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的诺曼入侵(六)——九龙夺嫡

第六章 九龙夺嫡
前一章的最后提到,南威尔士的诺曼人领主跨过爱尔兰海,又踏上了入侵爱尔兰的征途。不过此时我们先将目光移回到威尔士这边,因为北威尔士此时又迎来了一段动荡的时期。此前不列颠人能够击败英王的入侵,很大程度得益于稳定而有力的国王领导及各领主的团结对外。但是当外部的威胁暂时消除,且内部失去稳定的领导后,动荡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次北威尔士的乱局,是从格温内斯国王、格鲁菲兹之子欧文在1170年去世开始的。和威尔士其他地区一样,他的儿子们在父亲死后也开始争权夺利。原本欧文最喜欢的继承人(edling),是他能征善战的长子鲁恩。但是鲁恩在25年前就已经在战场上意外的神秘身亡,欧文为此还曾悲痛过很长一段时间。鲁恩死后,欧文就指定鲁恩的亲兄弟、存活的儿子中最年长的海维尔为继承人。其实鲁恩和海维尔,都不是欧文的婚生子而是私生子,不过不列颠人的传统继承法中私生子和婚生子具有同等继承权。于是欧文死后,“诗歌小王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格温内斯的新王。然而他的继母、欧文的遗孀克莉斯汀,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们争取权利,早就建立了均分继承的派系并阴谋针对海维尔。海维尔虽然在诗歌的方面造诣很高,不过密谋的属性显然不怎么样,间谍总管看起来也不怎么给力,很快就被克莉斯汀推翻逃亡到爱尔兰。
在爱尔兰雇佣了一支军马后,海维尔率军重返格温内斯,在安格尔西岛登陆,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梅尔旺汇合并结成同盟。梅尔旺是欧文和第一任妻子的儿子,他的亲兄弟还有约沃斯。这兄弟俩当然不是克莉斯汀一派的,因此也乐意支持海维尔以求从中获利。可惜海维尔的军事属性也像密谋一样烂,而克莉斯汀的儿子戴维兹却是能征善战。前一章中在老国王欧文两次对抗亨利二世的战斗中,戴维兹都有出色表现。而且他除了有自己老妈克莉斯汀的支持,还有亲弟弟罗德里的帮忙。为了解决从爱尔兰返回的海维尔,戴维兹和罗德里也在安格尔西岛登陆,随后五个兄弟于彭特赖斯展开了友好而和谐的会谈。局面基本是一边倒的,戴维兹先将海维尔和其卫队分割开来,接着在战斗中杀死了自己大哥并击溃了他的联军。海维尔死后,欧文的这几个儿子没有再决生死,他们达成协议将格温内斯的领地分成了几块,每人各得其一。梅尔旺仍然统领安格尔西岛,约沃斯也继续统领在康威河谷的领地,而另一个支持戴维兹的私生子兄弟希南得到了靠近南威尔士的梅里奥尼德。戴维兹和罗德里两兄弟则瓜分了剩余的领地,并在之后的几年里杀掉或者放逐了他们父亲的其他众多私生子。

到了1171年,因为托马斯 贝克特事件承受巨大压力的英王亨利二世,再一次来到南威尔士。不过他这次前来并不是为了发起第三次征服威尔士的战争,而是打算以彭布鲁克为跳板渡海前往爱尔兰。既然目标不在南威尔士,英王也不打算节外生枝,便和德赫巴斯国王里斯展开了谈判。结果亨利二世同意由里斯支付300匹马和4000头牛作为出征爱尔兰的军费,以换取其保留在德赫巴斯从诺曼人手中夺下领地的统治权。尽管里斯没有在英王出海前凑齐这么大数目的牛马,亨利二世还是同意只先收取其中一部分,其余数目宽限到他从爱尔兰返回后再支付,并将作为人质的里斯之子海维尔还给了德赫巴斯国王。等到第二年英王从爱尔兰返回后,又任命里斯为全德赫巴斯的大法官,于是里斯就这样和平归为了英格兰的附庸及盟友。之后当亨利二世面对他儿子们的联合叛乱时,里斯还和儿子海维尔领兵支援亨利,协助其平定了叛乱。
