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词多义”必然导致无法有效地表达沟通,导致语义含混、意识含混?

2023-02-28 21:05 作者:蠢笨罂语  | 我要投稿

       吕新炎不知为何国何方神圣,自称出版了一部深邃的哲学名著《语言•意识•哲学》,为了兜售他的这个海外出版物,他搞了个公众号,名称叫做“评说时评”。这个公众号的名字有点莫名其妙,按照他自封为“海外热销”的这本书的重要定性,这位吕先生应该是语言哲学大家了,故我就称他为“大师”。但鄙人一直不解的是这位语言大师的公众号名字的句子成分,到底是“动宾结构”还是“偏正结构”,鄙人不解。不过这个可以姑且不论。

      可能是为了这本海外出版物销售的缘故,吕大师不断在公众号上摘录自己书稿上的“高见”,但中心思想是明确的:就是汉语中文是垃圾,与汉语相关的中国文化与思维意思是浆糊,但罂语就不同了,那个很高大上的玩意。

       从本文开始,笔者谈谈吕大师的一些具体观点。其第一个观点是:语言文字的 “一词多义”,必然会导致无法有效地表达沟通,导致语义含混、意识含混。而他还进一步认为罂语罂文几乎没有异义同音词之问题。

      口说无凭,请看证据:

 

      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其实,这个论题还真构不成一个理论问题,是一个明明白白地摆在世界各民族面前的实际问题,也是个常识问题。任何国家的语言基本单位都有一词多义现象,罂语当然也不例外。比如run这个单词就有192个含义。即便按已经大大浓缩的百度翻译所做的简单解释(https://fanyi.baidu.com/?aldtype=85#en/zh/run),run也有33种含义。

      这个百度翻译还提供的《柯林斯词典》,在这个词典里,run便有更多意思,有50种解释。其中第35中含义是“发烧的意思,与 “ 走”与“跑”的意思基本无关。run,完全一词多意。不知这一点吕先生做何感想?

      其实,罂文中的of、and、to、in、that、is、for、set等单词,都有数十种以上的解释。单词set就有58种名词用法、126种动词用法及10种形容词用法。不知道听到这么庞大数字后吕大师脑袋是否会撑大?

      不仅作为事实摆在那里太明显,就是用语言学与逻辑学做个浅显解释,这个观点说起来也近似荒谬。文字语言中的字或单词,都是放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至少是放在句子里使用的。一旦处在特定环境,它们通常就有特定含义,因为它的具体意思与这个句子、整段话关联。这点浅显道理,即便是不识字的中国农民大叔都会懂,聪明的大叔用中国字中国词来也不会犯糊涂。一种逻辑思维,也多是用一连串复杂关联的字词构成,字词多不是孤立的。比如有如果中国人如说这样一句话“慕洋犬就是帝国主义的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狗腿子”,“犬”与“狗”就不是指动物了,含义具体明确。

      自称为语言大家、哲学大家,提出的观点却如此滑稽,逻辑如此荒谬!一笑也!

 

吕新炎的荒谬逻辑与滑稽之说批判系列(一)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词多义”必然导致无法有效地表达沟通,导致语义含混、意识含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