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海之行

2023-06-29 09:43 作者:七月的川行  | 我要投稿

青海之行


盛开的拟耧斗菜

         01          

       航班起飞的时候总会有些紧张,人一旦离开地面就会局促。随着飞机高度的攀升,熟悉的城市开始变化,点和线开始清晰,曾经置身其中觉得弯曲、眩晕和迷惑的城市布局开始一点点展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明确的几何图形。一切都很科学规整,在地面置身其中的人看不清真相。

       绵绵缠缠又团团的云朵像地球所有生物吐露出的情绪泡沫,层层遮掩着地表,投下大片的阴影,在地球的上空挥之不去,周而复始。手机关机,脱离了地面,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阴影,身在云团之上,有种短暂的轻松。慢慢还是有种沮丧的情绪,我沮丧的不是我终究要回到地面,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阴影之下。思想受困于现实,灵魂受困了肉体,个人心智如果受限,在云端之上也感受不到自由。人们总是说教着要真实的生活,但人类社会是由无数的谎言、虚伪教条似的口号堆砌起来的,热热闹闹像一场戏。 “人要抓住生命的瞬间,尽兴活在当下,而别落进他造与自造的各种阴影、幻象、观念与噩梦中,逃离这一切,便是自由。”

       飞机掠过几座城市,不显高大的绿色山峦,接着映入眼帘是大片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像是地球的皮肤受伤后,长出的高于本身皮肤表面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伤疤,但还是有人类居住,道路一圈一圈绕着高处平地,一层层铺上来,铺到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像一块电路板的集成线路。对于地球来说,这块伤疤过于渺小,但对于人类来说,它又是如此巨大,难以忍受,令人难过。保护地球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口号,人类的力量过于渺小,对地球来说微不足道。这颗直径接近13000公里的蓝色星球根本不需要人类保护,人类也毁灭不了地球。它只是按照宇宙的时间在运转,表面已经更新换代好多次,就算表面不再有生命力,它依旧会照着自己的固有轨道围绕着太阳运转,还会继续运转几十亿年。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好像没什么用,如果科技不能为人类的幸福做贡献,而只是为权力和战争服务,世界不会变好了,当然地球不需要知道这一点。这些毫无用处的想法让我感到无趣,但好在飞机不久就跃过了黄土高原,疤痕慢慢变成了淡绿色的高原山丘,最终机身慢慢的降落于西宁。

           02         

        从曹家堡机场驾车向海东市互助北山进发,道路很宽敞,周边风景也慢慢的从荒凉破碎海拔不高的山峰过渡到村庄和山谷平原,傍晚的阳光很温暖,高原的光线很奇妙,村庄宁静,山谷悠远。村路边有刚放学的孩子和安静坐着的老人,神态祥和。越往深处,道路越来越宽敞,山峦越显高大,开始有针叶林和高山草甸。慢慢的,山坡上开始出现大片的头花杜鹃,蓝紫色的花朵开得如烟如雾,在暮色中有一种奇异的虚幻感,这样的场景让我有点分神。天色渐渐黑了,赶路的心情压过了看风景的念想,在路过了几处明亮的景区服务站后,最终到达提前预定好的旅店。

       旅店老板是一对土族夫妻,身材高大,面容端庄,生活习惯像藏族人。屋子里起着炭火炉子,非常温暖。我观察着他们,觉得他们身上应该有古老的突厥人血统。上网查资料显示,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民族血统源起至今无定论,不过有说法是和突厥有关系。先给我们端上了特色的熬茶,汤色红黄、口感发咸的熬茶在尝了两口之后便觉得难以忍受。晚餐是手抓羊肉,羊肉萝卜汤,土豆炒粉条,味道非常辛辣。整个晚上觉得浑身燥热,口渴难忍。

