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3.11 “小农经济稳固”论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1、“小农经济稳固”论[i]
这是资产阶级的辩护者所伪造的一种“理论”,伯恩施坦、布尔加科夫、民粹派以及叛徒考茨基等,都是这种“理论”的拥护者。
这种“理论”认为,马老师在工业方面所发现的资本和生产的积聚和集中的规律,不适用于农业。似乎在农业中,不是大生产优越于小生产,不是小生产不断受大生产的排挤而走向破产,反而是小农经济在同大农业经济作斗争中可保持稳固性。他们的根据是:个体农民能够吃苦,能够忍受一切牺牲,因而不怕竞争。他们所根据的事实是: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比在工业中缓慢,小农经济在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有些资产阶级的学者如庚墨尔,甚至宣传这样的论调:“大资本主义的农业莫不衰落,莫不受劳动者农业的排挤”等等。不错,小农是能吃苦耐劳的,小农为了保留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不惜忍受千辛万苦。但这并不能保证小农经济在竞争中的“稳固”地位。实际上,在农业中和在工业中一样,大生产比小生产有着决定性的优势,小农经济不断被排挤并走向破产。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比在工业中缓慢,只不过意味着小生产被大生产排挤的长期性。导师说过:绝不能把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只了解为立刻加以剥夺的意思。可以拖到数年和数十年的破产,以及小农经济的恶化,也是被排挤的表现。资本主义国家中所以有大量的小农户,甚至小农户的数目有所增加,是因为资本家都愿意保留握有小块土地的雇农,以保证他们所需要的劳动力。握有小块土地的雇农,比一无所有的雇农流动性更小些,他们轻易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但这地土地又不足以维持其最低生活,因而,便只好出卖劳动力给租地资本家。这样也就保证了租地资本家可随时得到所需要的劳动人手。须要指出,在农业中,季节性的生产特别明显,从而季节性的劳动和短工劳动在这里具有特殊的意义。农忙时,需要吸收大量劳动力,农闲时又要把他们中的大部分解雇,但为了将来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在解雇后能继续留住当地而不到远方去。于是资本家就在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容许和培植起小农户来。导师说过:“菜园或小块马铃薯地是这支贫困大军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借以补充自己工资收入的资料或借以维持生活的资料。资本主义需要这些‘细小的’、‘极小的’所谓主人,是为了不需任何支出永远拥有大批低廉的劳动人手。”[ii]小农户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小农经济的任何“稳固性”,相反地,说明了被资本主义大农业所剥削的雇佣工人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多。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76页。
[ii]《列宁全集》,俄文版,第16卷,第3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