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41-买学区房上好学校,不一定有好同学

2023-02-15 11:25 作者:不胖的林较瘦  | 我要投稿

我看到一个说法,讲上名校的目标也不是奔老师去的,主要是奔着同学去的。大意是:买得起学区房的家长经济和社会地位都不错,主要是高知分子。没文化的土豪不在乎学历,不会凑这个热闹,就上菜市场小学。还说,买学区房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如果住在学区房的母亲都是孟母,那得出多少孟子?

所以,掩耳盗铃不是这么干的,炒房都能炒出精神自豪感来。

孟母之所以三迁,是真正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过周围的人事物,以及对孟子的影响,才会不厌其烦地搬迁,找一个比较好的居住环境。但现实中很多家长不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学区房名校一定对孩子最好。如果孩子在名校不好了,家长经常也没有勇气搬走,让孩子转学,而是当鸵鸟。

孟子之所以成为“亚圣”,不是因为孟母三迁,而是因为孟母。家长若是孟母,条件再恶劣,何愁孩子不成才?若不是,再好的名校也没那么大的作用。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我反复强调,家长要善于抓住教育和学习的主要矛盾,要掐准喉咙。

按照现在的标准,我是很难成才的。首先天时不对,以前学费很贵,家里负担很重;其次地利不对,广东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教育水准很低。

但是我最终考上了大学,就是因为人和好。我爸妈虽不是知识分子,但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我爸经常不在家里,我妈不识字还是能抓住主要矛盾的。

我妈管不了我具体的学习,却会管我学不学习。比如小学我爱去游戏机室,没钱玩也呆很久看别人玩,我妈就时刻警惕,出去时间太久了就去周围找。找到了,回来就一顿揍。每次都非常及时,因为身边很多小孩就是这样沉迷打游戏、不学习的。

我妈没上几天学,却会教我如何学习、考试。比如我第一次考试,她就教,“先做会做的,难的后做,真不会的也不要留空;不要提前交卷,认真检查几遍。”考得好,她也不表现出高兴,一切如常,更不会去和别人比较。她说,把自己的任务做好就行。

她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她教的东西我从小用到大,太实用了。我爸也是啥都不操心,就管交学费,再缺钱也不拖欠学校的。乃至于后来我上大学了,弟妹平时的学习,都是自己搞定的。结果好不好,自己负责。所以我们家,不可思议地出了四个大学生,虽然只有我是985。

在我们那样的学习环境中,爱学习的同学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人小学毕业或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初三我们班去中考的人就不到1/2,最终70个人不到10个人上了高中。

这种环境下,我依然没有受到不良的影响。而且作为学校第一名,我是我们2班同学的骄傲。同学们都在保护我、支持我、鼓励我,让我好好读书。我在这个集体里,感到无比的温暖,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了。

初二的时候,我扭伤了脚,同桌就每天骑车来载我上学、放学。他学习不好,但是热爱画画。另一个初中同学,在我被小学同学欺负哭的时候,站在我面前把他赶走了。还有小学同学看到别人教我抽烟,过来训斥的,虽然他自己也抽。

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也可能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道光。

我小时候受过太多同学的帮助,以至于还是比较傻白甜的。我高一的时候,被人拦路抢劫,惊得浑身发抖、一动不动,喊也不会,跑也不会,任人鱼肉。旁边有几个大人在,却没有人主动过来帮我。如果当时我喊一喊,说不定就能解围了。

回家后,我爸讥讽我“无路用(潮汕话无能之意)”,我特别生气。后来才反思,虽然我还是个只有十五岁的孩子,但那时就明白了,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才能保护自己。所以,开始跑步、做俯卧撑,一直持续到大学,终于从文弱书生练成了肌肉壮男。