        早起的温度有点低,旅店门口的一株黄刺玫开得浓烈。吃过早餐之后,向附近森林深处进发。川赤芍数量不少,鲜红的花朵点缀在林中,像某种诱惑,总是不经意间就让你看到感受到。森林很浓密,云杉林、白桦林和红桦林相互印衬着,它们的颜色是非常清冷的色系。云杉的针叶不像之前常见的针叶树品种那么浓绿,叶枕有淡淡的白粉状物质,在阳光的反射下,整个树体像披上了清亮的膜状物。白桦树淡绿色叶子是卵圆形的,树干灰白青亮,在密林中尽显冷峻。红桦树的树干和树皮呈现锈红色,大片的红桦林在山谷之中像一幅油画,色彩浓烈,树干上裂开撑起的树皮不会让人觉得粗糙和不妥,像一种源于树身内部的力量,新陈代谢更新换代的意愿如此强烈,没有丝毫隐忍。白桦林代表坚韧,红桦林代表着火热的生命力,它们一起铸就了这片土地的秘密。

        在土路开始的地方下车,有一座桥,高山雪水融化而成的溪流带着铺面而来的寒气。白顶溪鸲在溪流的石头间自在的移动,林子中的锈胸蓝姬鹟发出一连串并不觉得悦耳的鸣叫,乌嘴柳莺发出有节奏的五个声调的鸣叫,ji--jinjin-juju,不紧不慢。红腹红尾鸲雪白的头顶和鲜红的腹部,在林之中一闪而过,惊鸿一瞥。鸟不多,一些辨认不了,也不觉得要紧。土路很长,能看到远处有个农场,两只白猪沿着山路向下走,边走边在地上觅食,迎面撞上了我,它们先是一愣,呆立住了几秒,然后稍微往山路边上的林子里动了动,和我保持几米的距离而过,眼睛还斜斜的看着我,有种埋怨的神色,好像在抱怨我打扰了它们,这神色让人发笑。很快决定下山,向着天池出发。

       北山圣母天池是一大一小呈阶梯状分布的两个湖泊,大天池海拔3690米,面积70亩。小天池海拔3780米,面积15亩。在索道附近不远处,发现两株开败了的陇蜀杜鹃,问了工作人员,说山上还有很多。在缆车上果然看到了大群成片的陇蜀杜鹃,大部分已经开败了,一些还挂着不多的粉白色花朵。越往上越显荒凉,最终变成了稀疏的高山草甸。沿着木头阶梯往上走,天池附近的高山草甸上有很多牦牛,这天池范围属于藏族人的夏季高山牧场,每年夏天他们会来这里放牧,冬天的时候再回到固定的地方去。两只旱獭在懒洋洋的晒太阳,这地方好像很少有捕食者,它们悠悠然的不觉得紧张。

        大天池就是个高山洼地积聚雪水的池子,池水灰绿色,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山湖泊那摄人心魄的碧蓝色。一对赤麻鸭带着几只雏鸟在池子里游动,在这样高海拔贫瘠的地方繁殖后代,需要多大勇气。粉红胸鹨在草地上愉快的欢叫着打闹着,身体的羽毛非常顺畅。胡兀鹫和高山兀鹫像丝绸一样从山顶的另一角滑过来,没有一丝声响,它们像骄傲的披着金黄色绸缎的国王,在高高的空中巡视着自己的领土。它们适合在天上滑翔的时候看,而不是落在地面取食腐尸的时候看,也不适合在地面上略显笨拙和狼狈起飞的时候看。在天上它们是神性,在地上是本性,但在这高高的土地上,这两者都会让人信服。

        大天池拐角处的洼地上有一片突起的一人多高的岩石,高处一点的岩石间有株盛花期的陇曙杜鹃,花开正旺,山坡上的大部分都已经开败了,只剩下它孤零零的盛放。另外一处岩石壁间,盛开着几株拟耧斗菜,叶片和茎秆非常矮小,花朵相比之下却异常硕大艳丽。在这高山光秃秃的石壁间,生命力这般旺盛,焕发出一味要呈现自身的欲望,不求报偿,不需要被赞美,不需要加修饰的自然美,这大自然的华丽让我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在这海拔3700米的地方,你只需要站在旁边,慢慢仰视着,再仰视着,去感受它的美。

