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净利同比增长25%,收购牧场,三元加速全国化!

10月28日,三元股份发布公告称,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1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2.24万元,同比增长2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37.096万元,同比增长24.97%。
对于公司业绩变化的原因,三元股份在三季报中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公司经营提升所致。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今年以来北京市场的酸奶和白奶的价格战,给三元股份的销售带来影响。但三元高附加值的产品的表现较好,助力公司净利润增长。
01
产品持续创新,增厚盈利能力

从三元食品所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公告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三元股份液态奶实现营收35.76亿元,固态奶营收5.52亿元,冰淇淋业务收入11.43亿元,涂抹酱业务营收5.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1.47%、2.03%、12.61%、-6,51%。
按照销售渠道分类,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直营收入21.25亿元,经销商渠道为30.24亿元,其他渠道7.1亿元。直营和经销商渠道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7%、16.47%。
按地区划分,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实现销售收入34.28亿元,北京地区以外销售收入24.32亿元。而上年同期,北京地区的营收仅有28.4亿元。报告期末经销商数量一共2609个,而上年同期,三元股份的经销商数量为2513个。
综上可以看出,三元食品的销售收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分析销售上升原因,正如宋亮所言,高附加值的热销对三元盈利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而产品受欢迎背后,是三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结果。
自成立始,三元食品始终坚守“质量立市、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并将创新镌刻在的“三元人”品质基因里。长达70余年的磨砺,使得三元食品在产品品质打磨、产品品类创新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被深受行业认可和尊重。
目前,三元食品不仅生产出国内第一杯工业化生产的酸奶、第一块奶酪、第一盒早餐奶,丰富着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营养匮乏的时代。近年来,三元食品亦陆续推出的布朗旎烧酸奶、极致A2β-酪蛋白牛奶、衡安堂166酸奶、72°C鲜牛奶等一系列首创新品,从细分领域出发,更具针对性保证国民营养的供给,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着高质量的营养。
在刚刚结束的科博会上,三元股份首创了“应用基础研究—工业技术开发—临床医学循证—产业示范引领”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了“基于风险分析、全产业链、标准化质量安全管控”更完善的乳品安全管控新模式,用科技力量为三元的高品质做后盾。
02
并购牧场,三元加速全国化

在发布三季报当日,三元食品还发布公告表示,三元食品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首农畜牧”)股权。
资料显示,三元食品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农食品集团”)控股子公司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元种业”)与北京星实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星实投资”)分别持有的首农畜牧41.7350%、4.6325%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三元股份将持有首农畜牧 51%股权、并通过首农畜牧持有承德晓雅100%股权及御道口分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及负债。此次收购总交易作价初步预计不超过 12 亿元人民币。
三元食品表示,首农食品集团牧业板块是华北地区大型良种荷斯坦奶牛专业化养殖基地,成母牛单产和原料奶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牧业板块注入三元股份,能够实现下游乳制品企业与上游奶源进行整合,加强产业链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持续增强,有利于三元股份、首农畜牧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三元股份中长期行业竞争地位。
诚然,伊利入股澳优、收购中地乳业,飞鹤并购原生态牧业,蒙牛控股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目前乳业竞争已处于高热阶段。三元食品增持上游产业,有助于增强三元食品面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抵御能力。另外,三元食品在品类觉醒、品牌力持续扩大的当下,上游的扩容势必推动三元食品的全国化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