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哀悼!粤式点心大佬逝世,一笼干蒸曾卖出8888元…
1983年,第一届全国烹饪比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
在当时,每个省份都要派出他们的代表厨师参赛。
而这个国家级比赛,自然也象征着厨师界的最高荣誉。
在点心类别的比赛中,代表广东参赛的就是:
粤点大师, 来自广州泮溪酒家的罗坤和他徒弟。
罗坤
参赛的点心在当时看来颇有创意:
雪梨果、兔子饺、脆皮百花球、蛋黄角
兔子饺
评委们品尝过罗坤的点心后,纷纷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此时,有一个评委却站出来提反对意见:
“罗坤做的这几样,说是菜又不像菜,说是点心又不像点心。”
他接着说:
“点心没有粮食在里面,还能是点心吗?”
评委的一番话,慢慢扭转了大家的看法。
眼看着荣誉即将旁落,一位来自广东的评委发话了:
“朋友们,不一定要有粮食才算是点心啊。”
“以前广东的点心就有牛肉烧卖、猪肉烧卖这些纯肉类做的点心了。”
“你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试一下。”
图源:Talk对话
这位仗义执言的评委,就是粤式点心的泰斗:
时任广州北园酒家点心主管的陈勋师傅。
当时,南北不同的评委对于点心有着不同的概念。
经过陈勋的据理力争,来自上海和福建的评委都同意了他的观点。
最终,罗坤拿到了全国最佳点心师的大奖。
在这次比赛过后,陈勋就建议:
可以把叉烧包、虾饺、干蒸烧卖、蛋挞这四种点心拿去参赛。
为何选择这四款点心?
因为陈勋认为,粤式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制作叉烧包的面粉,来自北方;
皮要自然爆开,却是南方的创新。
蛋挞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却在广东发扬光大,广受大伙的喜爱。
叉烧包、虾饺、干蒸烧卖、蛋挞也就成为了粤式点心的“四大天王”。
任何一个粤式茶楼没有这四样,你可以直接拉黑了,不要犹豫。
作为全国烹饪比赛的评委,粤点“四大天王”的提出者,陈勋早已是广东饮食圈的风云人物。
时至今日,广州点心界还流传着“西有罗坤,北有陈勋”的褒奖之词。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广式点心时,就专门找到了陈勋:
他做过的点心单,现在还在圈内流传着,成为了珍贵的广府点心文化符号。
陈勋在六国饭店任职期间的点心单
勋叔入行不久后做的点心清单
连开国元帅叶剑英和聂荣臻等首长,都品尝过他做的点心。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粤点大师,却于3月28日与世长辞,享年97岁。
毫无疑问,陈勋师傅的离世,是粤菜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1939年,14岁的陈勋在七妙斋当起了点心学徒,师从当时的点心大师陈熙、崔强。
第一份工作对陈勋来说,印象深刻。
用他的话说就是:“除了老板没做过,其他都做过了。”
第一位师傅陈熙的脾气,异常暴躁。
年轻的陈勋就经常被师傅打过,被扇巴掌是家常便饭了。
因为勤奋肯干,年仅23岁的陈勋便已出师,更进入了当时著名的六国饭店。
两年后,陈勋成为了六国饭店的点心主管。
当年陈勋接任六国饭店点心部时,广东一带的人正流行“三餐两茶”的生活习惯。
为了招揽顾客,陈勋推出了“星期美点”的新举措。
六国饭店
什么是“星期美点”呢?
就是把茶市点心按一周七天,每天推出不同的招牌点心。
做到一周天天换,日日有亮点,前后不许重复。
勋叔展示“星期美点”菜单
而当时24岁的勋叔,正值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阶段。
他在六国饭店大展拳脚,可谓志得意满。
星期美点
1959年,陈勋以技术骨干的身份为大三元饭店筹备复业,随后一直在大三元担任点心主管一职。
1973年,陈勋离开大三元饭店,进入北园酒家担任点心部主管。
在大三元和北园两个酒家任职期间,陈勋创造和改良了不少好吃的茶点。
最负盛名的,是他的“玉液叉烧包”。
“玉液叉烧包”重点落在“玉液”二字,捏开两瓣,汁液流淌。
叉烧包肉鲜多汁,外皮厚度适中,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曾创下一天卖出1000多笼的记录。
图源:Talk对话
除了改良叉烧包,陈勋还创制了不少点心。
现在大家常吃的炸面肠、糯米卷和糯米包等,有一大半都是出自勋叔之手。
现在这些点心,也是不少茶楼广受欢迎的必点菜品:
网油糯米鸡,图源:广州吃货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经典的粤式点心,在陈勋师傅的离世后,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比如这道“赤绳欣系足”,这是一道融合了粤菜的点心,已有上百年历史。
旧时用鸭肠绑住四物:鸭脚、鲍鱼、瘦肉、笋。
后来经陈勋改良,所捆之食由鸭肠换做腐竹。
“菠萝浴日”更是陈勋师傅的得意之作。
苏东坡经过广州时曾登亭观日出,并因景色壮丽,而写下了《南海浴日亭》。
此处美景,就是被誉为宋元羊城八景之首的“波罗浴日”。
陈勋就曾以此为灵感,推出了一款名为“菠萝浴日”的甜品,一时间风靡羊城。
1987年,陈勋从北园饭店正式退休。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他,做了无数的点心,做到手都变形。
他曾不无戏谑地说:
“我们这行有句俗语:一世夫妻半世床。”
“因为每天半夜2点就要上班,所以我跟妻子的作息是颠倒的。”
图源:Talk对话,下同
“所以我的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父业,他们从小就觉得老爸太辛苦了。”
“他们说做什么工作都行,就是不当点心师傅。”
2018年,陈勋师傅曾短暂出山。
在广府庙会上,他亲手做的一笼干蒸,卖出了8888的天价。
这8888元,也被全数捐给了广州慈善会长者饭堂爱心餐项目。
陈勋师傅叱咤粤点界80余年,一生致力于将粤式点心发扬光大。
也正是因为勋叔,和其他像勋叔一样的粤点匠人们,粤式点心才成为了世界的点心。
致敬泰斗匠人勋叔,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