       沿着木头阶梯向着小天池攀爬,海拔变高,每爬十步左右就要停下来喘气。一群岩羊在小天池边上的草地上吃草,大概20几只,我在木阶梯上刚探出个头,它们便发现了我,警惕的往后移,但它们只是向山坡上后退了几十米,并没有离开。高大俊美长着强壮羊角的的雄羊依旧在打闹,羊群井然有序,并没有慌张,它们觉得我这个闯入者没有威胁。静静的看着羊群十几分钟,然后走到小天池边上,发现池子里还有藻类,不知道赤麻鸭在高原上是不是吃这些藻类为生。太阳底下坐了一会后,决定下山。

天池的木头阶梯

                                                                     03       

玉树地貌

       飞机在接近玉树机场的时候拐了个九十度的弯,在以和周边雪山平行的路线降落机场。机场是坐落在在群山之间的一大片长条状的谷地,非常开阔,远远的可以看见雪山顶部白色的积雪。机场和周边的地貌像极了普罗米修斯飞船降落的那个LV-223星球,是我喜欢的地貌。

      到酒店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路边风景是连绵不断的草甸和有着稀疏草皮和矮小灌丛的荒凉山体,看不到尽头。路边有藏民在放牧牦牛,正在换毛的牦牛并不觉得高大和强壮,眼神里有种自然而然的顺从感。穿过长长的隧道,慢慢接近玉树市区,道路并不宽敞,很安静,听不到喇叭声响,没有急躁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的店铺多以汉字和藏文一起标识,是特色浓郁的城市。这群山环绕的高原上的小城市,让人心安。天黑得很迟,接近晚上十点的时候才开始完全暗下来,身体非常疲倦,头脑却异常兴奋,脸部感觉很热,是不是高原上血液供氧主要负责头部的因素,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凌晨二点以后才不知不觉的睡去。

        早上的温度有点低,穿着夹克,外面再套一层轻便的羽绒服,吃过早饭之后向保护区进发。正值季节变换,鸟类很少。保护区范围内的水域面积很小,远远的看见三两成群的黑颈鹤、斑头雁、红脚鹬,它们在水池里悠然自得,发出鸣叫。牛背鹭缩着头,成群的站在湿地中央,七八只白眼潜鸭在池子里游荡。两只黑颈鹤从中间的水池里飞向了附近的山峰,它们落在山脊上,应该是新近配对的一对,它们一唱一和,在山脊上舞蹈,时而又飞向空中,这种仙气飘飘的大鸟在碧蓝色的天空中尤其好看。在接近湿地的草地上,土地慢慢变得碎裂,是水流冲击过后的样子,形成了一块块的碎斑状的小土丘。高原植物的叶片和植株都非常矮小,点地梅和报春正浓烈的开着,花朵不大但紧凑,一种菊科紫菀的花朵大的把植株完全覆盖住。它们开在小土丘的周围,不接近仔细看的话,很难被注意。它们孤独热烈的开着,完成自己的生命轮回,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圆满,自我圆满的生命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认同和肯定。两只破旧的荨麻蛱蝶飞了出来,鲜艳的颜色已经褪去,只留下了可以识别的斑纹。很想看到美丽的绢蝶,但是没有。受到我脚步的惊扰,一只高原特有的倭蛙从小土丘的缝隙中蹦了出来,身上的绿色的花纹非常美丽,我想给它拍张照片,但它很快跳进另外一处缝隙里。

       换生境了,目标转向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山谷和山坡。黝黑狡猾的藏族司机在车里肆无忌惮的抽烟,打视频电话,语音聊天,脱鞋,和路过的每一个认识的人持久聊天,就连当众小解都落落大方,毫无尴尬之色,丝毫不顾及几米之外的女性。他们的家就在附近不远的村子,这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土地,自然不必在意外面进来的人。

