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初文臣典范,唐太宗股肱之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

2021-08-16 08:26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虞世南,会稽余姚人。贞观初年,唐太宗召见他,待他以上宾的礼遇。唐太宗开设的文学馆里人才济济,奇人异士很多,但公推虞世南为文学方面的领头。唐太宗授予虞世南记室的职位,让他和房玄龄一起掌管文书。唐太宗曾经特别请他书写《列女传》,用来装饰屏风。当时现场并没有这本书,虞世南依靠自己的超强记忆,竟然一字不落地默写出来。

贞观七年时,虞世南官职累升为秘书监。唐太宗在政务比较宽松的时候,常常召见虞世南一起谈话,和他一起研读经史典籍。虞世南外貌文雅,身体瘦弱,穿衣服似乎都撑不起来,但他秉性刚烈,每次谈到古代帝王处理政务的过失之处,他都会在言语中规谏唐太宗,这对唐太宗非常有帮助。高祖去世时,唐太宗因为过度悲伤而日渐憔悴,很久不理朝政,朝廷百官焦急万分,但都想不出好的规谏办法。唯有虞世南每次进宫上谏,唐太宗都赞赏有加,并予以采纳,对他更加敬重。唐太宗对大臣们说:“闲暇的时候,我常与世南说古论今,如果我说得妥当,世南一定是欣喜雀跃;相反,我的每一次错误,世南没有不惋惜的。正因为他如此地诚恳待我,所以我对他特别的赞赏。你们如果都能像虞世南这样,我又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呢?”唐太宗赞扬虞世南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笔,五是书法。

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特别为他设祭悼念,而且大哭一场。治丧的费用全由官府承担,赐给他皇家工匠监制的棺椁等葬具,并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赠谥号“文懿”。唐太宗亲笔诏书给魏王李泰,其中写道:“虞世南和我近乎一体,仿佛是一个人一样。他对我补阙拾遗,没有一天懈怠过,堪为伦常道德的模范榜样,称得上是当代少见的名臣。我有再小的善德,他都必定努力帮我实现;我有再小的过失,他都必定直言规谏,哪怕犯颜逆旨。可是现在,他去世了,石渠、东观两阁之内,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才了。我的悲痛如何能用言语表达?”不久,唐太宗写了一首诗,追思古往今来的治乱大道,写成后感叹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不弹琴了,我写的这首诗,又能给谁看呢?”于是,唐太宗就让褚遂良到虞世南的灵帐前,将这首诗诵读之后烧掉。他对虞世南的悼念之情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唐太宗又命人将虞世南与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画在凌烟阁上。这就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说法的由来。


唐初文臣典范,唐太宗股肱之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