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太监郭利仕为什么被称为“郭将军”?

2019-07-28 09:26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这几天《长安十二时辰》凭借优秀质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而大宦官郭利仕的登场则意味着神隐的“圣人”开始介入案件。但奇怪的是,剧中很多人为什么将太监郭利仕称为“郭将军”呢?


根据分析,郭利仕的历史原型就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大宦官高力士。高力士虽然是宦官但却是出身名门,是冼夫人的第六代孙,曾祖冯盎是隋末唐初的岭南首领,父亲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长寿二年(693年),冯君衡遭到诬陷而抄家,年仅九岁的高力士也被阉割成了宦官。高力士入宫后曾因小错而女皇武则天被赶出皇宫,在宦官高延福的抚养下才活了下来,因此改姓为高。


唐中宗登基后,不受待见的高力士被派到郡王府中当差。离开皇宫对宦官的人生发展本是重大打击,但高力士去郡王府却是因祸得福,因为他侍奉的是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


年龄相近的李隆基与高力士一见如故,结成了主从兼朋友的亲密联系。在李隆基除韦后和完全掌握皇权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中,高力士凭借对宫廷的熟悉和才智立下不小的功劳。


唐朝将政变之功算为军功,唐玄宗便让在政变中立功的高力士兼任管理宫禁各门的右监门卫将军。由于深得唐玄宗的信任,高力士之后的官位越升越高,最后竟然当到了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


虽然骠骑大将军在唐朝是没有实权的武散官,但依然是唐朝官阶最高的武将官位。正因如此,当时朝廷内的众多官员都称高力士为“高将军”,也就是剧中“郭将军”的由来。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太监郭利仕为什么被称为“郭将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