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婆家娘家都拿我当外人,我索性躺平啥也不管了!感觉真挺好!
不知是哪位高人总结的:一个女人结婚后对于娘家来说就是客人,对婆家来说就是外人,可谓是精辟。
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在还没结婚时就体会到自己对于父母来说,不是一家人的感觉。我妈那时整天就在我耳朵边叨咕:“养闺女没啥用,早晚都是人家的人,生儿育女,伺候公公婆婆,给人家效劳去,做父母的指不上……”
也正因为如此的思想,自打我嫂子进门,她就对我和嫂子区别对待,重嫂子而轻我。我因为从小都被她用那些话所洗脑,也并不觉得她用这么明显的态度对我们两个,有什么不妥。但和其他的小伙伴对比,我偶尔也是有些小难过的,因为她们的妈妈从来不说这些话,可她整天挂在嘴上,动不动就“闺女我可不指着,就是泼出去的水……”现在想想,感觉她就是从我记事儿时开始,就致力于让我明白一件事儿,我虽然是她生的,但由于我是女孩,给我养活大能自立就不错了,其他的要求也别太高了。
尤其吃穿方面,那时候最为明显。哥哥喜欢吃红烧肉,她就给做。我想要吃时,她直接切几片肉炖菜里,嫌做红烧肉麻烦。很少给我买新衣服新鞋袜,都是捡哥哥剩下的衣物鞋袜穿,从小给我灌输的就是这样的,我是外人只是暂时生活在这里,不要对她有太多的要求,她也不对我有多大的指望也不会多用心在我身上的观念。
当偶尔感到憋屈时,我还想着自己以后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就好了,结果嫁到婆家之后,我更深刻体会到的一点是,我被婆家家人也同样孤立,融入不了她们。在婆婆的观念里,她和自己的儿子女儿才是一家人,而我这个儿媳,就是一个外人。
亲戚们年节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很本能地会把盘里的好吃的先夹给自己的儿子女儿,而不给我夹。有些关于家里的事情,只跟她儿子女儿说,而压根故意不让我知道。平时她儿子女儿的生日,还没过呢,她早早就念叨一遍又一遍的,对于我的,她从来连提都不提。虽然我每年都很用心给她过生日,但我嫁她家这么多年了,她却连我的生日问都没问过一次。
这么说吧,结婚没几年我就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就是一个婆家不疼,妈家不爱的边缘人!
无论我有多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期盼她们把我当成她们身边重要的人,也没用。
比如我宁可自己穿几十块钱打折过季的衣服,也要给婆婆老妈买千八百的,瞧着有档次的。结果婆婆跟我说:“衣服样式不好,料子一般穿着不舒服”而我妈则说:“大表姐给二姨买的衣服5000多呢,比这个瞧着高档多了”末了,还会叹一声气,再也不多说什么,衣服被放置在一边,从此没有见她穿过。
在婆家做家务,婆婆就是查缺补漏,这块油渍没擦净,那边花的水浇多了,反正累得够呛,也没落着好。回妈家做家务,妈倒是挺信任我,也不挑剔,反正回去五天,五天时间都给你安排满满的。也不管你累不累,一种不用白不用的感觉。
我是真的服了她俩!