当我做到之后,我也影响到了同学,让他们也开始跑步、健身。不过这么多年来,只有我一个人,始终一直坚持着,依然保持着十八岁那年的身材。

我的人生哲学是,如果世界没有光,那我可以做那道光。与其等待好环境,不如自己着手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哪怕现在的环境再恶劣,我也是多少能做一点改变的。

所以,刚上大学时,打扫宿舍是个难题,以什么标准,如何分配任务都不容易。刚开始是每人每周负责做一次,但我觉得那个干净程度达不到理想,特别是厕所。我又不能强迫舍友搞干净一点,后来转念一想,干净的环境是我的需求,不要在乎舍友是否搭便车。

于是,我就主动打扫厕所,三天两头就搞得干干净净的。他们出去图书馆自习或者上课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学习完了就搞卫生。很快舍友都被我影响到了,也主动搞起了卫生,还抢着洗厕所。所以我们宿舍一直是全班最干净的,没有之一。

这是我影响他们,当然他们也在其他方面影响了我。我们相互之间都有良性的影响,所以至今的感情都特别好。虽然我们的家庭环境和现在混的水平有较大的差别,但是没有隔阂,就像兄弟一样。

我们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和背景,但是要做什么人,是可以选择的。城市也好,农村也好,贫穷也好,富贵也好,任何人都不应该被环境左右。不能因为环境烂就和人比烂,而是要争取在任何环境中,都成为环境当中积极的、正面的因素。

比如我读《新概念英语3》100遍,是受到了俞敏洪的启发。而这个事例,又激励了我的同学,乃至现在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成年人的世界是比较功利的,现在我有些大学同学就这样。他看你混得比较差,就主动和你疏远了。在名校里,哪怕是小学,大多也如此。学习成绩不太好,或者跟不太上的小朋友,会被同学疏远甚至排挤,压力会很大。

家长的心态,决定了学校的生态。

在所谓的菜市场小学,会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态,不容易单一化。而且,经常也有特别好的正面例子。大家条件都很好的时候,比拼条件的时候,还有借口说条件不够好。当条件都不是很好的时候,依然有同学做得很好,就不能让条件背锅了。

任何条件的不足,都可以被人的主观能动性所适应。再苦的苦,对足够强大的人来说,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改建,没有足够教室。借的是初中废弃几十年的教室,桌椅都没有,就是两块长木板一高一低钉在一起。教室还没灯,一年级要5点半上学,自己带蜡烛。就这样秉烛早读整整一个学年,黑板都看不清,也不能阻止我们求学的心。

放在今天,最穷的地区学习条件都要比这好上几十倍,更别说大城市里的菜市场小学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只要有心学习,怎么都是可以学习的。

菜市场小学的小朋友,也是普通的小朋友。家长虽然不是高知,但大多数也是正常的普通人。可能像我爸妈一样,没有多少文化,应该还是重视教育、三观端正的。毕竟这个社会的变态和大好人,在哪都不是特别多。

如果大家都期待着别人的孩子来做好同学,那么谁来做好同学呢?

一个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应该是在家里培养的,等到学校再开始培养就太晚了。就算在学校有很多好同学,好同学愿意和不好的同学一起玩吗?好同学的家长,愿意和不通人情、不会教育的家长深度交流吗?

就算有些菜市场小学的家长爱打麻将,爱刷抖音不干正事,你是吗?你会和这样的家长走得近吗?

高知就一定心理正常,人格健全吗?也未必。自私、市侩、功利的,比比皆是。有些纸上谈兵,理论头头是道,但缺乏基本常识,我身边就有。人性的弱点,谁都有,高知不会例外。我这个人,也是好多毛病和缺点的,文章你可能喜欢看,现实未必喜欢和我在一起。

很多人觊觎我的头脑,想和我做朋友,但我岂是这么随便的人,能和素不相识的人做朋友吗?我并不缺对我有要求、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找你准没好事的朋友,还嫌不够多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一切还是要靠自己。担心环境不好,倒不如担心自己好不好。


141-买学区房上好学校,不一定有好同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