至于格温内斯这边,欧文死后的动乱还没有过去。几年来戴维兹和罗德里一直在减少王位的竞争者,没能继承领地的兄弟们被除去后,就轮到之前提到过的掌有实权的兄弟了。首先是安格尔西岛的梅尔旺,他被戴维兹袭击后逃亡去了爱尔兰,同年返回格温内斯后又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就再没了消息。梅里奥尼德的希南,同样在被放逐一年后就身亡。至于康威河谷的约沃斯,由于他在英王亨利二世那做人质时,被报复性的削了鼻子。因为身体上的残疾,导致他的继承权一直不被承认。在后来争夺继承权的战争中他又被杀,也成了欧文“六子夺嫡”中的失败者。不过他娶了前波伊斯领主马多格的女儿马拉雷德,死时留下了个才1岁左右的儿子勒韦林,将来继续自己的事业。除掉上述半兄弟后,戴维兹最后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他的亲兄弟、共同统治格温内斯的罗德里。在如何对待罗德里上,戴维兹一点也没顾及手足之情,直接把自己亲兄弟也扔进了地牢。不过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梅尔旺不同,罗德里随后从地牢里逃了出来,一路跑到康威河以东,并重新集结了自己的支持者。
而在帮助亨利二世平定了英格兰王子们的大叛乱后,里斯从诺曼底返回了德赫巴斯。眼看北边格温内斯的争端愈演愈烈,里斯的内心也是十分不安。如果动乱持续下去,难免殃及南边的德赫巴斯。而如果戴维兹一人独享大权,以他的行事风格同样难保不会入侵德赫巴斯。于是里斯以自己为英格兰的封臣、同时也是英格兰王室在德赫巴斯地方法官的身份,向英王提出了调停请求。此时亨利二世正好也在领地内巡视恢复秩序,便在格洛切斯特召开会议,和威尔士的领主们订立协议,互保边境地区和平。于是戴维兹和罗德里兄弟俩约定划河为界,康威河以西包括安格尔西岛为戴维兹的领地,河以东靠近诺曼人领地的一小块地盘则归罗德里所有。
随后的威尔士确实保持了两年的和平,不过亨利二世在牛津的会议上,反过来搞了点乱法理的小动作。在这次会议上,又有一些不列颠人的贵族向英王宣誓效忠,而英王则把由格温内斯掌控的梅里奥尼德授予了里斯,同时另赏了几座英格兰境内的庄园给戴维兹以增加其收入。不知道亨利二世此举是真把威尔士地区当成自己的领地了,只是像平时处置自己领地那样,一时兴起想要奖赏威尔士的领主们。还是他有意想要挑起南北两家的争端,毕竟拿别人的领地封给另一个人总是不太合适的。这就好比曹丞相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目的自然是想让孙刘联盟内部争斗好坐收渔利。不过不管亨利二世是怎么想的,里斯是没理他这一套,没有真想去强占英王画给自己的这块空饼,在梅里奥尼德也没有爆发什么大的冲突。
之后的几年里,亨利二世再次开始和自己的二五仔儿子们斗智斗勇,把自己的重心又一次挪到了北法的诺曼底,与威尔士这边则继续维持着相对平稳的关系。把生活重心切到统治后,里斯也学着英王的样子,在自己领地内大搞基础建设。他采用诺曼人石质城堡的样式,重修了包括卡迪根在内的一系列城堡,还在自己重建的城堡里搞诗歌大会歌颂自己的杰作。在这期间罗马天主教在威尔士的影响也在加深,数座修道院相继建成,教士们为了各项宗教活动也在来回奔走。在教宗格里高利八世发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后,坎特伯雷大主教鲍德温还来威尔士走了一圈,号召人们前往收复圣地。里斯一开始还真想去狂热一把,花了几周的时间进行各种准备。不过临行前他却被自己老婆戈薇利安用一天的时间,以女性的手段把这腔热情发泄了出去。随后里斯也就改变了主意,没有再打算去东方参加十字军东征。
亨利二世去世后,其子理查继位成为新任英王。不过这位年轻的新王,加冕后没在英格兰呆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了东征的旅途。里斯认为自己与亨利二世的臣服协议已经结束,便开始进攻自己领地周围的诺曼人,劫掠了他们在德赫巴斯的许多土地并占领了数座城堡。此时英格兰西部最大的贵族,变成了理查的弟弟约翰。他因为和格洛切斯特女伯爵伊莎贝尔的联姻,获得了这个西部重地的统治权。同时理查授予约翰的许多庄园,也在靠近西部的地区。因此当里斯在德赫巴斯大举进攻诺曼人时,约翰来到威尔士试图恢复和平。里斯同意了约翰的劝说,撤除了对卡马森的围困,并随约翰一同前往牛津会见理查。然而理查却放了他鸽子,一怒之下里斯直接返回南威尔士,德赫巴斯的战事也只能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里斯的家庭问题也让他十分头痛。