一个拿我当外人,整天防着,家里的地呀还有自己的存款还有一些别人欠她的钱,跟她的姑娘说,跟她儿子说从来不跟我说。另一个也拿我当外人,妈这些倒都和我说,不掖着不藏着,可原因却是怕我哥马虎,记不住这些,告诉我的目的是到时好提醒哥哥。
一个婆婆一个娘家妈,正常来说都是我生活中该拿我当回事儿的人,但却都对我采取“防着”的战略,我咋就这么不着人稀罕呢!我得有多差呀!头些年啥也不明白的时候,动不动就会跟要好的同事或者朋友哭诉,觉得自己好倒霉呀,遇上这样的婆婆和这样的妈,都不拿我当自己人。这种家事她们也不好评判什么,只是默默陪伴在我的身边,听我倾诉。
这些年随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多了,慢慢的自己就想开了。
既然婆家娘家都不拿我当自己人,我也改变不了她们,只能自己调节自己了。我得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疼自己。不指着她们疼了,对她们也不抱期待了,把她们就是放在是我长辈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想通后,我觉得心情豁然开朗了。不再盲目地想着追求她们的认可了,除了年节,还有双方的生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的日子之外,两边家我都不回,有事能电话说的绝不对面说,尽量少和她们往一起凑。
真要回家的话,也不傻乎乎地就想着去讨好她们,做家务的时候都是告诉自己,是自己给自己做的,不是为了她们给好的评价和认可做的,这样我就轻松了很多。
反正一年也回去不了双方家庭几次,作为晚辈做做家务,陪陪她们是应该的,这是在尽我自己的孝心,让我自己心里舒服。至于她们喜不喜欢?感不感动?认不认可?那是她们的事儿,我只需要做好我这个角色上该做的事就可以了。我尊重她们真实感受的结果。自己问心无愧,舒坦就好,不对她们的反应过度在意。
而对于她们平时不把我当自己人,可她们又会在其他儿女那受挫到我这寻求亲情的温暖这件事情,我也有了算是能自己让自己心理平衡的方式来对待。
比如说妈妈再和我叨咕哥哥有多乱花钱,侄子有多不听话,嫂子有多懒的时候,我就跟她这么说:“毕竟你是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以后指着他们养老的,凡事多忍耐些吧!哪有啥啥都好的,他们不也有很多地方对你来说感到开心的嘛。人知足才能长乐”。一般情况下,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就不太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而婆婆这边家里人的事情,原来我都热心参与的,可会招来他们不少的评判,自己是费力不讨好。
现在除了我自己小家庭的事情,其他的有关她弟弟家孩子的事,或者帮她妹妹找客户的事儿,我都直接拒绝。“我现在能力有限,自己的事情都勉强忙完,根本没有帮她们的资本,小姑子有人脉有时间有能力,这些事对她来说不难,还是让小姑子帮帮她们吧。”婆婆听我这么一说,也无可奈何地闭嘴了,再不情感绑架我。因为平时她就是认为我啥啥都不如小姑子,那好了,我现在承认我是不如小姑子,我认怂了,这些事儿你还是找你那能干的姑娘去解决吧。
我把时间真正用在我自己和我孩子身上,至于用不用在老公身上,看老公的态度。他要是近阶段表现得让我满意,让我觉得心理舒服,那我就考虑考虑他。但如果不是,那不好意思,随你了。我不会被你影响我的情绪,我自己会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开心,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这套策略实施下来,我发现,我和儿子的亲子关系好了很多,原来总把精力放在讨好两边家人,让她们对我有重新的认识上,忽略了儿子一些关键时期的成长。现在想想太不值得了。
幸运的是我醒悟了!我开始研读心理学书籍,还不断的在外面参加一些身心灵的课程,去进一步的成长自己,情绪越来越平和,和儿子相处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不再因为老公说长发适合我,就留我不喜欢的长发,而是直接剪了干净利落,适合我的短发发型。也开始运动健身,体重从原来的150斤,保持在了120斤基本穿衣服能看出型来了,平时开始研究营养食谱,荤素搭配合理,定期体检,身体有异常状况及时调节。
当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和儿子的相处上。对婆家和娘家的态度上实施躺平,能不管就不管,但该尽的孝道得尽,并不期待她们什么样的反馈的这样的策略以来,我的生活简单了很多,我也快乐了很多。
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女人,你当然可以期待你的婆家人娘家人都喜欢你,认可你,真正的心疼你,但你不要过度依赖。确实达不到这种程度的话,就像我这样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婆婆不疼妈妈不爱的,就只能说明你点子挺背的,遇上婆婆和妈妈都是一个类型的人,那你就要多疼好你自己,自己爱自己,对于两边就不要太过期待了。
但毕竟她们是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该有的尊重是要有,可在心理上要和她们剥离,不要让她们的言行左右我们的情绪。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快乐可言,否则整天就是感觉凄凄惨惨凄凄啊!