      在每一个经过的牧民家外面,都能看到晒干整齐堆放的牛粪,有些牲口圈的围墙上堆满了一层层的干牛粪,它们规律的排列着,没有不适的气味,各种雪雀和赭红尾鸲会在干牛粪上停息,也会在牲口圈里觅食。草甸上布满了无数鼠兔的洞穴,它们的数量之多,像高原上的地下蚯蚓,它们探出头,警惕的注视着周边变化,随时会一溜烟的钻进洞穴里。藏狐抬起宽大的脸庞,眯着狭长的眼睛,它们在晒太阳,或者在进食一只刚捕获的鼠兔,抑或是只是路过,看到经过的车辆丝毫不慌张,慢悠悠的看着你,丝毫不顾忌。阳光这么好,周围食物这么丰盛,它们只需享受这一刻。

       灌丛分布的海拔并不算特别高,山坡的灌丛非常低矮,大概在人的膝盖到腰这个位置,叶片短小,成片的灌丛排列并不浓密,露出部分地面。黄肚皮的华西柳莺跳到灌丛的枝头上,看到有人又警惕的隐入灌丛中。花彩雀莺上来了,这种小鸟身上的颜色像是打翻了各种颜料桶混合出来的颜色,这样的颜色如果印在一块布上或者一张纸上,会觉得毫无美感,但是生命赋予色彩灵动的气息,生命是真谛,色彩赋予生命美丽。

       往山谷深处移动,在途中攀爬一个碎土山坡的时候发现两株盛开的小型鸢尾,一颗花朵紫色,花心是黄色,一株是鲜艳的黄色,完全没有见过的品种,不知道名字,只能默默看着它们。一只纵纹腹小鸮在山坡突起间动了起来,又飞到了附近不远处的突起,我看到了它的巢穴,巢穴外面有新鲜的粪便痕迹,那是它的育雏地方。两只红嘴山鸦从山坡的石洞里钻了出来,肥大紫色的身体在山坡上很是显眼,它们相互很亲昵的打嘴,为彼此打理羽毛。

      道路继续延伸,山谷变得开阔了,草甸面积也大了平坦了,雪雀在草甸上打闹。一大块灰突突的山峰立在山坡上,海拔4500米的山坡,山峰的海拔应该接近5000米。向着山峰走近,越走近山峰越显高大,山峰直插蓝天,山壁有绘上一幅藏传佛教的佛像。继续走近山峰,云散了,风停了,雪雀的声音远了,阳光爆烈的晒着自己,我觉得自己像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地之间了。一个声音在脑中升起,应该属于这里,属于这一刻,属于这无穷无尽浩浩荡荡的广袤和自由。

灰突突的山峰

      傍晚去市区的一个公园,积雪融化成奔腾的河水,十分湍急,在河中心的沙石滩上,鹮嘴鹬在慢吞吞的觅食,鲜红弯曲的嘴,头部布着大花纹。河乌雪白的胸脯在沙石中很是显眼,一只黑鸢贴着河的下游往上游飞,鹮嘴鹬和河乌受惊,发出尖利的鸣叫声。一群普通秋沙鸭的雏鸟在湍急的河水中惊惊慌慌的往前游,并没有看到亲鸟,高山兀鹫在空中盘旋。光线很鲜明,一切恰如其分。

            04                 

玉树街道

       回去的航班是在午后,早上有机会去周边的街道逛逛。路过藏族的建筑非常端庄华丽,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很好,金黄色的木头和青灰色的砖块相结合,非常稳重和大方。外地的游客很少,没有很多商业化的气息,街道边有很多专卖藏佛教信物的店铺,满屋子陈设金碧辉煌。藏族人穿着藏式服装神情自若的行走,人行道上遇见穿着藏红色袍子的年轻喇嘛,对他微笑,他回应你一个更好的笑容。也有穿着时尚的年轻藏族女孩,非常漂亮,开始会以为是游客,但是你看到她们戴的耳环,很有特色的耳环,能判断出来她们是藏族人。不远处的山坡上矗立着金碧辉煌的庙宇,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神性。高原上的城市,离太阳如此之近,内在有强力的信仰在支撑,信仰让人安定,安定让人清醒,清醒让人真实。真实就像是这高原上的所有生灵,自在稳重,按照自己的本性得到自由,得到圆满。

       

       




青海之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