与时事政治成绩(50分)+英语水平成绩(50分)+综合能力成绩(50分)。

面试及格线:面试总分达150分且思想品德与时事政治成绩达30分。面试不及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三)综合成绩构成

面试:专业课、综合素质、外语

(四)复试流程

1、笔试注意事项

1)重难点:专业课,时间短题量多

2)对于知识的熟练度和准确度要求高

3)专业课可能出现不及格情况

2、笔试各科目特点

1)专业课(会计学):这是专业课复试中的重点考察科目,内容和分值涉及较多,并且在复习时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大家认真对待,其中,会计的重点章节是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章节的内容,也考到计算题。

2)专业课(财务管理):这是专业课复试中次重点考察的科目,一共涉及六个章节:总论、财务估值的基础、财务分析、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长期筹资决策和股利分配。这一章节的特点是深入学习内容很多,且难度较大。但在复试中,预测不会涉及过深的难度考核,所以建议考生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核心概念有充分认识。这一章节同样会涉及计算。

3)专业课(成本会计):这一科目在复试中的考核占比要小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一共有六章组成:总论、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经济决策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和责任会计。这一科目的特点是每一章节的内容,体系十分清晰,主要介绍不同成本核算和分析的方法,建议考生在学习时依次掌握。

4)专业课(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在复试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由于财务会计知识点极为零散庞杂,复试准备时间很紧张,因此建议大家优先把握重要概念的学习,然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深入学习,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学校没有给指定的参考书目,并且因为是开卷考试,所以建议大家在考前整理对应资料,在考前熟悉资料的内容,然后在考试的时候迅速查找并进行作答。同时,大家在考前可以收集时政内容,要做到有备无患。

3、面试流程

四、学姐寄语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你要打败很多迷茫、委屈、堕落、懒惰,你可能随时要给自己打气、加油,管住那个随时想退缩的自己!

我知道你们最近很累,是那种看不见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惫感。但是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的,不信你们回头看看,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许多困难,你们真的很棒了!!

祝愿各位同学考研顺利、一站上岸!

24考研考生必看 | 南京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