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市场真的没有纯种钟角蛙吗?起底钟角身世之谜 | 钟角蛙

2019-10-29 10:07 作者:肆养_频道  | 我要投稿


钟角蛙


学名:Ceratophrys ornata

分布: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南部

体长:10 ~ 16.5 厘米

相似种:南美角蛙

饲养方面参考南美角蛙文章,本文不重复赘述


人们饲养钟角蛙的年代非常久远,早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宠物市场就开始有人饲养钟角蛙,作为宠物,可见它是最具人气的角蛙之一。



和其他角蛙种相比,钟角蛙的体长大(目前记录最大的雄性体长 11.5 厘米,雌性体长 16.5 厘米,这个体长别说其他蛙类,就是在普遍体型偏大的角花蟾属中,长度是数一数二的),体型宽圆胖,吻部圆润,论外形,它才是角蛙类最像吃豆人的(角蛙类的一种英文称呼叫  PACMAN 吃豆人)。



它眼睛上方也有角蛙类特有的角状突起,但钟角蛙这个突起,比起南美角蛙、霸王角蛙,实在太不明显了。



原生钟角蛙居住在海拔 0 ~ 500m 以下的潘帕地区,生活在雨林落叶层。原生蛙主要体色为鲜绿色,身上会有一些红、黑或棕的条纹。



钟角蛙这个中文称呼的由来钟角蛙的英文名字叫〝Bell's Horned Frog〞,这个 Bell 是发现人的姓氏,也就是说它应该叫贝氏角蛙(或者贝尔氏角蛙);按照 Ceratophrys ornata 学名来翻译,叫饰纹角蛙;按分布地理位置,则叫阿根廷角蛙;而〝钟〞其实是 Bell 英文的翻译,显然是当时的翻译者没有注意到 Bell 其实是个国外姓氏,闹出的小错误。(这个名字传播广了,也容易安上各种合理的解释,比如它长的像个大钟,或者叫声像钟声。除了前面几个名字外,钟角蛙还有个名字叫珍珠角蛙



作为角蛙类中的门面担当之一,

它有两个饲养体验特别突出


第一,最来者不拒的角蛙。角蛙类素来享有来者不拒的称号,但把其他角蛙品种单拎出来和钟角蛙比,无论是对饵料的食欲还是凶猛程度,完全低一个档次。市售角蛙饲料对钟角蛙来说,特别适合,比较少碰到不吃的问题。


第二,变化无穷的花纹和颜色。和南美角蛙的品系不同,品鉴钟角蛙的乐趣在于变化丰富的个体区别,通过长时间的人工选育繁殖,钟角蛙体色基本被固定在了绿、红、黄三色,即使是同一窝钟角蛙却会出现千变万化的花纹形状和色彩分布,你几乎无法找到两只花纹颜色完全一样的钟角蛙。




什么样的钟角蛙

才是好品相?


前面也说过,钟角蛙的体色背纹存在着非常强的随机性。所以,角蛙玩家群体就慢慢形成了一套判断钟角蛙品系好坏的标准。


亲代和子代合照,体色跨度就是这么大


首先是体色,钟角蛙的体色分为红色、绿色、棕黑色三种,所以会产生偏红、偏绿、偏棕、偏黑四种情况,单一颜色覆盖面积(不算蛙底部)超过 70% ,皆是表现优良的个体,能超过 90% ,属极品。高面积红色尤为受到市场追捧。


绿色系


日本发表的蓝色,色彩表现很像薄荷蓝



肆养爬房的红色系


TFR 厂的当家红钟



棕色系


黑色覆盖率高的钟角蛙,当下最罕见


不过,简单的根据体色,分为红钟和绿钟也都是简化的结果,红有深红和番茄红,绿也有浅绿和深绿(日本还出现过偏薄荷蓝的绿钟),加上钟角蛙下盘带的黄色(同样黄色部分越多越受追捧),细分起来真的太复杂。


下盘黄色


都是红钟,差别就是这么大


其次背纹,国内钟角蛙市场似乎不是特别看重背纹。背纹一般分法就是龙纹和碎花。钟角蛙背部中心的纹路相连到一起,形成两条大粗条就是龙纹(只有一边相连就是半龙纹);碎花则相反,背纹全部散开,形成小斑块。


碎花


龙纹(有些龙纹因为酷似蝴蝶,也会被称为蝴蝶纹)


相对来说,两边对称的龙纹钟角蛙比较少见,但因为国内市场对背纹不特别看重,花纹的加成不会反馈到价格上。



最后就是体态,一句话概括,嘴宽体胖的个体更受追捧。但作为判断蛙品相的第三个评判点,能坚持到这轮还让你决定不下来的个体,不多。




市售钟角蛙基本都是杂交种,

有这回事吗?


的确如此。钟角蛙最早进入市场时,因为外观和南美角蛙类似,两种常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蛙类,更〝麻烦〞的是,早期两种蛙进行了广泛的杂交,加上这个物种被成功繁殖后,爬宠市场上鲜有再去原产地进原种蛙进行繁殖的情况,早期杂交蛙经过十来年的人工选育繁殖,可以说市售的纯种钟角蛙少之又少。应该这么说,现在市售钟角蛙很大部分是形态特征比较像钟角蛙的杂交蛙,南美角蛙的情况也类似。



纯种的确有纯种的好处。但达叔看来,虽然两种蛙早期混血影响了血统纯度,但目前两种蛙区别明显,除了专业繁殖者外,不必太过介意。



*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原生种的钟角蛙或者南美角蛙图片,和现在你手上的角蛙会有些许外形区别的原因。



繁殖问题


原产地的夏天,钟角蛙能在池塘产下 200 ~ 1000 颗卵,蝌蚪 20 ~ 32 天就能上岸,一些资料显示,钟角蛙蝌蚪能互相交流,当受到捕食者攻击时,会发出遇险信号,警示同伴。



人工繁殖,钟角蛙同样保持了高产卵率,卵量不下于南美角蛙。但问题是钟角蛙交配和带蝌蚪阶段,比较麻烦。比如,公蛙抱对时间非常短,公母蛙发情有不容易同步,蝌蚪的互相攻击性非常强。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钟角蛙的价格,一直都很〝稳定〞。



这里也吐槽下,爬宠因为繁殖特性的关系,或多或少都难逃价格强烈波动,作为和南美角蛙差不多同时期出道的爬宠先驱,价格能一直保持不升不降,才是爬宠中最罕见的。


文丨Darwin

图丨Internet

编丨Darwin



市场真的没有纯种钟角蛙吗?起底钟角身世之谜 | 钟角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