他的长子梅尔旺是非婚生子,性格乖张多变,与合法婚生的长子格鲁菲兹长期不和。前面提到过,按照威尔士布里顿人的传统习惯,非婚生的私生子和合法婚生子应当拥有同样的继承权。而里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并没有按照这种传统习惯。他选择按照天主教的教会法,排除了梅尔旺的继承权,将格鲁菲兹定位自己的继承人。这也就造成了梅尔旺与格鲁菲兹之间巨大的争执,颇有点长子与嫡子相争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生性狡猾的格鲁菲兹说服父亲里斯逮捕了梅尔旺,并把梅尔旺交给自己岳父、布兰贝尔勋爵威廉 德 布劳斯,关押在迪内弗尔家族城堡内。
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斯继续在德赫巴斯扩张自己的领地,占领了诺曼人手中的基德维利和卡恩威利昂。到了1191年,里斯又在格鲁菲兹的劝说下,强占了位于德韦得、自己女婿威廉 菲茨马丁掌有的塞梅斯,以及其主要城堡内文堡。从整个事件发展来看,威廉 菲茨马丁应该是属于梅尔旺一派的,因此格鲁菲兹才会劝说父亲夺下他的领地。占领内文堡一年之后,也许格鲁菲兹觉得梅尔旺一派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不再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便释放了自己的哥哥。然而两人之间的仇恨,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果然放虎归山必有大患,1194年梅尔旺和另一个兄弟海维尔起兵反叛,攻打并击败了自己的父亲里斯。梅尔旺把自己老爹囚禁在内文堡中,作为其强占了威廉 菲茨马丁领地的报复。而海维尔对此并不忍心,暗中偷偷释放了里斯。虽然里斯得以重新掌权,但他显然已经压不住自己的儿子们了。第二年他的另外两个儿子里斯 格里格和马杜里斯也起兵围攻莱兰米德弗里和迪内弗尔,挑战父亲的地位。不过他俩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被里斯击败后关押了起来。
另一方面,就在里斯和自己儿子们斗智斗勇的时候,格温内斯这边也结束了短暂的太平时光。前面老王欧文死后提到过的,“六子夺嫡”中失败被杀的约沃斯的儿子勒韦林,此时已经长成了气候。前面也写到了,欧文死后格温内斯经历了差不多5年时间的权利斗争,最后欧文二婚生的两个儿子戴维兹和罗德里以康威河为界分而治之。然而由于欧文二婚的对象是他很近的一个表亲,所以这桩婚事在天主教会中并没有得到承认,因此按照教会法认为这兄弟俩其实都没有继承权。而勒韦林作为欧文合法婚生的长孙,自然也就有教会支持的格温内斯强宣称。前面还提到过,勒韦林的母亲是前波伊斯领主马多格的女儿马拉雷德。在约沃斯死后,勒韦林随母亲可能生活在波伊斯,也可能在英格兰避难。等他到了12岁的时候,勒韦林已经开始向两位叔叔发起挑战,打算夺回属于自己父亲的权利。
勒韦林还并不是格温内斯的唯一觊觎者,参与了“六子夺嫡”、一度掌控梅里奥尼德的希南的两个儿子,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也在挑战罗德里的地位。不过他们的父亲希南是非婚生子,因此他俩并不像勒韦林那样有教会的支持。于是在1194年,勒韦林与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联手,在康威河口之战中击败了戴维兹,夺取了河东边的部分领地。第二年罗德里死后,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便顺势从梅里奥尼德北上占领了康威河以西原属于罗德里的土地。而勒韦林则继续在康威河以东,坚持和叔叔戴维兹的斗争。
到了1196年,也就是理查返回英格兰后的第三年,先说德赫巴斯这边,里斯再次发起了对诺曼人的战事。在拉德诺,里斯击败了诺曼人的军队,取得了自己人生最后一场战役的胜利。这次的战果包括卡马森在内的多座城堡,这也标志着里斯终于再次控制了德赫巴斯的绝大多数领地。不过第二年春天,65岁的里斯突发急症去世,他的两个儿子格鲁菲兹和梅尔旺很快再次就继承权的问题争执起来。

前面提到了,合法婚生子格鲁菲兹的继承权,是能够得到教会的承认的。在里斯死后,格鲁菲兹立刻前往威尔士与英格兰的边界,会见英格兰的政法官、坎特伯雷大主教休伯特 沃尔特,并被其承认为德赫巴斯的继承人。梅尔旺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他在南波伊斯的领主、欧文 赛菲利奥格之子格温温恩的支持下,向格鲁菲兹发起进攻。在外援的帮助下,梅尔旺不仅攻破了阿伯里斯特维斯,还直接抓到了格鲁菲兹。梅尔旺把格鲁菲兹交给了格温温恩,很快格温温恩又把他转卖给了诺曼人。而梅尔旺自己则继续攻打希尔迪金,想要彻底占领德赫巴斯的领地。
不过格鲁菲兹并没有被囚禁很长时间,在里斯死后,格温温恩想要成为整个威尔士布里顿人的领袖,便准备进攻诺曼人控制下的佩恩斯卡斯特尔。于是诺曼人释放了格鲁菲兹,打算再次采用以不列颠人对付不列颠人的老办法。格鲁菲兹试图调解诺曼人和格温温恩的争执,不过他并没有成功。而在随后的交战中,诺曼人笑到了最后,格温温恩实力大损,不得不退回南波伊斯。无论如何,格鲁菲兹此次被释放后,终于能够返回德赫巴斯,再次和自己的兄弟梅尔旺争权。到了1198年底,格鲁菲兹抢回了希尔迪金的大部分领地,只有卡迪根和另一座城堡还在梅尔旺的掌控下。
德赫巴斯的权利之争打得火热,北边格温内斯这边也没停歇。1197年勒韦林终于抓到了自己的叔叔戴维兹,彻底掌控了康威河以东的地盘。但是一年之后,休伯特 沃尔特再次介入到威尔士的事务中,说服勒韦林释放了戴维兹,并将这位格温内斯的前领主带回英格兰养老。格温温恩在和诺曼人的交战中大败,给了勒韦林在威尔士不列颠人中称雄的机会。到了1199年,勒韦林攻占了莫尔德城堡,开始以全北威尔士的统治者自居,尽管实际上他的两个堂兄弟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就并非是他的封臣。
而在1199年还有一件影响整个英伦的事件,便是理查重伤身亡,约翰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在威尔士北部,康威河以西,希南的两个儿子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都向新王宣誓效忠。而在威尔士南部,里斯非婚生的长子梅尔旺,由于被同父异母的弟弟格鲁菲兹击败,也选择投靠英王。他还将手中的卡迪根城堡卖给了约翰,以换取诺曼人支持他从兄弟手中夺取希尔迪金的其他领地。
同时威尔士的更新换代还在继续,仅仅一年之后,康威河西年近5旬的欧文之孙、 希南之子格鲁菲兹便寿终正寝。又过了一年的1201,他的亲兄弟马里杜斯也告老还乡,将治下的城堡卖给了格温内斯的勒韦林。这下勒韦林终于彻底掌控了北威尔士,成为了格温内斯名副其实的唯一统治者。同年7月,勒韦林同约翰达成协议,正式以书面形式确定向英王效忠,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英格兰国王-威尔士领主间的纸质协议。这份文件除了确立双方封建义务关系,还认可了勒韦林对其领地的所有权,并承诺按照威尔士传统习惯法审核他对领地的宣称。
与此同时,南威尔士德赫巴斯这边也发生了变动。里斯的婚生长子格鲁菲兹因病去世,随后包括希尔格兰在内的大部分领地,又被半兄梅尔旺抢了回去。兄弟俩的嫡长之争争夺到最后,终于还是命更长的梅尔旺笑到了最后。
威尔士的不列颠人,在稳定的一代领主过后,又一次在继承上陷入了动荡之中。不论是北方格温内斯涉及六子三孙的“九龙夺嫡”,还是南边德赫巴斯的“嫡长之争”,其实都已经表现出不列颠人传统习惯法与教会法等新习惯间的冲突。同时这样的争斗,无疑也削弱了不列颠人的实力,使得他们在面对诺曼人的入侵时困难重重。不过格温内斯的新任国王勒韦林,是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而他正好对上了英格兰几代英王以来,最为无能的“无地王”约翰。在这样一个时机下,威尔士与英格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展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